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将文学创作看成是作家深层心理活动的产物,从而对其进行批评,这就是文学批评中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是这个学派的创立者,他的著名理论是“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与“超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原动力,它的作用就是满足人的原始本能的欲望,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力图帮助“本我”实现要求,既防止因过度压抑而造成危害,又避免与现实社会的伦理产生冲突。“超我”层次最高,它代表了社会利益,根据道德原则,把与社会伦理和习俗有冲突的“本我”冲动压制在无意识的领域。对一个人来说,“本我”意味着放纵的情欲,“自我”即理智,“超我”则是道德感、荣誉与良心。
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文本就是将精神分析法引入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新的视角对文本中的精神现象深度阐释。它并不限于文本的表面现象,而注意挖掘引发文本现象背后的本质因素。笔者以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进行了精神分析批评方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般教学设计流程:介绍海伦·凯勒——默读课文——梳理全文(凯勒的三天活动内容)——心理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三天的活动的顺序?)
在这个教学流程中,教师侧重于让学生从课文中懂得海伦·凯勒是一个仁慈、宽厚、智慧而热情的伟大女性形象。至于学到了什么似乎收效甚微。这忽视了海伦·凯勒的精神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引领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了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后,特别是阿德勒的学说“自卑与超越”,笔者理解到,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即残缺、限制、阻碍。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个人的成长都起于自卑,关键就看能不能超越自卑。
海伦·凯勒不但克服了自卑,超越了自我的局限,享受到了一个完满的世界与人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人格的升华,认识到了生活的意义,那就是如阿德勒所说的“奉献”,通过她特有的方式,给这个世界传达出正义、善良、爱与帮助。对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我们应首先正视残疾,思考海伦·凯勒是如何超越残疾将苦难转化为人生的精神财富,海勒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了解其人其事,更应将其精神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唤醒自己热爱并珍爱生命的意识。明白了这些,在教学设计中,就会考虑学生能够从海伦·凯勒身上真正学到什么、如何能够健全其人格,真正唤醒学生热爱并珍爱生命的意识,而不仅仅是了解一个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笔者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设计理念
1.本课文字朴实而情深其中,作者残疾的身体中有着超人的爱心,呵护着光明世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海伦的精神”本质上就是珍爱生命,珍爱生活。
2.从情感价值观上,我们应首先正视残疾,思考海伦·凯勒是如何超越残疾将苦难转化为人生的精神财富的。海伦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学习她不仅仅是要了解其人其事,更应将其精神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唤醒我们热爱并珍爱生命的意识。
3.从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角度探究学习。
二、课文导入
1.情境导入
2.海伦·凯勒的简介
三、文本探寻
1.阅读文本,探寻假如给海伦·凯勒三天的光明,她都做些什么?“看”些什么?
从文本内容可以感知:一是人。“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二是自然。“让我的眼睛沉醉在自然的美丽之中……拼命吸取那经常展现在有正常视力的人面前的光辉灿烂的广阔奇观。”三是博物。“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四是文学艺术。“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海伦赞美人、自然、艺术。
(三天的生活就是一次审美之旅。)
2.考察海伦·凯勒三天的所作所为,你认为海伦·凯勒是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学生立足文本,讨论归纳:
海伦·凯勒是一个仁慈、宽厚、智慧而热情的伟大女性形象。
四、课内文本拓展——还原海伦·凯勒生命常态
1.链接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籍,呈现其成长背景相关内容。
2.学生阅读书籍内容,谈谈哪些情节展示了海伦·凯勒心灵的残疾?
在这本书中不难发现,与所有的残疾孩子一样,她同样经历了痛苦、自卑、焦虑与失望。对那时的海伦·凯勒来说,情绪的爆发成了家常便饭,每天都要发脾气,有时甚至每隔一小时就闹一次。海伦·凯勒在书中说道:“发这种脾气,我既不觉得惭愧,也没感觉悔恨。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的感觉。”
(正视海伦·凯勒的残疾,特别是心灵的残疾,还原一个普通残疾人的生命常态。)
五、文本探究
1.海伦·凯勒由一个心灵残疾者转变成一名具有博爱情怀的伟大女性得益于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
一是莎莉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的爱心与奉献,以及科学而独特的教学方法,使海伦·凯勒摆脱了残疾的障碍,获得了知识与写作的方法。
二是人类书籍。“成为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三是海伦·凯勒自身的追求。“一个人要得到真才实学,就必须自己去攀登奇山险峰,既然没有一条到达顶峰的平坦大道,我就得走自己的迂回曲折的小路。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又站起来,撞到意想不到的障碍时,就情绪失控,接着又制服自己的脾气,然后又向上跋涉,每登上一步,我的勇气就增加一分,我的心越来越热切,我攀登得越来越高,终于,我开始看见更为广阔的世界。每次的斗争都是一次胜利。”这些成功不仅指世俗意义上的事业,更指一个人的精神与人格,她完成了超越。
(超越残疾的心灵,不但让海伦·凯勒能智慧地看待自己的残疾以及它对自己命运的影响,而且能使她由此对人、对人类的命运进行独特的思考。)
六、课外拓展阅读——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进一步提高学生修养,砥砺意志。)
上述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仰望那个具有博爱情怀、珍爱生命的伟大的海伦·凯勒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完整的海伦·凯勒,这对每一个学生普通生命的成长有更多的启示与引领意义。
(赵慧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学校 225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