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钢琴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理论分析

2015-05-26 13:08:09仇小元
艺术评鉴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钢琴教学

仇小元

摘要:关于钢琴的教学研究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我们国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全能型人才,而且日益加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需要大家不断地去寻找更多的可以放松身心的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更是让很多的学生们有了接触钢琴的机会,所以做好关于钢琴教学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西方的钢琴教学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通过对西方钢琴教学史的回顾,以及对西方钢琴教学方式、策略等的理论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了解相关的钢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吸取、借鉴他们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以及教学理论,不仅可以有效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更是可以从很大的程度上来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钢琴教学 西方钢琴发展史 教学理论

西方很多国家对于钢琴教学的研究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最早的是在16世纪的时候,意大利就已经出现了文献记载形式的古代钢琴弹奏规则,对以后很多国家的钢琴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西方数百年以来钢琴艺术的发展和完善,不仅提升了钢琴艺术创作的水平、创新了演奏的方式,更是留下了很多的关于钢琴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和特色,我们通过对西方钢琴教学的历史回顾,以及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吸取经验、指导教学实践,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钢琴教学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时间顺序,根据近几个世纪西方钢琴教学的发展情况和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阐述如下。

一、西方钢琴教学在18世纪的发展和理论

说到钢琴艺术,很多朋友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羽管键琴的演奏艺术》这本书。因为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上最具有学术价值的,它出现于18世纪,作者是法国的钢琴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库普兰。在该书中非常详细的阐述了古钢琴教学在演奏时的指法、坐姿以及手指用力技术等等很多细节方面的内容。并且弗朗索瓦·库普兰在书中强调了很多进行钢琴演奏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手、腕必须处于相同的高度等等。而弗朗索瓦·库普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是将钢琴艺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装饰音艺术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库普兰所著的《羽管键琴的演奏艺术》是世界钢琴发展史上最早的一部对古钢琴演奏进行系统论述的理论著作,到今天都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其中的很多理论为后世钢琴演奏和教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8世纪另一个非常大的成就是在钢琴键盘方面,是由德国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所提出并且研究的理论。由他的妻子所撰写的《安娜·玛格达莉娜笔记》一书中对巴赫作品的装饰音修饰、音符的润色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成为最早的一本钢琴键盘教学法的工具书。此后,德国的历史学家为巴赫所著的传记《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平、艺术和作品》中对巴赫所创立的钢琴指法体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巴赫的钢琴弹奏指法体系改变了传统的指法运用模式,强调了拇指的重要作用,为近现代的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体来说,18世纪上半叶欧洲的古钢琴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钢琴的演奏艺术和教学活动更是达到了顶峰的境地,而这一切都与巴赫以及众多的钢琴艺术大师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18世纪下半叶,欧洲处于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候欧洲的音乐艺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了钢琴演奏理论的创新和完善。C.P.E.巴赫所著的《论键盘演奏的真正艺术》一书中非常详细的讲述了这个时期关于钢琴演奏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很多部分和观念都继承了他的父亲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提出的理论,并且进一步的发展了其父亲的理论观念。例如:他主张放松状态的手型,反对僵硬的触键模式;主张进一步发挥在钢琴弹奏中拇指的作用等等。另外,他还着重强调了表现力的问题,主张钢琴演奏者应该通过技术来表达情感,体现更高的钢琴艺术价值。

在18世纪,西方钢琴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相关理论体系方面也是为后世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库普兰、巴赫、C.P.E.巴赫、蒂尔克等等的钢琴大师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帮助完成了世界古钢琴到近代钢琴的演奏与教学艺术方面的完美转变,为钢琴演奏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西方钢琴教学在19世紀的发展和理论

对于钢琴演奏和教学的发展来说,19世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19世纪西方涌现了众多的钢琴艺术大师,推动了钢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理论的更加完善。

首先是在19世纪上半叶匈牙利的钢琴教育家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钢琴艺术方面的著作——《钢琴演奏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大全》,书中详细的讲述了在钢琴教学当中关于手指训练的全部的步骤和影响因素、注意问题等等,并且还建立了“手指学派”的理论体系,在当时的影响不容小觑。同时他的这部巨著中的很多关于钢琴教学的方式和美学的思想为我们研究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和艺术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次是意大利的钢琴家穆齐奥·克列门蒂,创立了动力性的演奏风格,之后由贝多芬发扬光大,成为古代西方钢琴演奏史上真正的具有意义的钢琴演奏风格。而且穆齐奥·克列门蒂还确立了当时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连奏”技术,可以更好的变现演奏的抒情性,从更高的层次上增加了西方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得钢琴演奏更容易感染人。

然后是德国著名的钢琴艺术家约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继承和发展了克列门蒂的很多思想和理念,他的《钢琴练习曲》(Grosse Praktische Pianoforte Schule)颇为著名,加之他后来所创作的众多的钢琴练习曲,在音乐织体和节奏的类型等等的方面都非常的丰富和完善。对于现在的钢琴练习者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练习教材。

这些相关的理论和著作为19世纪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打下来非常牢固的基础,后来不断有钢琴艺术家对其进行发展、完善和创新,将钢琴艺术的弹奏和教学发展到更高的层次之上。贝多芬、卡尔·车尔尼、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李斯特等等著名的钢琴艺术家更是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不断地完善钢琴演奏教学的方式和技巧,为之后钢琴演奏黄河教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西方钢琴教学在20世纪的发展和理论

在20世纪,西方钢琴教学更是蓬勃迅速的发展起来,加之人们通过实践发现了很多古代演奏方式中的弊端问题,意识到很多传统的演奏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钢琴演奏和教学的发展状况,从而在很多的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完善,众多的钢琴艺术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理论和观念,并且不断地被完善和补充,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钢琴教学在20世纪的发展和所推出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非常关键的钢琴艺术大师来具体的分析。

德国的钢琴教师鲁道夫·玛里亚·布莱特豪普特创立了“重量学派”的演奏理论,并且创作了著名的《自然的钢琴弹奏艺术》(Die Natuerlische Klaviertechnik),成为推广该理论的经典著作,帮助大家更好的来了解“重量学派”的演奏理论,更好的通过具体的演奏和实践来了解这一理论的真谛。他的理论中强调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的主要动作应该由肩部的肌肉来担任,而主张手腕、手指等等的部位应该采取下意识的动作。这种理论为弹奏洪亮和饱满音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手指训练的重要性,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但是对于钢琴弹奏艺术的发展还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国钢琴教育家托拜厄斯·马太在众多的著作当中论述了他的演奏理论和训练方式,完善了“重量學派”的体系,并且将“重量学派”和“手指学派”中的很多观点合而为一,成功的找到这两大学派中的核心,并且融合其精华,从而创建了一种更为完善和具有时代意义的钢琴演奏理论体系。

美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阿·舒尔茨进一步的对手掌部位的肌肉运动做出了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在著作《钢琴家手指之谜》中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了在钢琴演奏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提出了很多控制小肌肉动作的训练方法,虽然在当时受到了很多的争论,但是他的很多思想推动了钢琴研究重点的转变,将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推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前苏联钢琴教育家海因利希·涅高兹,创作了《论钢琴表演艺术》,重视内心听觉的重要性,强调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需要先将音符转化为内心听觉的音乐,然后用手指去实现。他的观点一直都贯穿在实践教学当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来掌握钢琴演奏的内涵。

在20世纪下半叶的时候,“心理学派”的理论体系正式成立,美国钢琴教育家迈克斯·坎泊将格式塔心理学当中的很多概念和发展心理学中的众多理论知识成功的运用于钢琴教学的研究,强调节奏感、演奏技术、音色、踏板等方面的重要性,强调学生身、心、耳、脑的整体协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为钢琴教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钢琴演奏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0世纪西方钢琴教学的发展以及众多理论的提出,形成了在钢琴教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多样化的局面,不同的思想争奇斗艳,为钢琴教学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拓了大家的思维。

四、结语

西方很多国家在钢琴教学研究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有价值的经验和资料。从古知今,通过对西方钢琴教学的历史回顾,以及对相关教学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来了解钢琴教学方式发展的历史和脉络,并且从不同时期的理论中发掘有利的资源,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我们进行钢琴教学的思维空间,还可以更好的来指导我们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阿瑟·霍尔,黄家忻.如何为巴赫的基本音符润色[J].钢琴艺术,2000,(05).

[2]吴琼.伟大的音乐教师——李斯特[J].钢琴艺术,2001,(05).

[3]瓦尔特·吉泽金,卡尔·莱默,杨笑.弹奏钢琴的技巧(上)[J].钢琴艺术,2002,(07).

[4]刘欣欣.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海因里希·涅高兹其人其事[J].钢琴艺术,2002,(08).

[5]郑警.从即兴伴奏实用性谈普通高校钢琴教学[J].毕节学院学报,2010,(06).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钢琴教学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20:02:03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谈钢琴教学中意志力与兴趣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1:52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