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敏
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如果变换角度,会见到不同的景象。文章的“变脸”在于根据题意寻找视角与作出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摄影和绘画,都要选取最佳角度;写文章也是如此。什么叫角度?就是作者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去观察和反映事物。好比拍照片,同一个景物,选取的角度不同,效果就不一样;面对同样的题材,若独具慧眼,角度新颖,就能使文章别开生面,会给人以异峰奇岖之感,这是作文出新与成功的重要因素。选好角度,是写好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重要一环。
怎样选好角度呢?这要靠平时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能力,善于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比较,从而选取最新、最巧的立意角度,写出构思新颖的文章。怎样选取最佳角度呢?
一是角度随观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小桔灯》,开头写我去看一位朋友,先是“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后写我回到里屋,再写我走到“那棵大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去看望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因地点多变,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都无法反映事物的全貌,作者只能采取随着观察对象的变化而变换角度的方式来写。
二是变换角度,不变换观察对象。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变换角度,不变换观察对象来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的认识有整体感。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作者为了描绘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伟、庄严的立体形象,细致地表现纪念碑的正面、背面的碑文,四面的雕刻,碑顶的建筑形式,是通过有次序的变换角度来进行描绘的,但是观察的对象不变。
三是角度和观察对象不变,采取放大或缩小的视野的方法。例如《美猴王》:“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海—石—卵” ,一步一步缩小视野的范围,突出地显示描写的对象及所处环境。
四是变换观察对象,不变角度。首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也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例如《看云识天气》,观察的角度(立足点)是地面,可是观察的对象大不相同:“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先观看高出的“卷云”到“卷层云”,最后是底层的“高层云”“雨层云”……观察对象不断变化,所立角度却一直没变。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思维形式都不会完全相同。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走自己的路,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写出构思新颖、形式优美、富有特色的好文章。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滨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