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策略例谈

2015-05-26 17:21曹继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字美的母亲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希望孩子的表达能做到文辞优美,但是事实上,很多孩子的语言“干巴巴”的,写作没有灵感,内容空洞。每逢作文课,就搬来大量的作文书查阅。有的甚至于是背诵大量作文,于是套话、假话都出现在作文中。我认为,语文老师要智谋策略,教会孩子写作的方法。

谋略之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爱上写作,爱上作文,需要对作文产生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写作的内驱力,有了兴趣,作文就会有真情实感,反之,如果是硬着头皮写作,作文就成了“诈”文,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没有了味道,干巴巴的了。所以,激发兴趣是最关键的。

每一届开始,我都会连续一个月时间,介绍上一届的好作文。让美的文章,美的文字充斥孩子的眼睛、耳朵。一般,我会采用“听读”的方式,将文章与朗读结合起来,用录音的方式播放或者教师范读,或者让音质优美的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无形中发现,好文章是多么“悦耳”、“动听”,于是他们也争相试着写作。这时候,我需要做的就是鼓励与表扬,适当的修改,我会及时表扬那些稍有进步的学生。当他们听到自己的文章也变得美起来后,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就会促使他爱上写作。

如:我这一学期新接班,就带领大家读了这样一段文字:

“奶奶蹒跚地走到田里,弯下腰,拔了几根嫩绿的小葱,清洗干净。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奶奶后面,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奶奶小心翼翼地切着葱,刀的一面还是一整段葱,另一面却变戏法似的蹦出了一个个葱花,奶奶的刀落得飞快,我便凑在那静心地听着那“滴滴滴”声。接着,她又拿出我专用的小碗,放上盐、酱油等佐料,把葱花利索地倒入碗中,开水一冲,葱花在水中打了个旋儿,似蛟龙出水般奇妙,而水也迅速转为黑中泛着点红的颜色。”

班级同学听了以后,非常欣赏。我就乘机要求他们也去学会写作,写出好文章。等到第二次作文,有人就真模仿了一段文字:

“锅里的油慢慢热了,沸腾了,炸开了一朵一朵的烟花,油香弥漫。妈妈忙拿起右手边的鹅黄鸡蛋,在锅沿边轻轻一磕,然后手移至平底锅上方,两只手轻轻剥开已经敲出一条裂缝的鸡蛋。蛋壳从缝口裂成两块,黏稠的明黄混着淡黄的蛋液从中缓缓流下,锅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妈妈并不急着把手伸回,而是抓着两块蛋壳静静等候,让剩下的蛋清从容地滑下,才轻轻甩甩蛋壳,满意地收手。腾起的烟雾暗黄夹白却无比温暖,那定是幸福弥漫。”

看来,即使是教会孩子模仿,也要先产生兴趣,再学会写作。而我所做的事情就是鼓掌、激励。不断地用表扬的话激励他们继续写作,把兴趣的火花点燃。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就会愿意随时将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表达出来,这就为“乐于写作”打下基础。

谋略之二:仔细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找米

学生的写作素材需要来源于生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曾经明确指出这一条。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多观察、多留心生活,才会创意生活、诗意生活,文章才会美。

于是我经常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的家人、家乡,观察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情。有时候鼓励孩子们将观察的东西写一写。小作课上,我要求学生将最近观察的值得写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然后再教给孩子选材。一段时间训练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无形中就提高了。因为巧媳妇有了“米”可炊,自然文章就容易了。

例如一个乡下孩子在回家观察母亲晒稻谷后就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母亲做到了。她赤着脚,在这片金黄色的稻图上谱下一篇篇乐章。她来回移动着自己的双手,用手中的农具把稻子来回地翻,一点儿不觉得劳累。她脸上的汗水连成了一串珠子,在阳光的折射下显得更加剔透,这是勤劳与朴实的结晶。

稻子顺着她的手不停的翻滚,从劳具中逃跑,从母亲的脚下蹿过,从同伴身旁掠过,然后露出肚皮,尽情的享受着阳光,将一身的潮气都散出。他们感激这双勤劳的手,为它铺设这条与众不同的路。

母亲直起身,倚着农具,顺手抚了抚几丝凌发,与来人打打招呼,又继续了她的工作。

她娴熟地向前一推,稻子一股脑儿欢快的如浪潮般涌起,又落下。再涌起,落下。涌起……她是如此公平,把每一块、每一寸都翻到,她又是如此细致,小心翼翼地将稻子翻起,让他们挨个抱作一团。”这一段文字多美啊。如果不是真实的观察,如果不是及时捕捉写作素材,并积累,估计就不会出现这么美的文字。所以,观察并随时记下观察的内容是写作的重要方法。上天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应该用它来发现生活的美,留心观察很重要。

谋略之三:锤炼作文语言,让语言优美感人

作文语言需要“有文采”。有文采特指作文语言方面的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进而达到词清句丽、妙语连珠的境界。一篇好的文章,内容很好,可是语言干巴巴的,是很难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语言的锤炼需要用“修改”的方法。

初中作文教学,有片断修改练习。其实,每一次作文,如果能做到写完后再修改,学生就会发现语言的锤炼与不锤炼的区别。所以,我喜欢在写作结束后花半个小时继续修改作文,而且是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力求“优美”。一段时间以后,卓有成效。示例如下:一位同学将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修改,发现好多了——

【原文】:母亲总是在傍晚替我擦凉席。每次擦洗,她总是很认真、很专注,那神情似乎是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看着母亲擦洗的样子,我内心感到好温馨。

【改文】母亲总是在暮色渐合的傍晚,端着天蓝色的水盆,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从不肯惊扰了做作业的我。然后,俯下身子,仔细地擦着席子,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垂下来,母亲抿着嘴,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每擦过一块,必要放下毛巾,用手抹过席子,细心地摘掉硌手的毛刺,母亲的神情专注得犹如在完成一件重大的事情。被母亲擦洗过的浅绿色的席子显得格外清新,那整片温柔地流淌着的绿啊,也就那么滑过我的心灵、我的思绪、我的灵魂,就像母亲轻轻抚摸我的脸庞,那种寂静而奇妙的感觉。

这样一段文字,经过润色修改,果然美多了。同时,这样美的文字在班级朗读以后,又会激发该同学创作的兴趣,作文自然就会提高。

谋略之四:广泛阅读美文,注重语言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没有积累,就会“腹内草莽”,下笔“无文”,阅读对写作尤为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也要督促孩子学会做摘抄,学会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积淀和知识储备。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美点。有的是散文化的语言美,有的是哲理美,有的是细节的优美等等。有的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有的是描写出众,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背诵这些好句子,并鼓励他们用在作文中。这样,一篇好文中的精华就会在学生笔下灵活运用。比如一个同学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几段文字,就摘抄下来了,并合理地用在了作文中: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也不是鱼与飞鸟的距离,更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与卖饭窗口的距离。(由泰戈尔的诗句改编)望着前面如山如海的人群,我不禁有感而发,作诗一首:“饿,饿,饿,抬头向天歌,腹中空荡荡,何时轮到我?”(巧改古诗)

——摘自学生作文《打饭记》

当时阅卷的老师阅到这样的文字时候不禁笑了起来,一查,哦,原来是摘抄的好句子用到了这里。由此看来,好的文字不是都靠“创造”,有一部分也是靠平时积累和借鉴而已。当学生阅读较多,语言丰厚时,学生就会灵活运用,尤其是古诗的积累,更加让学生的语言有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

由此可见,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从而不断地出现精彩的文章来。

记得一位老教师说过:“只要爱写作,世界都是他们的。”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并做到锤炼语言,就一定能让学生提高写作的水平,进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写作的乐趣。相信这样,作文教学就不再是难事。

曹继红,教师,现居江苏如皋。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字美的母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悲惨世界
种出来的“逍遥居”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