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但据有关调查可知,相当多的中学生虽然读的文章不少,但收获不大、质量不高,表现为既难以从宏观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旨、脉络结构,又难以从微观上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故而在考试中完成阅读理解题时失分颇多。究其主要原因,从教师的层面看,很多教师缺乏民主的意识,根本没有将学生视为阅读的主体,更谈不上放低姿态与他们就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了,一心考虑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考试技巧,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再从学生的层面看,他们对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说穿了,他们的阅读纯粹是为了应对考试,而非源于内心的自觉,结果只能是既没有体验到阅读应有的乐趣,又没从阅读过程中训练思维、借鉴写作艺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就必须针对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考纲要求,紧扣住“趣”和“法”二字,痛下功夫,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帮助学生品尝阅读的乐趣是提高他们阅读质量的前提。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爱上阅读,就得先打消他们为考试而阅读的心理,再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笔者认为不妨告诉学生阅读并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是每个人生活中像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与作者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文本这个载体,我们可以了解优美的文字背后作者的性格特征、身世遭遇以及特定时刻的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领略到文本中蕴含着的形形色色的美,就好比在观赏一出出精彩纷呈的舞台剧或一部部意蕴丰富的微电影,实在很有趣味。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只要坚持阅读下去,不仅能获得高级的审美愉悦,还能于无形之中涵养性灵、陶冶情操,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笔者通常最爱做的事就是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和早读课陪伴学生一起“奇文共欣赏”,并及时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感到阅读枯燥无味了,不再为获取考试的技巧而阅读了,而是意识到阅读本身就充满了美和乐趣,阅读的兴趣明显增强了,阅读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提高他们阅读质量的有力保证。众所周知,阅读的目的不应只是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应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多练笔、克服阅读的随意性,有意识地鉴赏文章的“形”与“神”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品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既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阅读质量本身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一篇好文章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努力提升思维品质。一篇文章,无论作者选取了什么样的题材,搭建了什么样的行文“骨架”,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最终的归宿都是思想情感的准确表达。所以教师带领学生研读文本时,必须从体会文章标题的含义、了解作者特定时期的人生境遇和写作背景、深入理解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抒情、议论意味浓的关键句的内涵等诸多方面着力,让学生学会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住作者透过文本彰显的思想倾向或情感态度,并能跳出文本,联系现实,延伸思维的半径,从而有效地提升思维的品质。
理清文章的思路,借鉴谋篇布局的方法。对于作者而言,要写好一篇文章,除了确立新颖深刻的主题,从积累的素材中撷取适合的材料,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同样相当重要。因为有了合理的结构安排,有血有肉的题材也有了依附,作者的行文才会顺畅,文章的中心才会凸显。“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从读者的角度看,阅读一篇文章,只有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在解读时纲举目张,从宏观上过滤下文章的精华。久而久之,不仅欣赏文章的目光会变得敏锐起来,自己写作文时如何剪材、如何衔接也会得心应手。
体味文字的丰富内蕴,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就一篇文章来说,无论中心意旨多么深刻,结构骨架多么合理,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最终一切都要落实到语言上,可以说,离开了文采斐然的语言,什么都是“镜中月”、“水中花”。明白了这一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做足涵咏语言的功夫,要让学生尽情地领略文字或清新或刚健或粗犷或雅致的各种美,使他们通过见多识广和潜心体味形成强烈的语感,获得高级的审美趣味。坚持这么做,学生不仅会大大地提高阅读的质量,作文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文不逮意的窘况也会大大改变,实是一举两得之计。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阅读教学要追求高质量,仅仅依赖课堂这一主阵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虽然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有关专家筛选了的、能对学生很好地实施能力锻炼与思想教育的“文质彬彬”的范文,但是从学生越来越强烈的求知欲以及丰富人生阅历和精神世界等角度看,教材中数量有限的文章就显得有些单薄了。为此,我们必须确立“大语文”的理念,有意识地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利用课堂之外时间和空间上更多的自由,调整好师生在阅读这一审美过程中的关系,进一步厘清他们对阅读及阅读教学的认识,以便在其乐融融的阅读和交流的氛围里臻于“教学相长”的理想境地。
在这方面,笔者觉得不妨让学生于正常的学习之余挤出一定的时间,每个星期认真阅读三四篇精美的文章(可从《语文报》《读者》等报刊中选取),或半个月阅读一部文学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然后每周安排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让大家没有地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需要强调的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作为“对话”活动的组织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有效交流的桥梁,切不可搞“一言堂”,也不可流于空泛的形式主义。对于那些看法尚显稚嫩甚至有失偏颇的学生,我们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评价时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千万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于那些认真研读、见解独到的学生,更要不吝赞赏,因为教师的赏识既是对他们获得成功的褒奖,也是他们获得下一个成功的动力。特级教师于永正谈到如何备课时曾说:“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他虽然说的是备课的心得,但笔者觉得移植到指导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中同样适用。试想,当学生通过诵读、默想,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不正是他们阅读兴趣最浓厚、阅读能力突飞猛进之时吗,有了这样的阅读状态和体验,何愁阅读质量得不到提高?
(李留庄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2266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