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奡
所谓“学讲模式”,就是让学生先进行学习,然后再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在班级进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既学习了课文的知识,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崇而且有效的方法。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践行了“学讲模式”,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一、分组
“学讲模式”教学中,有一个小组合作探究重要环节,所以在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有很大的学问,既要在人数上有一定要求,还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搭配,不能成绩好的学生一组,成绩不好的学生一组,这种分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讨论。笔者在语文课堂上,把全班分成六个组,每组人数在6到8人之间。而且对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内容,学生在阅读讨论中都能很好地掌握。所以这样分组,人数上不多不少,利于学生组织,而且是不同学生进行组合,利于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有话可说,为顺利进行“学讲模式”做了准备。
二、分工
“学讲模式”的教学,分组是基础,是首要工作,随后,小组的成员分工就是关键工作。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让学生有各自的任务,各司其职,发挥特长。首先,指定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组织全组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指定本组学生在交流中进行发言。其次,指定专人进行记录。主要职责是记录本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以备发言之用。最后要求组长指定发言人时,要轮流进行,要避免有人次次发言,而有人却沉默不语的现象。语文教学,关键是听、说、读、写,在分工合作中,这些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提高综合能力。分工合作为“学讲模式”的“讲”打下了基础。
三、提问
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好的提问方式,特别的语文课堂的提问,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牵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神经,引发他们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把课堂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进行甄别,把重点、难点的问题分类组合,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问。提问时,还要把问题按易难的顺序提出,有一定的梯度,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提问的艺术为“学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竞赛
“学讲模式”在开始实施时,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问题,发言交流,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但是,任何事情都会由感兴趣到最后的无味,“学讲模式”亦是如此。针对学生兴趣减弱的现象,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就要选择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组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挑战。比一比,赛一赛,利用学生不服输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竞赛为语文课堂“学讲模式”的落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五、总结
“学讲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学、发言等方式学习了课本知识。但是学生的分析水平、理解能力毕竟有限,有些内容可能还考虑不到,或者涉及了,但是不全面。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还要进行总结、概括。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还要补充学习的内容,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完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及时进行评价,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要求,利于以后“学讲模式”往更深层面发展。
六、反思
优点:“学讲模式”的教学,顺应语文课改的要求,在课改的大潮中,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大大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真正让语文姓“语”。这是语文课堂改革乃至整个教学改革的一大尝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不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的一面。“学讲模式”也存在缺陷。首先,“学讲模式”的实施,没有可参照的内容,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走了很多弯路。其次,学生在课堂的讨论中,会出现形式主义,表面在讨论,而实际在聊天。最后,有的学生为了找到答案,可能照一些参考资料直接读出来,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课改的春风吹进了各个学校,吹醒了沉睡的老模式,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相信“学讲计划”会在课改中发挥作用,让课改更有活力。
(金 奡 江苏省苏州市振吴中学 21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