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有教师将教学活动分割成孤立的片段,导致学生的认知支离破碎,不能建构起一个宏观的整体,语文思维也容易出现片面化的倾向。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整合的角度,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强化整合思想,渗透人文目标
高中教学模式的整合,是指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整合重视的是教学的本质问题——也即为了人的发展。语文教学,本质是人的教育。这个方向不能搞错。然而在高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为了知识,是为了人对知识的掌握和占有。基于此,素质教育提出了正本清源的归纳,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获得认知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行为,完成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如苏教版教材《琵琶行》,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往往不为所动,没有任何所得。问题在于,学生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没有足够的了解,因而也就难以进入文本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探究白居易的人生际遇,这样就让学生将琵琶女的天涯沦落和作者的内心凄凉关联起来,最终理解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深刻内涵。
由此来看,育人的目标体现在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提升上,这里有四个方面:一是知识素养,二是价值素养,三是工具素养,四是人文素养。每一种素养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意涵和内容,正是基于此,整合模式才具备了发挥作用的优势。
二、深入革新教材,整合教材内容
要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凸显出整合性来,这是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根本,这就是教材内容的改革。新课标之前的教材大多形式单一,选文注重思想性,政治色彩较为浓厚,给人死板、僵化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理解困难。这种教材的冷硬刻板给学生带来了威压,同时也让教师的教授出现了问题,课堂上容易忽略学生主体的感受,主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目标的达成上面。实际上,语文教育要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心理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道德重塑的能力。
如在苏教版新教材中,设置了一些符合高中生成长的专题。每一个专题都具有高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每个专题由两三个小板块组成,以主题来布置课文。在教学苏教版必修四中,“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个主题之下,安排了同类的课文《灵魂的对白》《雷雨》《人性在复苏》《辛德勒名单》等,这些设计编排打破了单一式的文选结构,将诸多文本统合在内,让学生能够涉猎更多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人文滋养。学生从《灵魂的对白》中读出了灵魂的深邃,从《雷雨》中看到动荡世界里情感的破碎、人性的挣扎;从《人性在复苏》和《辛德勒的名单》中见识到人性的多重性。
教材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关键,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改变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模式逐步转变,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
三、建构整合策略,加强方法学习
1教学文本的整合
什么是教学文本的整合呢?它是指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将多篇文本进行穿插关联,进行融合教学,这样使得课堂呈现一种多元、立体、开放的态势,学生在一节课上能够获取的知识将是宏观的,也是丰富的。与传统教学中多个课时一篇文章的模式相比,整合式教学显得更为系统和高效,学生能够在教材的引导和指引下,学到某个专题中的多篇文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主题的引导。
如苏教版必修一中,教材设置了一个“像山那样思考”的专题,专题根据“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的思路分成三个板块,通过这一板块设置让学生感悟自然风光,沉入到大自然中,获得对自然的鉴赏能力。这个时候,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除了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之外,还应该从作者的生存之境进行挖掘,从而沿着文本的主题脉络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赋予自然万物以思想内涵。在“谛听天籁”这个板块中,教材设置了《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两篇课文,目的是要鼓励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悟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神力量。
由此可以看到教材文本的整合,是根据预先设置的板块主题进行整合教学,板块与主题之间的衔接和关联都非常符合逻辑,学生能够从中意识到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教学方法的整合
传统教学由于受到应试制度的牵引,再加上工具理性意识的影响,教师大多将语文教学定位于注解、评注类的传授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缺乏创造性和能动性。因此,整合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要改变这一权威主宰式的语文课堂,让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而学生则变身为在知识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勇士。根据新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入多元主义的视角,带领学生进行主动求知。
比如苏教版必修四的“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个专题中,设置了“灵魂对白”这一板块,板块里设置了课文《雷雨》。针对剧本,可以先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入手,弄清自己想要了解的一些内容,比如作者生平、剧本的社会影响力等。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剧本的解读,简要说出故事梗概,并学习一些相关的戏剧知识。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个剧本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预设一些场景和话题,让学生通过语言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角色对话,扮演剧中的人物,体会剧本具有的人文内涵。尤其是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鲁侍萍和周朴园,要让学生深刻把握两个人的性格特征,并分析这种性格背后的社会环境。这是一篇经典的剧本佳作,教师要预设核心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剧本:鲁侍萍为什么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周朴园心里还在爱着鲁侍萍吗?文中的人物都有哪些矛盾的地方?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展开充分讨论,由此体会剧本的矛盾冲突。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雷雨》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巴黎圣母院》)进行整合比对,让学生思考:鲁侍萍的眼泪里蕴含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迦西摩多的眼泪里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色彩?两者有何不同?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角色的?针对戏剧人物和小说人物的塑造手法,学生可以展开探究,加深对两种文学体裁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语文教学的整合模式,是基于开放的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内涵,本着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这一远大目标提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是要摈弃应试教学中的单向灌输模式,还原人文教育中活生生的人文价值,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价值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21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