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亚丽
摘 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小学教育专业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在普通物理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普通物理;教学改革;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
一、小学教育专业普通物理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普通物理開设学时数偏少,教材内容偏难。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正在建设、发展中,各高校有关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培训理论和模式研究性成果所见尚少,也没有完整的教材体系。由于各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大都采用“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方案,所以大部分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开设学时数偏少。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普通物理教材基本针对理工科专业编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初步这几方面。在教材的编订上,编者根据物理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在内容的选择上讲究课程体系的自洽性和完整性,缺乏对物理学新成就、新思想、新方法以及物理学前沿知识的体系性安排。虽然近几年陆续涌现出一些面向小学教育专业的普通物理教材,但是由于教学大纲未经全面的改革与修订,这些新教材在知识框架、理论体系、习题安排等方面变动不大,改革的力度不够。
2.从教学方法上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强化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忽视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却提不起多少兴趣,缺乏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而新课改后的科学课和原先开设的自然课的很大不同在于它的出发点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要从小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了解和研究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不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因此当小教专业学生走上教师岗位后,一旦离开了书本的固定模式,面对源于真实生活的科学问题时,在科学课教学中就表现出举足无措、无从入手的现象。
3.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重“标准知识”轻能力考核。现有的普通物理课程的考核形式单一,多以笔试为主;过于关注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不注重考核过程性的知识。因此在考试中仅仅考核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否将知识简单地写在试卷上的能力,而忽略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普通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选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优化。由于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学习的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科学领域的知识。驾驭这样一门知识领域如此广阔的学科,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通晓科学学科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却并不需要成为其中某一领域的专家。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和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普通物理课程教学中兼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改变过分强调物理体系完整性、严密性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内容、顺序、结构进行重组优化,构建新的普通物理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在讲述某一重要物理学知识时,避免繁难的数学推导,突出物理思想方法和过程,同时介绍它的领域扩展和实际应用,将近现代的物理成就、物理新方法、新思想及物理前沿引入教学之中。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克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并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联系,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强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把判断课程教学成败得失的标准从是否实现知识点的成功传授转变到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职责将从传统的教学生”学什么””思考什么”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通过采用探究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习的潜能。
3.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作为将来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注意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主、以笔试为主要形式的考试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在课程考核中,改变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课程考核形式,树立”知识核心、能力本位”的考试思维,改革评分方式,建立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平时成绩从平时小测验、平时作业、小发明、小创造等多渠道中获得,同时提倡、鼓励学生写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小论文或科学报告、科学论文,并把它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轩.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思路[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戚小丹,谢广田,杨琴芳.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