网络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5-05-29 14:38孟令军
关键词: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孟令军

摘 要: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使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网络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5-0102-02

一、网络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毋庸置疑,我们现在已经身处一个由网络化所构建的信息化时代。处于网络技术发展应用前沿的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尤为敏感,而教育工作者同样面临着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化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只有积极面对并认真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不断得到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一)网络化使高校思想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网络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渠道。鲜活的形式内容,真实的语言表达,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也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这些是我们已经体验到的。

结合对网络新技术的展望,我们还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机遇。比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多开放自己心灵、展现真实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这就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真实、直接地审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可以更加深入、更加充分地与他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

(二)网络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可以主动地去搜寻、选择信息并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从中体现出了很强的自我教育的特性。

随着教育模式的重心向自我教育倾斜,大学生在网络中活动的主体地位和个人的选择权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网络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虚拟与现实的相互转化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传统教育环境的最大区别在于网络技术介入所带来的虚拟性。对大学生而言,在全球化信息互通的背景下。校园的界限更加模糊,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必需渠道,虚拟世界中的文化交流、人际交往、情感交融对大学生的影响会不断增强。此时,大学生若不能有效地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实现角色转换,保持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之间的张力,就会引发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

由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便会更加突出。当网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虚拟世界的教育效果逐渐降低时,网上的教育应该如何进行?网上网下如何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完成转化?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虚拟性在本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习生活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对于大学生的精神认知造成了哪些影响?

(二)主体间性问题

从单一的主体性转换到交互的主体性,即教育的主体间性。随着主体间性思想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兴起,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近年来也开始逐步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考察问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研究过程中,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更趋向于复杂。在网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地位并不能天然确立。在主体间性的视域下,大学生在平等主体之间交往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更加明显。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方向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化整体环境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网络文化紧密相关,无论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是随着网络发展而产生的新内容,在本质上都属于网络文化中面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其发展方向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技术发展的制约。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包装教育中思想性、理论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如何能够在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网络信息中脱颖而出,把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融合到有吸引力的媒介上,牢牢地把握住大学生的兴趣点,使大学生在网络中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思考,有效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

(四)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危机应对的方法

在网络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基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质,吸取现代传播的理论和方法而有所创新。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表明,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将更具完备性、对称性和及时性,这无形中为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在传统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通过上级的工作传达和布置,辅导员能够先学生一步得到更加完备全面的信息,然后辅导员通过班会等组织形式将信息传递到学生时自然而然就确立了主导地位,这成为很多教育方法得以实施、展开的前提。

现在,学生得到信息可以完全不通过辅导员,直接从信息发布的源头快速地获取,并通过学生常用的共享网络快速传播,甚至在辅导员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就已经快速地作出了反应,让教育工作者措手不及。毫无疑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传统的教育方法受到挑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依赖于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三、网络化视域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结合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趋向,对其环境、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地研究,而且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原则

1.突出先进性与实效性

要“以先进的技术传播先进的文化”,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提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的创新。

在充分认识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特性,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渗透力,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坚决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增强创新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探索新路径。

(二)思路

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谋求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构建学校与社会、网络与现实互动的信息德育体系,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繁荣。

高校应根据中央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上新的台阶。今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学校网络主阵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总体规划布局,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将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建设规划,将网络文化管理纳入平安校园建设体系,以加强校园网建设为基础,以开发校园网络文化精品为龙头,以强化网上舆论引导为重点,以加强网络文化队伍建设为保障,全方位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网络与现实互动的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创建一个健康清洁的高校网络环境、加强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构建学校与社会、网络与现实互动的信息德育体系,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繁荣。

但构建一个完善的、成熟的信息德育体系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信息德育体系建构的重点是高校信息德育目标体系、规范体系和原则体系,信息德育模式应着眼于高校信息德育的自教自律模式和检查监督模式的建立。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

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断深入,随着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在网络文化大繁荣的环境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定会更加生动充实,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针对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定会充分结合网络特征和学生发展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更加富有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将不断成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与信息德育教育体系将进一步成熟和稳定;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凸显,网络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通过有效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政治坚定、志存高远、富有实践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真正成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M].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

[3]姚连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2009.

[4]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2001,(3).

[5]季铁军.关注学生热点,构建高校网络德育平台的行动

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5,(12).

[6]曾琰,张卫伟.自由或是规范——网络文化视域下德育

创新的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09,(5).

[7]彭伟,李刚.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

学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8]潘敏,陈中润,于朝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J].高校理论战线,2006,(11).

猜你喜欢
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