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摘要】目的: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62例,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同对照组患者的80.65%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QTd和QTc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d和QTcd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稳心颗粒在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上获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稳心颗粒;临床效果
心肌梗死为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死亡率。且该疾病极易导致心律失常,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44—69岁,平均年龄(56.53±1.17)岁;患者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6.52±1.14)岁;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43—70岁,平均年龄(57.04±1.21)岁;患者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7.01±1.32)岁。对62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ACEI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患者每日口服1次,23.75—95mg/次,持续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稳心颗粒治疗,患者每日口服3次,5g/次,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
显效,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症候积分同治疗前相比减少不低于70%;有效,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好转,症候积分同治疗前相比减少不低于30%;无效,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无改善,症候积分同治疗前相比减少低于3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d和QTcd变化状况。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1/31),其中,23例为显效,8例为有效,O例为无效;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25/31),其中,16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6例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变化状况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QTd为(85.22±16.22),QTcd为(89.06±18.41);治疗后QTd为(47.51±14.12),QTcd为(49.26±17.2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QTd为(84.84±20.10),QTcd为(87.88±21.03);治疗后QTd为(71.35±19.22),QTcd为(72.28±20.5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QTd和QTcd,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d和QTcd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QTd和QTcd显著优于对对照组患者的,P<0.05。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主要是指在患者冠状动脉基础病变上出现冠状动脉血供中断或是减少等,进而使得患者出现心肌急性缺血症状,持久的心肌缺血导致患者出现心肌坏死现象,且多数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致使患者死亡率升高,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属于一种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其具有较少不良反应,对心律失常具有良好抵抗作用,对心室重构具有逆转作用,进而延缓心力衰竭发展,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心颗粒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作用,其为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纯中药药剂,主要成分为黄精、丹参、琥珀、三七和甘松等,其具有延长心电位和抑制心电位的作用,对折返激动具有一定打断作用,改善患者心肌状况,提高患者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降低外周阻力,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综上所述,在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稳心颗粒临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QTd、QTcd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稳心颗粒值得在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