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柳营的短篇小说《像纸一样摊平》(《收获》2014年第3期)虽然没有长度,却有厚度,且是思想厚度。她没有引领读者落入可读的时髦陷阱,却能引发读者对生活及生命作深入、细致地思考。
小说开篇从主人公徐祁的生理饥饿切入。因飞机晚点,她到小区时,“已近凌晨一点。又累又饿,胃有痉挛感。”眼前的馄饨店男老板也自然勾起了她对心仪的胡明的想象。“那么迟了,想必他(胡明)早已上床了。他熟睡时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美,他的关节那么瘦,那么精致,他的身体那么放松……”。
这几句简单的描述足以推断出胡明在徐祁心目中的份量,说明了她(徐祁)是多么地爱他。她还奢望长久地与胡明相守,直至白头,并想要为他生个孩子。可是,有一天,被她深爱着的胡明却突地远走国外。于是,她又把目标转向馄饨店里的小姑娘晴晴,这也是饥饿感使然,只是与生理饥饿不同的心理饥饿罢了。如“他(胡明)脸上的表情让她吃惊,是不可触及的虚空的距离。饥饿感再次涌上来,是孤儿般的饥饿感,被关在小屋里被惩罚的带了恐惧的饥饿感”。
从生理饥饿到心理饥饿这一情感流变过程是真实的,也是细腻的。前者归于本能,后者才是真正的欲望。本能问题容易解决,内心深处的欲望却难操控。她“挟持”晴晴就是例证,好在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之后,她就把小姑娘送到馄饨店去了。
她看着父亲渐无亮光的眼神,轻握父亲苍老的手,聆听父亲的告诫——“要松开”。在那一瞬间,她似乎领略了人生的意义,明白自己的余生该如何度过,或者说她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从此她不再饥饿,当然是指心理方面的饥饿。
这篇小说让我想起了电影《卧虎藏龙》里的一句富有哲理的台词:“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打开,你拥有整个世界。”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仅仅发掘这重含义远远不够,还须进一步开掘。
再次细读,发现万字左右篇幅中计有19个“柔”字和64个“手”字,且多次写到手的温柔,包括胡明的手,晴晴的手,还有想象中的父亲的手。柔软的手传递的是温暖,但此小说并没有因为有如此多的“柔”字充斥文本而整成一碗廉价的心灵鸡汤。它更多的是引发读者思考:手的魅力为何这么大?如“他(胡明)的手,极具麻醉般的效果。所有积蓄下来的不安,现实生活中遇见的惊恐和不甘,沿着双脚爬上脖颈的重负,全都会在他的抚摸下荡然无存”。他的手能让她心安。在这个浮躁功利的当下,焦灼是国民普遍心态,如何让国民心头波澜不惊才是硬道理。小说结尾道出:不管是哪一类温柔的手的抚摸都赶不上心如止水。
聚焦64个“手”字,我们会注意到“手”无疑是本文的主导意象,只是各种手的感觉不一样而已。“付钱时,他(馄饨店男老板)伸手接过钱去,那双瘦弱的布满经络的手,竟有意无意地碰了一下她的左手心。她抽回来,若无其事的,心里有飞蛾乱扑,绒毛抖了满地,鸡皮一池。”这一段表明她讨厌男老板的手。可是,她却非常喜欢胡明的手。“想起胡明的手,充满爱意的、健康的手,上上下下抚摸她的手,一次又一次,风一样,轻柔安静,准确细微,总可以穿过所有别扭的和不愉快的堡垒,抵达她的内心。”遗憾的是她却不能牢牢地抓住胡明的手,因为胡明“全家已移民到澳洲”。她挚爱着胡明,企图紧握他的手,执著劲头颇有几份感人。但那也只能算作她的一厢情愿,因为“呼唤与被呼唤不是一一对应的”,那个晴晴倒是对她依依不舍,还说“阿姨,我喜欢你”。“徐祁突然有了一个不计后果的、疯狂的想法。她的全身被这个念头冲洗,是一种新的即将改变的生活。”种种迹象表明徐祁与晴晴心心相映,两人才有可能相互抓得紧紧的,她的心理饥饿也终于可能被解决了。但是,如果小说以这样的“大团圆”来结局,了无新意。
小说高潮之处、高妙之处在于她父亲临终所言,一句“要松开”让她醍醐灌顶。
在文化工业大行其道的当下,许多国人都放弃了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可悲!而《像纸一样摊平》却有助于唤醒麻木的国民,其功德无量。
张友文,文学评论家。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现供职于湖北警官学院;已出版四部公安文学评论专著:《点击公安文学》《聚焦公安文学》《盘点公安文学》和《回望公安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