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古代并列合成词分为三类,同义复词如珍宝、逃亡、技巧等;偏义复词如国家、质量、窗户等;变义复词如骨肉,眉目、尺寸等。学术界对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变义复词的研究略少,本文主要从变义复词产生原因展开论述,对古汉语变义复词做一次探讨。
关键词:古代汉语 变义复词
一.变义复词的定义
古代汉语并列合成词分为三类,其中有一类复词是“由两个意义不同而意类相同的词根组成。两个词根结合之后产生新的意义,而不是两个词根意义的简单相加。”[1]这类合成词称为变义复词。
例如:【股肱】
“股”原义为“大腿”,“肱”原义为“手臂”,它们都是人体器官,属于同一义类,组合成词之后形成“辅佐之臣”的意思。例如:
(1)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战国·《尚书》)
(2)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东汉·《汉书·苏武传》)
【轻薄】
“轻”原指“物体的重量”,“薄”原指“物体的厚度”,都是表示事物的属性,组合成词之后产生了“放荡不羁”之义。例如:
(3)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南北朝·《颜氏家训·文章》)
(4)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常唱梅花落。(北宋·《乐府诗集》)
二.变义复词形成的原因
(一)复音词的产生是变义复词形成的重要条件
单音词演变为复音词是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客观存在,它是由单音词的内部性质和弱点决定的。“单音词因同音的单词太多,耳治易生误会,所以除了用后起的四声别义的方法加以补救外,较古一点的区别方法就是把单音词化为复音词,”[2]也就是说相较于复音词,在词义方面单音词宽泛的词义满足不了语言交际日益精密、准确的需要,有限的词形结构适应不了与时剧增的词汇增长需要,于是单音词逐步转变为复音词。
单音词变为复音词的过程即词汇化,董秀芳认为词汇化有三种方式:“从短语降格而来;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发展出来;从本来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但在线性顺序上紧邻的两个成分所形成的跨层结构中脱胎出来”[3]。而变义复词属于并列合成词,并列合成词基本上都是由短语降格而来。
例如:【眉目】
眉,目上毛也。——《说文》
目,人眼,象形。——《说文》
眉目刚开始是作为一个联合短语出现,表示“眼睛和眉毛”。
(5)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许由曰:“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战国《庄子》)
(6)若乃其眉目准权衡,犀觉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汉·《战国策》)
眉目成词年代大约是在唐代,这以后眉目除了表示眉毛和眼睛之外,衍生出“容颜、容貌”之义。
(7)身长八尺,腰带十围,眉目如画,机神不竭,见贤斯惕,闻善若惊。(唐《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8)嬛緜好眉目,闲丽美腰身。(南朝·宋《学古》)
到了清代晚期“眉目”词汇化基本完成,“容貌、容颜”之义被广泛使用外,又引申出另外一条词义“事情或文章的要领、头绪或条理”。
(9)《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清·《十七史商榷》)
(10)安老爷不便就提公子来的话,便答说∶“也有了些眉目了。”(清·《儿女英雄》)
“眉”和“目”由单用到连用再到成为一个双音节并列合成词,意义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指“眼睛”和“眉毛”到代指“面容”,最后又引申为“事情或文章的要领、头绪或条理”之义。而与“眉目”成词机制相类似的变义复词要想顺利词汇化,需要词义发生抽象化之后方能成词,使词义发生抽象化的主要方式就是比喻的运用。
(二)经由比喻产生新的词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词原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用法产生的一种固定词义。修辞学认为,性质不同的甲乙两种事物有某一点相似也就可以构成比喻。所以如果一个词所表示的事物性质同另一个词所表示的事物性质在某一点上具有相似性就可以构成比喻。一个词“开始是以基本义的形象、形状、性状等作为比喻,进行修辞,经过长期使用,这种修辞的比喻义就转化为起比喻作用的词的含义,可以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存在,这样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比喻义。”[4]也就是说,词的比喻义是通过比喻修辞形成的,词的比喻义形成之后不受特定的语言环境的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作为该词的一个义项而存在。
变义复词是取两个同一义类的单音词组合为复词,有名词性的变义复词如:咽喉、唇齿等人体部位,风浪、冰霜等自然现象,把柄、矛盾等具体事物……有动词性的变义复词如:煎熬、沐浴等。这些词语经过比喻引申之后,产生了抽象的概念,形成新的词义。
1.源于人类自身的比喻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以自身为中心,由己及物进而推及整个世界。人类在造字之初“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汉语中存在大量包含人体类比喻的双音节变义复词。
例:【咽喉】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
【唇齿】比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两个方面。
“咽喉”是“咽头”和“喉头”,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咽”和“喉”作为喻体,因为位置相近、功能相似而连用,逐步凝固为一个双音节复合词。而“咽”和“喉”作为消化和呼吸的通道在人体中功能极为重要,由此推及外部世界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于是结合成词之后产生了“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之义。“唇”和“齿”是位置相近、相互依存的人体器官,由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生迁移,组成的变义复词比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两个方面”。
(11)韩,天下之咽喉。(汉·《战国策·齐策》)
(12)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晋·《三国志》)
(13)阴令所亲说保曰:“君与仲和结为唇齿,今东军渐逼凉州,彼势孤危,恐不能敌。(隋唐五代·《周书》)
(14)新罗使金法敏奏书:高丽百济,唇齿相依,竞举兵戈,侵逼交至。(清·《全唐文》)
2.源于外界事物的比喻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不断深入,对事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时候人们甚至把自然现象、具体事物人格化、伦理化,使得描述自然现象和具体事物的词语具有抽象化的哲学概念。
例:【把柄】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或攻击的过失或者错误等。
【冰霜】比喻节操高尚。
“认知上或是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相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5]“把”和“柄”是器物上被人用手拿住的一种构件,“被人用手拿住”是“把”和“柄”的共同特征,所以“把柄”多以连用的形式存在,词义抽象化后成词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或攻击的过失或者错误等”。“冰”“霜”都有共同的特点“洁白”,连用成词之后比喻“节操高尚”。
(15)石察院看罢状词,他一向原晓得新都杨佥事的恶迹著闻,体访已久,要为地方除害,只因是个甲科,又无人敢来告他,没有把柄,未好动手。(元明·《二刻拍案惊奇》)
(16)魏翩仞说:“五科为朋友要好,如今倒被人家拿做了把柄。”(清·《官场现形》)
(17)士有孝友温淑,恂恂平雅,履信思顺,非礼不蹈,安困洁志,操清冰霜;而疏迟迂阔…... (魏晋六朝·《抱朴子》)
(18)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隋唐五代·《全唐诗》)
3.源于具体动作的比喻
【煎熬】烹饪事物的一种方式。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沐浴】洗澡,洗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煎”是把食物放在油里加热使其变熟,“熬”是把事物放在水里加热使其变熟,二者的相似点都是加热。人们由食物的处境想到自身的处境,基于认知上的理解联想转移,便产生了受折磨这一比喻义。“沐”是清洗头发,“浴”是清洗身体,“沐浴”合在一起是洗澡的意思。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祀前,祭者都要沐浴净身,表示内心洁净虔诚以及对神灵的肃敬。后来“沐浴”由清洁身体引申到了“清洁”思想,产生了置身在某种环境中的意思,而这种环境通常是指风清气正的环境。
(19)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春秋战国·《楚辞》)
(20)当日邓九公父子着伤,日夜煎熬。(元明·《封神演义》)
(21)若假以数岁,沐浴皇风,逃窜之徒,自然归本。(魏晋六朝·《北史》)
(22)自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隋唐五代·《晋书》)
古汉语变义复词中大部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占极少部分。能生成比喻义的基本上只是名词和动词,这是因为名词和大部分动词具有离散性。“大体上可以这样说,具有离散性特征是生成比喻义的基础”[6]而形容词主要是对事物的描述,连续性是其主要特点。另外,变义复词使得语言更具有形象性,这种形象性是变义复词被人们接受的重要条件,如果用“煎熬”会比直接用“折磨”更加形象,用“唇齿”更能表现出事物间的利害关系。
注 释
[1]蒋冀聘,黎千驹.古代汉语教程[M].南海出版公司.2005:53
[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中华书局.2006:84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商务印书馆.2013:24
[4]李宏伟,王玉英.试论词的比喻义.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3 :23
[5]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商务印书馆.2013:37
[6]施春宏.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语文研究[J]2003.4:19
本文所举例子均来源于北大语料库
(作者介绍:张革革,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