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冲动的取象描摹

2015-05-28 22:57李松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散文情绪

摘  要: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灵感从何而来,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些都是特别神秘而让人好奇的事,然而想要把它们表述清楚,却又是难以详尽的。林徽因以她灵巧的机心和诗意的笔触,形象再现了文学艺术产生的神奇过程。她所要阐明的是深奥的文学创造理论,但采取的方式是具象而巧妙的,其语言表达是灵动而富有诗意的。《一片阳光》融古典的表现手法于现代的表现形式,这种散文的风格是独具个人特色的,因而这篇独特的散文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情绪  艺术冲动  取象描摹  散文

林徽因的散文《一片阳光》发表于1946年11月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写作的时间应在作者26-36岁之间(由文中“六岁得了水痘”,结尾段“时间经过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可以推知),也就是1931-1936年期间。1933-1937年林徽因在《大公报·文艺》上发表散文5篇,文艺评论3篇,小说4篇,诗22首。此时可算得上是林徽因创作的高峰时期,而且也能看出她在积极思考着文学创作的理论问题,并有了明确的文学观念,同时又在创作上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一片阳光》恰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利用鲜活形象艺术再现文学产生神奇过程的一篇唯美散文。她所阐释的是深奥的文学理论,但她却创新性地尝试在散文的体裁中采用了诗意的语言和富有灵动形象的取象描摹笔法。

文章由眼前的透过窗棂的一片橙黄的初春阳光写起,作者在“沉寂”中沉静着自己的心绪,感受着“恬静”和“闲逸”。也正是在“寂静和孤独”中作者才能对“阳光”这一意象进行深沉的思索。这心绪正是艺术创作的构思阶段所必需的心境。

光影的变换本是极为平常的事物,但在作者敏锐的艺术感知里,普通的阳光却呈现出一种“神秘”和“诗意”。作者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这片“晶莹”和“绚烂”的“交织”。它如“花影浮动”,如“暗香吹拂”,如“琤瑽的泉流”“断续的琴声”,这里以通感的手法,将无形的不易捉摸的阳光描摹得有声有色。作者在全身心地投入欣赏时,起初孤独寂寞的情绪不自觉地变成了悠然的愉悦,甚至产生了一种“豪兴”,这种“豪兴”恰是作者思想中的兴奋点,是作者的创作欲望在跃跃欲试,不能自己。她在《究竟怎么一回事》[1]中说:

写诗,或又可说是经过若干潜意识的酝酿,突如其来的,在生活中意识到那么凑巧的一顷刻小小时间;凑巧的,灵异的,不能自己的,流动着一片浓挚或深沉的情感,敛聚着重重繁复演变的情绪,更或凝定入一种单纯超卓的意境,而又本能地迫着你要刻画一种适合的表情。

寂寞幽独,沉浸其中而悠然自得,又有不能控制的冲动,这正是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的情形。

表面上作者在描写一片澄净美丽的阳光,然而作者并非为写阳光,阳光只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引起了她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并引发了她的创作灵感。然而她好奇的是这阳光为什么会如此动人,为什么会引发她文学创造的冲动,于是她发现了“一片阳光”背后酝酿出来的“情绪”,“情绪”才是艺术创作的真正的动因。所以文章描摹出的春初晌午的“一片阳光”只是她说明文学创造发端情形的一个形象再现。

因而第二段开始,作者宕开一笔,不说阳光,而去捕捉“情绪”,探查其产生的意义和原因。“情绪”或者称“感觉”“情感智慧”,在作者看来是比那些“人类文化”还应更为珍惜的东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现”,是“艺术所由来的渊源”。可以看出情感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被赋予了无比崇高的地位,这也是与她一贯的文学主张一致的。例如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和《<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都提到创作者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人生体验的重要性。她反对虚假的编造和无谓的伤感,认为只有“主观的,所体验了解到的;和理智的客观的所体察辨别到的,同时达到一个程度……不分宾主地互相起了一种作用,由于本能的冲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而写出来的文字,才是读者喜读、爱读的文艺作品。

情绪既然和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渊源,那么这种情绪有什么特质,该如何把握?在作者看来情绪是“一种无踪迹的流动”,是“不易抑制的冲动”,它引起了她“对内心交流变化的各种联想发生一种兴趣的注意”,引发了她的好奇心,并觉得或许会引发“艺术冲动”。文中举出了杜甫“江上被花恼不彻”的例子形象说明了这一点。“情绪的旅行”十分的重要,可如果不“倚榻上而静”,那么这情绪所有的变化就会无条件地失去了。她觉得有一种力量迫使她要把握住这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情绪的变化”是“艺术冲动”的前提,“艺术冲动”应该就是我们今天美学范畴的一个命题“灵感”,它们都具有突如其来、不由自主、逝之无形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冲动”是艺术家积聚了长期的生活的经验,感受了客观生活的丰富内容,并受到某种事物启发的结果。艺术家感到非一吐为快不可。那么林徽因是如何看待艺术冲动的呢?她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说:生活中的积累,“经过若干潜意识的酝酿,突如其来的,在生活中意识到那么凑巧的一顷刻小小时间;……不能自己的,流动着一片浓挚或深沉的情感,敛聚着重重繁复演变的情绪,更或凝定入一种单纯超卓的意境,而又本能地迫着你要刻画一种适合的表情。”[1]在《一片阳光》中林徽因描摹现实和记忆中的两段阳光,也给了我们一个不言自明的答案。

接下来作者由眼前的光联系到生活中房间里的两种光,并进一步思考这种震撼产生的原因,其实这就是在探讨艺术冲动产生的心理机制。两种光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幽娴洒脱,让人感受到一种灵性。这两种光为什么会让作者产生震撼和美感?追根溯源,除去作者本身爱美天性与独特艺术感受力的天赋外,还源于作者的某次人生经历给她留下的强烈刺激。最后一部分作者重点描述了“六岁时的病中最初认识的一片阳光”。那一次也和现在一样处于孤独的环境,寂寞的心境,同样有一片恬静动人的阳光。在作者看来那是“一次极不平常的震荡”。

前后两次的美感体验,作者明显地暗示了记忆,特别是儿时的记忆是艺术冲动或者说灵感产生的心理基础。这一点在她同期的小说创作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比如《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系列等都是依据记忆中的人和事写成的。列夫·托尔斯泰也认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他们都看重情感的积累,实质上也是看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创作者的头脑中众多生活素材可供驱谴,一旦受到某一触动之后,艺术灵感就俯拾皆是了。endprint

纵观全文,作者开头结尾重点描写两次遭遇一片阳光受到美感震撼的美妙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空灵静寂的美,中间大段的议论起到了沟通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中间部分的议论,前后描述也十分精彩美丽,给人一种淡淡孤寂的哀愁和美好的艺术境界,但仅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独特美感体验和精美别致的词句显然不是作者的主要意图,她的争强好胜使得她非要把握住思想的野马,把情绪的流动、创作的冲动这些不可捉摸的东西,利用自己的写作经验展示在读者面前。如这句,“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让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这样形象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它摆脱了学理枯燥,让人更容易体味理解那抽象而神秘的创作过程。感性的感觉就像脱缰的野马,心绪又跃跃欲试想要表达,冷静的理智又紧张的工作,逐层自我分析,或深或浅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由此形象地现出理智、感情与表达的复杂交替,又可现出作者凝神思考,细心体会的可爱之态。

所以我们通过梳理精致纤巧的语言和新颖别致的意象,就可以破解作者的语言密码:情绪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动因。在情绪来临之时人的心理状态是沉静悠闲的,人要意识到情绪的重要性并要设法把握住它,因为这有可能成为艺术冲动——灵感,同时艺术冲动是一种强烈的创作愿望。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源于生活中的积累。

显然本文是有关艺术的感悟,探讨的是文学理论方面的问题,但却采用了散文的表现形式。把理论熔铸在感性的形态中,把规律性的认识以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学理论的表现形式在古典诗学中早已有之。陆机的《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司空图的《诗品》等都具有形象化特点,也可算得上中国诗学表现形式上的一个传统。以司空图的《诗品》为例,每一品都是一首美的哲理与形象浑然一体的诗。如形容“自然”的诗歌风格就用“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2],形容 “飘逸”的诗歌风格就用“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2]等等。诗歌境界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2],诗学理论同样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用形象比拟烘托一种诗歌风格,虚虚实实,以取得神似的艺术效果。读者只有“得意忘言”才会心领神会。林徽因的《一片阳光》继承传统又有所突破,不用诗歌而用散文的形式,使用令人意会的方法让人认识了文学理论,可谓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相比较而言,诗歌形式过于短小,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必然受限制;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灵活可控,可抒情,可议论,可塑造形象,有着其它文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在现代白话文兴起后,人们的阅读习惯更趋于明白晓畅的白话文,虽然她的文学理论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认识,但在当时却是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一样先进,而她又能融古典的取象意会的表现手法于现代散文的表现形式,这种散文的风格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而这篇独特的散文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注释:

[1]林徽因:《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作品集: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

[2]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李松  吉林省延边大学 副教授  13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文情绪
遥想右北平(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老苏(散文节选)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