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核心提示:供应链金融这么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尽管早已有不少机构和企业开展这一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似乎哪里都有互联网金融的身影。刚火了P2P,又来了供应链金融。后者,已经搅热了资本市场一池春水。
3月以来,融贝网、365金融、利金贷等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宣布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内排名前五十名的P2P平台中,除了专注做个人信用贷款的几家P2P平台,几乎所有P2P平台今年都会推出相关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宏源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规模已达8万亿元,2015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5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互联网金融怎么就看上了它?
市场兴起供应链金融
浙江网新数码有限公司(下称“网新数码”)是联想集团(下称“联想”)的一级分销商,主要负责销售联想电脑,其下游经销商有150多家中小企业。
网新数码在业内的交易方式,基本以赊销为主,每给经销商发货以后,一般要等半个月才能收到款项。半个月的应收账款“时间差”往往会占压资金,公司后续发展受阻。
作为一家规模并不算大的企业,如果直接向银行申请融资,希望渺茫。不过,因为它是联想的主要代理分销商之一,与联想之间有着真实的交易数据,银行愿意为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
作为网新数码下游经销商之一的杭州华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昌电子”),在向下一级经销电脑时,同样会产生应收账款“时间差”以及融资难的问题。但因为上下游的关系,网新数码可以为它提供一定信用支持,在同一家银行获得融资。
类似网新数码和华昌电子这种融资方式,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其他中小企业中。如果用行业术语来定义,就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供应链金融——在真实贸易的基础上,银行、P2P、电商、供应链管理企业等多种主体,基于对核心企业信用的认可,对其供应链上下游所有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融资在内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并非偶然。“受业务模式同质化以及竞争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银行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多年研究供应链金融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称,以往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是因为后者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也没有漂亮的财务报表等。基于真实的交易记录,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批量开发其上下游企业,放贷风险较小。
互联网公司“抢食”
事实上,供应链金融并不是最近才兴起,在我国已有十余年发展历史。
最早在银行中“萌芽”。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后更名为平安银行)在广州和佛山两家分行,开始试点“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之后,便从试点向全行推广,于2006年正式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
在此期间,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效仿推出“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等名异实同的类似服务,采取银企互联,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采购阶段预付账款、经营阶段存货(动产)质押、销售阶段应收账款模式,给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之后,以深圳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创捷”)为代表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由于它们掌握了大量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交易数据,也开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其实京东一直在思考金融业务怎么为零售业务服务。”京东金融副总裁刘长宏对《支点》记者表示,做供应链金融是为了能支持京东的零售业务更加高效地运转。
此时,供应链金融有了区别于银行的流程,不再通过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授信,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平台或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由平台直接对企业提供融资。而且,随着大数据融合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创捷、京东等还推出了“纯信用融资服务”。
现今,互联网金融的涉足,使不少企业已经不甘心仅成为供应链融资市场的“搅局者”,更动起了投资者的心思。
“京东希望让融资和投资的链条形成一个生态圈。”刘长宏透露,信贷业务满足京东零售体系的运转,又因为体系的运转,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信贷类资产,逐步开放形成财富管理。
何以成为“香饽饽”
那些早已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和机构,也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一方面,以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业界大佬,在已经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基础上,不断进行业务升级。
比如,招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整合原有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跨境金融、贸易融资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推出“智慧供应链金融”业务。
另一方面,早先不少涉足供应链金融的电商大佬、供应链管理企业等,都在加大这一领域的开发力度。
“基于供应链,京东希望未来在供应链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一些扩展。”刘长宏说,2013年京东金融就上线了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保贝”,下一步京东供应链金融要涉及供应链上下游的全部链条,并给京东以外的供应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创捷总裁文健君对《支点》记者表示,创捷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已深耕5年,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显然,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焦点。但是,供应链金融何以就成了“香饽饽”?
这要从供应链金融的产业属性说起。供应链中的企业约80%为中小企业,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嵌入在供应链中,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金融服务方式。
“供应链金融这么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宋华说,尽管早有不少机构和企业开展这一业务,但远不能填补市场缺口。
“加之现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中小企业会有融资需求。”文健君分析说,接下来5-10年,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大的台风口。
核心竞争力在于风控
为了争夺供应链金融这块蛋糕,参与主体在产品形态开发上下了不少功夫。可是,正如其他金融服务一样,如何更好地把控风险,是涉足企业能在“混战”中胜出的关键。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必须解决信用和风险问题。”文健君强调,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一切都是白搭。
“哪些企业能在竞争中胜出,关键在于风控。”中瑞财富CEO张巍薇认为,在对产业有一定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看谁有把控风险的落地方式。
在文健君看来,供应链金融要嵌入到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且由需求来拉动。
比如,D是创捷管理的某供应链的一家制造企业,其接下产品订单后(货到付款),委托创捷代D组织管理产品生产,在D向其上游供应商采购时,创捷对D进行融资。最关键的是,从订单到采购,再到生产和经销的所有交易过程以及相关支出收入,均要在创捷电子供应链管理系统里完成,从而形成交易闭环。因此,创捷能通过平台实时掌握D的情况,从而加强对D的风控。
这也就是说,要能通过一个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全流程管理平台,来监督融资方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
于是,不少银行除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共控风险外,也选择自建开放性电子供应链金融系统,为平台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物流、仓库、保险、融资等在内的服务:中国银行有“中银易商”,平安银行有“橙e网”,工商银行有“e-ICBC”……
抛弃江湖思维求共赢
不过,文健君也坦言,创捷在业务数据化方面,还不能完全做到产业互联网的万物互联互通,这还需要3-5年时间。
宋华也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供应链金融管理垂直化的问题。
“也就是对各个管理活动和领域实施专业化管理,并且使之相互制衡,互不从属或重叠。”他认为,这样做的优势,一方面有利于细分管理领域,明确责任,确保流程服务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建立基于市场和业务的明确考核机制,有利于强化战略风险管理。
具体来说,即业务审批与业务操作要彼此分离;交易运作与物流管理相分离;金融业务开拓、实施和监管要三权分立;经营单位与企业总部审议制度两级审批。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就是因为很多企业还抱有江湖思维,认为自己能够包打天下,但这是不可能的。”宋华称,供应链金融要良性发展,就必须建立生态圈共控风险,而这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是多方合作共赢。
在海尔巨商汇总监张利峰看来,尽管平台数据的把控是风控的核心,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
“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企业违约成本的设定。”张利峰对《支点》记者说,如果企业融资后要违约,违约成本可设定大于企业在平台上一年所产生的收益,这时候企业还会违约吗?
“社会信用风控体系也要建立起来。”张利峰补充说,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基于信用提供融资,但现在各个银行以及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征信标准都不一样,不同征信机构对同一个人、同一家企业征信有不同的结果,也没有第三方监督。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都会出现问题,因为供应链金融的连锁效应极强。(支点杂志2015年5月刊)
(本文感谢万联网提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