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芮 等
摘要: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城乡建设一体化,文章针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及相关数据分析,建立了相关数据模型,探讨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并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物流、设备、人才、观念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平台两手抓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灰色模型;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人才;网上交易;网络基础设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9-0010-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9.004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简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这一指导性意见充分体现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它的使用范围已逐渐由城镇地区向广大的农村市场转移。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仍然不够完善,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其发展的进程,本文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若干可行性
建议。
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前景分析
1.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1.1.1 农村的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难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制约因素。一般农村道路维护得不到保障,道路密集度不乐观;另外,还由于农产品多为生鲜类的蔬菜、水果等,保鲜时间短,易挤压受损,损失巨大,使得大型流通部门面对巨大的物流成本,而放弃农村市场。
1.1.2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信息资源无法有效被开发,并且基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甚至在部分地区不仅人才缺乏,还出现了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
1.1.3 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和信用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及不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使得农民对虚拟环境下的交易活动一直持谨慎甚至怀疑态度,农民对网络的戒备心理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
1.1.4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中西部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较东部(尤其沿海地区)要落后得多,造成农民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这必然造成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生产厂商与消费者(农民)相互之间缺乏了解,阻碍了商品的交换,减少了资金流入农村的机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预测
1.2.1 预测方法。在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中,将各类系统分为白色、黑色和灰色系统。“白”指信息完全已知,“黑”指信息完全未知,“灰”指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或者说信息不完全。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任何随机过程都是在一定幅值范围和一定时区内变化的灰色量,称随机过程为灰色过程,在处理技术上,灰色过程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来寻找数据的相关规律的。具体的建模过程如下:
GM(1.1)模型是用原始数据列作生成处理后建立的微分方程。建立GM(1.1)模型只需要一个数列:
令:
(1)
对该数列作一阶累加生成1—AGO(Accumulated Generating Operation),得:
(2)
式中:,
将原始数列经累加生成后,弱化了原始数据中坏数据的影响,使其变为有规律的生成数列后再建模。
利用构成下述一级白化微分方程:
(3)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
(4)
(5)
(6)
得到灰色预测模型为:
1.2.2 基础数据。
表1 2007~2013年农村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成交额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网络购物成
交额(万元) 731.42 907.89 1302.84 2509.28 3150.33 4514.33 5492.88
1.2.3 预测。根据上述模型和数据,可以预测出未来5年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
表2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网络购物成
交额(万元) 5993.31 6827.03 7660.76 8494.49 9328.22
从目前情况看,网络购物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程度虽不及城镇网民,但可以看到,网络购物正在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渗透,这也说明了农村网民对网络购物存在需求,这种购物形式也将慢慢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未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是不可否认,农村地区网络购物要想缩小和城镇的差距,使线上的消费形式进一步深化,必须加大物流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完善购物条件的便利性,这样才能促进网络购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2 农村电子商务问题的解决策略——一个平台两手抓
图1 新型物流模式架构图
基于传统的网络交易平台很难走进农村的现状,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就需要构建一个针对农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本文重点探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策略,具体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站—服务站”型物流模式的建设;另一方面是“三下乡”建设,即人才下乡、观念下乡、设备下乡。
2.1 “基站—服务站”型物流模式
2.1.1 新型物流模式的架构图。
如图1所示:(1)在各级别的地区建立电商基站和服务站;(2)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连接各级服务站以及消费者,经销商连接服务站与农户;(3)在信息流上形成“农户—经销商—服务站—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消费者”的双向流动信息链;(4)各级服务站,基站功能相互协调,信息相互流通,资源相互利用。
2.1.2 新型物流模式的运营。首先由我国总基站建立一个农产品交易网站,并对其进行分类总合,合理排版。同时在各个等级的行政地区建立相应的交易基站、服务站,对相应地区的货物进行配送。
镇级服务站深入各个乡镇进行宣传,并从中寻找信誉良好的经销商。各个镇级服务站将其下属村庄的农产品代理经销商信息收集全面,并将经销商和农产品信息上传至县级服务站。以此类推,最终信息整合在省级总基站。同时在市级基站成立协调和培训工作小组,并引进相关法律人才协调下属各个服务站出现的经济纠纷或突发状况。各个省级总基站对全国的农产品分区域分类汇总,并共同对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信息进行更新。最终我国总基站根据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及时对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进行排版上的升级和系统的维护。
这个物流模式是各级服务站管理整个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经销商需要将自己的农产品信息统一交给服务站统计与更新。消费者在网上预付后,各级服务站会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要从网上调取农产品信息,并通知相应地区的相应服务站联系农产品代理的经销商发货。
2.1.3 新型物流模式可以解决的相应问题。这种物流模式不存在经销商私自更改商品信息,最大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知情权的利益;该物流模式统一由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相应工作人员来管理,提高了其官方正规性;消费者在未收到货时其预付款暂由网络平台代管,给予其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保护,杜绝钱货两空的现象;各级服务站深入农村,农民无需为因网购的货物不能送到家而苦恼。
2.2 “三下乡”建设
2.2.1 人才下乡。
第一,成立下乡小组并重点帮扶农村企业。下乡小组主要是由平台工作人员及大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一方面,专门负责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网络平台建设、通信投入、经营管理等,并对乡村企业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科学素质,与此同时,企业不仅宣传了自己的产品,也为企业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下乡小组工作人员定期地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培训,教农民如何操作计算机
并利用网络获得信息,调动农民进行网上交易的积极性。
第二,提倡大学毕业生及在校生走进农村。学校通过党课教育、通识教育,积极鼓励学生深入农村,中宣部《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鼓励大学生下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以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后返乡等多种方式改善农村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
2.2.2 观念下乡。在农村网民娱乐中,即时通信、个人空间、微博、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偏高,而网络支付和网络购物的使用率偏低。该平台侧重在网民聚集的地方大力宣传,具体措施有如下三点:(1)平台自制宣传册、宣传视频;(2)平台组织爆炸式传播;(3)与多家网络平台合作。共同宣传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2.3 设备下乡。
第一,政府、企业带动设备下乡。近几年,国家从各方面对农村实施电子产品下乡政策,降低农民购买成本;企业与农民互惠互利,从而带动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该平台开通优惠购机业务,农民可以及时知道有关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的一些优惠购机、优惠流量活动。
第二,增设公共设备的数量。建立绿色网吧,是为那些买不起电脑的农民提供上网的方便并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智能云电视下乡,智能云电视能即时实现最新应用和海量资源的共享,人们从中能了解最近的市场动向,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建立手机短信C2B与B2C电子商务平台,在手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设立“买卖快线”平台,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分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100ec.cn/detail-6040697.html.2006.
[2] 胡俊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一个模式的构想[J].农村经济,2011,(11).
[3] 任江林.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
[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4] 喻红艳.移动电子商务 拓宽农产品流通好帮手[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责任编辑:周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