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锋
摘 要 媒介发展带来人类社会的网络文化转向,赋予人们更多的个性化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权利,并对传统的印刷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评价、课堂教学与教师教育甚至教育信息化等都带来严峻的挑战。对此,可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做些应对。
关键词 媒介发展;文化影响;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61-04
Media Development Impacting on Culture and Its Challenges to Education// LI Xianfe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has brought the network cultural turn of human society, and gives people more personalized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power, and has brought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print culture educ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classroom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eve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is regard, it can be done some response from the path of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media; influence of cultur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1 引言
21世纪,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广播、电影、电视、手机、网络等新旧媒介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科技在公民发展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反映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则集中体现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导的大型“国际学生素养评估项目”(PISA)首次对19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包括网络文本、BBS等在内的“新阅读素养”(即电子阅读素养)[1]进行评估。自此,注重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后印刷”形式的文本实践便有了国际竞争意义。
在我国,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以宽带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正逐步充分显现。但由于人们的“麻木性自恋”和“后视镜”的认知(即:“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情况,我们往往依恋……不久前的客体”“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着走步入未来”[2]),换句话说,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者常常固守传统的印刷媒介或者印刷文化教育传统,对后印刷时代的新媒介,尤其是新新媒介及其文化发展趋势缺乏应有的敏感和反应。就是一些有识之士的教育信息化行动反应,也大多集中在获得信息技能上。虽然获得技能的意识是必要的,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教育信息化行动的开始或较低阶段。
基于此,本文立足人类传播史,探析媒介发展对文化变迁的影响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挑战,并辅以媒介素养教育的视角,从文化研究和批判教育学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目前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理解和持续推进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2 媒介发展及其文化影响
人类生存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由山川树木等组成的自然环境以及由语言、技术和其他符号组成的媒介环境。其中,媒介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作为人体的延伸,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进而影响到社会文化构成和特点。在媒介技术史上,伴随着媒介发展的三次飞跃——拼音(图形)文字、印刷术、电子媒介,人类文化也逐渐发生了重要的转向:拼音文字使2000年前的社会口传文化转向书写文化;印刷术使16世纪的书写文化转向印刷文化; 19世纪电报的发明,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微电脑媒介的加盟,最终推动社会文化由印刷文化转向广播、电话、电影等电子媒介文化,并有着向网络文化发展的端倪。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以电子邮件、留言板、聊天室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一代媒介——新媒介开始崛起。它极大地改变了书籍、报纸、电视等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旧媒介自上而下的政治商业控制和专业人士的生产特征,使人们可以在方便的时间去使用和欣赏上传到互联网上的信息。
进入21世纪,以博客网、播客网、维基网、脸谱网、优酷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二代媒介——新新媒介产生,并迅速掀起了网络文化的热潮。其界定原理和特征为:1)消费者即生产者;2)其生产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3)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表达和出版;4)新新媒介一般是免费的,付钱不是必须的;5)新新媒介之间的关系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6)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7)新新媒介使人人成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
新新媒介集中代表着人类文化解放的本质,是继电子媒介文化之后,人类社会主导文化——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媒介。并且,随着媒介演进的加速,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即媒介的发展有望把人类社会带进一个重新部落化的“数字地球村”。
3 媒介发展对教育的挑战
犹如双刃剑,媒介发展在提供给人们更多、更自由、更方便的新旧媒介使用机会和多元文化实践之后,也给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更多的挑战。
对传统印刷文化教育的挑战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等硬件的升级换代,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任何信息成为可能。其中,信息权力已经分散到数以百计的电脑(及移动终端)之中,即很多电脑(及移动终端)不仅接收信息,而且生产信息,比如网页、网址。总之,它们是分散式的中心,不仅是阅读、收听和收看的中心,而且是生产和广播的中心。endprint
尽管当代出现了新媒介、新新媒介,但书本、阅读和印刷文化仍具有极大的意义,要反对那种认为书本和印刷文化已经过时的极端看法。事实上,在当前信息技术传播环境中,传统印刷文化在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世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人们需要批判地查看、浏览大量信息。这再次强调发展读写能力的重要性。例如,互联网讨论小组、聊天室、电子邮件、博客、维基、慕课、反转课堂等网络交流与相关教学形式都要求书写能力,其中,语言清晰和精确的重要性被重新强调。在这样一个信息饱和的环境中,简明地传播思想和情感,避免文化和信息超载就成为一种道德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兼容学生的媒体和流行文化,如何利用学生对媒体的喜爱?如何证明看重学生的媒体价值以及它和学习之间的联系?如何迎接印刷文化和网络文化教育的双重挑战?这些问题无疑都对教育远景规划和未来教育政策制定提出新的挑战。
对课程建设和教学评价的挑战 目前,电子媒介,尤其是新新媒介中,网络欺凌、攻击、煽动、盯梢、恐怖主义等网络媒介滥用问题,不断挑战教育者对“数字一代”——青少年媒介素养重构的思量。另外,更具眼球效应和创意的网络游戏、电视广告、社交软件等新媒介、新新媒介及其媒介文化,更是不断抢夺着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不断减缓着学校作为文化传播机构和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同时,人人参与、全民记者、集体书写的网络或者数字文化生产,使得幼儿、中小学生等任何人在网络上都可以发布任何图片、视频等数字文本。
相对于印刷文本,数字文本是不固定、动态的存在。其中,数字文本可能被定义为以数字0和1等二进制为基础的,通过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薄膜晶体管(TFT)及其他电子设备显示的文本。数字文本在人类认知方面产生的效应源于它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互动、扩散、创生等方面的特点。相比于印刷文本,数字文本使用需要更多的批判性思维,因为在印刷文本中,信息通常有可用的来源标示(如书中按标准格式提及的作者、证书、出版者、日期、出版地等),而在数字文本中,这些重要的信息并不总是可用。因此,需要数字文本的使用者对资源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甄别和推理。此外,数字文本格式的一致性(窗口、边框、菜单、超链接)趋于模糊文本类型之间的区别。总之,数字文本的这些新特点加强了使用者对信息著作权、准确性、质量和信誉等的需要,一旦使用者定位到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该信息的批判性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网络环境中,随着人们信息范围的扩大,评价愈发变得重要。相对于所出版印刷信息携带的某种由审查和编辑过程中产生的合法感,网上信息来源包括了从权威渠道到未知或不确定真实性等更加多样化渠道,这些信息必须根据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数字文本的使用者对资源特征进行更积极的评价和推理。
因此,在社会网络文化来临之际,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素养。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使用媒介的方式,同时也对学习思维方式带来较大的挑战。在课程和个人发展方面,如何兼顾印刷文本和数字文本的特点,发展学生网上网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把新出现的数字文本和后印刷实践映射到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尤其是校本课程研发与相关的教学或者学业评价范畴?这些仍旧是颇费思量的问题。
对课堂教学与教师教育的挑战 今天的教育制度下,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书籍、杂志等印刷文字进行的。教育工作者都理解学生需要阅读、分析、解释、解构、创制印刷文字,然而摄影师、电影制作人、广告商和其他媒体制造商知道: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除了印刷文字,还存在着其他媒体的语言和规则。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教学生如何很详细地分析诸如一首诗等印刷文字;事实上,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广告、情景喜剧、视频游戏和好莱坞电影等,而不仅仅是诗。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印刷式教学的天下,它也需要其他后印刷时代的诸如动态影像、表情符号等形式。
在媒介发展的网络文化潮流中,媒介“信息”和其他媒体之间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新的数字媒体可以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作为一种“信息”或“技术”问题,而是作为流行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在校外,儿童参与这些媒体,而不是把它们仅作为技术工具,而是作为文化形式。例如,在大多数儿童的休闲体验中,电脑不再简单地作为一个重要的机器和技术,或为“硬件”和“软件”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编织亲密个人关系的媒介。即它不仅仅是信息检索设备,同时也是传达图像和想像,提供想象力自我表达和玩乐的媒介。其他诸如互联网、电脑游戏、数字视频、移动电话和其他现代技术更是接触、表征,沟通世界的文化形式。因此,信息社会,媒介和讯息已融为一体,不再被看作主要的技术工具,而是作为人们的流行文化以及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然而,在我国,教学中媒介解读往往只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辅助工具与手段,媒体文本自身并不常成为学生解读与批判的对象。并且在课堂中,教学大部分集中于印刷文本的教学,对于那些非线性的超文本,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缺少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阅读。在2009年,尽管我国上海学生参与了PISA阅读素养评价,并取得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但却缺席后印刷时代最重要的“新阅读素养”的国际测评。
根据心理学上的替代效应,儿童在某一种活动上花费时间越少,就越不可能培养某领域的技能。因此,针对社会文化的网络化转向,需要不断地开发出相关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师培训课程,并不断把它整合到教师教育中去。同时也需要提供学生批判性地理解课程中的戏剧、电影、广告等媒介文本的手段。如果教育者希望在学校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他们就无法忽视这些经验。这无疑对课堂教学创新与教师职业发展或者教师培训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新挑战。
4 媒介素养教育:应对媒介发展挑战的新思路
当今,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媒介发展以及包围着人们媒介环境,“除非教育者率先发展适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些新电子媒介及传播形式,否则商业公司将成为那些决定人们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以及什么构成素养的人”[3]。因此,传播学界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命题,以此来鼓励教育者考虑学生的世界——他们的媒体,他们的流行文化;并把它们作为一个“钩子”获得学生的注意,并让他们参与,同时也能满足必要的教学水平。endprint
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以广播和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带来的流行文化给传统的社会生活以极大冲击。有专家学者便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其后70多年,在西方众多发达国家的推动下,媒介素养教育逐渐独立或者融合到中小学、高等学校等正轨教育系统,并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独具成效和特色的课程改革项目。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此给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至此,媒介素养教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改革,本质上是教育信息化一个不可或缺的或者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面对媒介发展的挑战,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媒介素养教育,尝试从文化与批判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和重构。:
政策和愿景方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不仅大力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更要关注信息载体——媒介,关注媒介发展及其对文化变迁的影响,重构中小学文化教育目标与媒介素养教育愿景。在中小学教育立法、中小学课程标准编修、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方式创新项目等顶层设计中,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试验,听取更多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和基层教育实践者的意见,建构我国后印刷时代的中小学媒介素养目标。在深化中小学校传统印刷文化教育改革中,融合或者独立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样化的、更具批判性的、更具创意的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推动文化强国进程。
课程内容和重点 媒介素养是公认的所有学生要成功所需的一套新技能。21世纪合作技能联盟(www.p2l.org)把媒介素养界定为学生需要掌握的两套技巧——媒体分析和媒体产制。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承认的一件事是:媒体也是文本。自觉充实媒体和媒体教学知识,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能自觉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在校本课程内容开发与重点确定中尽可能多地包含网络游戏、广告、微博、社交等新旧媒介的性质、特点、功能、意义及其批判性理解,确保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更好地关注到来自不同媒介使用者——学生的声音以及性别特征呈现,从而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促进他们的批判性媒介素养的发展,确保在媒介使用方面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教学与管理 媒介素养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相反,它是一个“透镜”,透过它看到并了解媒体饱和世界。它也是一种应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策略。利用课堂教学这条主途径,在传统印刷文化教育模式中,兼用媒介素养教学的国际惯用教学模式,质疑不同媒介文本的作者意图、文本创制过程、媒介偏见及观点态度等。同时,教师也应理解课堂组织,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诸如手机、计算机、iPad电子媒体和其他电子图书馆、档案馆等信息供应平台,创建相关的教学和学习条件,使学生有效地参与,使课堂成为一个尊重不同观点、性别的空间。
教师教育与培训 年轻人每天都接触到数以千计的媒体信息,即使在学校,他们也不能从市场营销和广告上幸免。当教师花时间来熟悉青少年媒体和流行文化,会发现它不仅能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上,同时也能满足教学标准和其他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获得相应的媒介素养教学技能,才能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互动以及跨文化对话。对其教育和培训,不仅关注媒介知识及其教学技术层面,更要关注教师的媒介思维方式,把媒介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作为学习重点,使他们能够对不同信息来源的电子文本进行批判性评价,以及他们对学生电子文本读写评价的再评价。
5 结语
综上,在数字技术日益渗透的媒介化社会,教育改革不仅要关注作为信息载体和流行文化的媒介,更要立足社会发展的网络文化转向,在发展学生传统印刷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改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法,提高学生后印刷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技能。同时,作为教育改革的亮点,教育信息化不仅要关注学校全网络覆盖和信息技能的使用,更要关注媒介发展对社会文化、教育改革的深层影响与挑战,以媒介素养教育为辅助,在文化研究和批判教育学的理论高度,不断反思、推进与深化。
参考文献
[1]祝新华,廖先.PISA2009阅读评估的最新发展:评价与借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46.
[2]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7.
[3]Luke C. Cyber-schooling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Multiliteracies for new times[M]//Cope B, Kalantzis M. Multiliteracies: literacy,learning &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 Melbourne, Australia: Macmillan,2000:69-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