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罗乐
对联是国粹,是艺术,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正因为如此,对其渊源、格律、分类、应用诸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笔者现就古风联的普及与提高, 谈一些观点和建议, 与大家商榷。
对联同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一样, 也有自己的独特格律,俗称『联律』。根据联律在对仗、平仄方面的要求和严谨程度,对联可分为两大类: 工对和宽对。工对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高雅、文情并茂; 宽对则将联律放宽,要求联语基本对仗、联尾上仄下平、文情并茂即可。笔者将工对命名为『格律联』,将宽对命名为『古风联』,相比较,雅称『格律联』和『古风联』,似乎更形象、更确切些。
『古风联』一词源于古体诗,即『古风』。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虽然平仄、用韵宽泛,不完全符合格律诗律,但立意新奇,生动感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长传不衰,前人称之为『古风』。古风在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同格律诗词并驾齐驱,一样能登大雅之堂。对联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诗中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将那些不完全符合联律,但在实际应用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文情并茂生动感人的宽对,命名为『古风联』,给其一个名分, 旨在为广大楹联爱好者打造一个宽松的创作平台, 期望能得到方家和社会认同。
古风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实用价值,既为联家所钟爱,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古今联作中占有很大比重。
⒈古风联源远流长, 在古代联作中比比皆是。譬如我国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上联『余』拗救『纳』,符合诗律要求; 但用联律来衡量,『年』与『余』、『余』与『长』就有串声、串调之嫌。尽管如此, 全社会仍然公认其在中华楹联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 笔者认为这是一副文情并茂的样板古风联。
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一书中,荟萃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格律联,但也不乏文情并茂的古风联。
诸如胜迹联:
雨不崇朝徧天下;花随流水到人间。
格言联: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集句联:
蹈规履信,立德隆礼;根道核艺,抱淑守真。
格言联:
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必果,勿以小而不为。
逸老堂柱联:
山川无恙,叹前辈风流何处,见冷烟衰碣,古道斜阳,仅悲凉人物,止剩寒鸦;台阁重新,问苍穹英雄谁是,有补天巨手,迥日琱戈,待整顿乾坤,再来杯酒。
用现在的联律来衡量,上述前人所作的五副楹联中,『天、身、德、艺、善、碣、阳、雄、是、手、戈』分别存在串声、串调之嫌,但是,梁章钜却给联作以好评,并录入《楹联丛话》一书。
《清联三百副》中,古风联触目可见。
如汤贻汾的『赠园丁』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前人的『冷泉亭』联: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顾嘉蘅的『武侯祠』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前人或集民间俗语, 或运用一字多音,皆以意境为主,联律从宽,洒脱奔放,意蕴深邃,读了饶有兴味。
⒉在名家联作中古风联精品跌出。比如清代吴骞为苏州拙政园小沧浪题联: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上联出自《孟子· 离娄上》,下联出自《论语· 雍也》,集孔孟的名言,尾脚上仄下平,句中平仄放宽,意境高雅。清代窦垿题岳阳楼长联: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四个人名全是平声,下联四个地名也全是平声,虽然有串声、串调之嫌,但联出方家之手, 作为引人入胜的古风联,一样登得大雅之堂。清代河津贡生张汾宿为明伦堂题联:
莫谓人弗杰: 周卜子,汉马迁,隋传仲淹,明表敬轩,那几家硕士高贤,洵足接千秋道统;
漫言地不灵: 东虎冈,西龙门,南来飞凤,北迎卧麟,这一带山清水秀,亦堪壮三晋观瞻。
联中『迎』与『麟』、『迁』与『门』、『轩』与『麟』也有串声、串调之嫌,但全联内容贴切,对仗工整,在古今讴颂河津人杰地灵对联中,是一副出类拔萃的古风联。
在前人名家所撰的古风联中,还有将联律放得更宽的,如清代左宗棠题林则徐祠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 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 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上下联虽然自对, 但节奏不一致,也同样悬祠入书。可见,古风联很早就受到方家和社会的认可与青睐。
⒊古风联在传统民俗对联中灼灼其华。遍及千家万户的春联中,众口传颂的古风联屡见不鲜。诸如灶神对: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财神对:
九州金玉主;人间福禄神。
马王对:
日行千里路;夜走八百程。
以及自勉联: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是非。
格言联: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等等,类似的传统民俗联,虽然对仗不够工稳,平仄不够协调,但是,千百年来却口口相传, 流光溢彩, 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这正是古风联的群众性、实用性的真实写照,也是其旺盛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⒋古风联的实用价值不可低估。在民间应酬中,对联是不可或缺的礼仪内容,诸如婚礼、寿诞、哀挽、乔迁、庆典、节日等场合,对联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撰联者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侧重于联系实际, 突出意境, 不完全符合联律; 有的受专用术语所限,或者不以辞害意,部分与联律相悖; 多数属于联语基本对仗、联尾上仄下平、文情并茂的宽对,即『古风联』。这些古风联在当时当地发挥了启迪教化作用, 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与好评, 其使用价值可与格律联相提并论。
⒌古风联的影响。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 念了一副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副古风联系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作,悬挂于河南省内乡县衙。全联也有串声、串调之处,而且尾脚收官上平下仄,与联律要求不相一致,但作者强调的重点在下联『自己也是百姓』,像这样变通的古风联,寓意深刻,通俗感人,一样能登大雅之堂。习近平总书记古为今用,赋予楹联以科学理念和时代精神,以此教育党的干部正确处理自身与群众的关系,廉洁勤政,为民造福,其教育作用不言而喻。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山西省代表团议政会议,会上吟诵了晋祠的一副楹联: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 乐不可极, 乐事还同万众心。
联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集自《易·乾· 文言》,全联把『同乐』二字用不同手法嵌入联中,虽然也有串声、串调之处,但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情操, 堪称生动感人的古风联。
综上所述, 古风联也有其广阔的市场和明媚的前景,其群众性、实用性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但是在各级楹联赛事中,为了评选快捷,往往先以『平仄不谐』为准绳,大刀阔斧地予以砍杀,使不少文情并茂的古风联被扔进纸篓,实在可惜。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联律通则》明确规定,传统对格, 平仄可以放宽。有鉴于此, 笔者建议: 古风联应该与格律联一视同仁, 应该登上大雅之堂。在评选时,应一改前制,先挑选内容贴切、意境高雅的应征联,再以联律为准绳进行筛选,这样做,可以避免遗珠之憾。
当前, 全国楹联文化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中央领导带头用联,为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楹联人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各级楹联组织相继进入宣传、文化、教育工作正规军、主力军、常规军行列; 楹联已跻身文学艺术范畴,不再被视为『雕虫小技』。但是,这种发展势头,尚处于树旗培点、典型引路阶段, 星星之火有待燎原; 撰写楹联重挑, 还集中压在有数的方家和爱好者双肩之上, 基层楹联文化亟须万山红遍。所以,当务之急是普及,而普及古风联,则是重中之重。
普及古风联,首先应从学校教育抓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断代。学校应设对课,借鉴前人经验,引导学生辨平仄, 学对仗, 循序渐进开展楹联文化教育。
在普及古风联的基础上,
要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同时,抓紧向格律联的创新与提高,努力实现中华楹联文化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大方向,大目标。联系当前实际,在力量安排上,应实施两条腿走路、两翼齐飞方针,即: 专家们应以提高为主,向尖端冲刺,创作传世精品联; 基层爱好者应以普及古风联为主,逐步向格律联迈进。而这些设想成真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点已形成共识。笔者相信,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楹联文化的春天一定会百花竞放,姹紫嫣红。
(043300 山西河津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