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云
摘 要:口头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中训练最频繁和广泛的能力,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智慧,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听说 读写 能力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尤其重要。“说”是听读的成果展现,“说”的能力提升也能促进“写”的能力发展。而要让学生说得精彩,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意识。
一、积极创设情境,夯实表象,开掘表达源头
学生的言语冲动不会无缘无故产生,而要借助真实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的情感认知形成和谐共振,从而促进学生的言语发展。因此,情境的创设无疑为学生的言语表达开掘了一条畅通的渠道。
1.依托图片,激发言语动机
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视觉层面给学生巨大的冲击,在他们的头脑意识中积累了丰厚的表象认知,从而在意识层面形成了言语表达的冲动。
例如,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时,学生对文中的“晒蔫”一词感到陌生,即便查阅了工具书,也难以形成真正的体验认知。此时,教师通过幻灯片及时出示了两张被晒蔫了的叶子图片,真实的图片给学生充足的认知体验,激活了学生内在思维,他们原始的言语储备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对“晒蔫”一词的理解也显得生动形象。有的学生说:“叶片都皱巴皱巴的,没有一点水分”;有的学生说:“叶子上全都是皱纹,就像老人的脸庞”;还有的学生说:“叶子低着头,好像没有睡醒一样,很没有精神”……
生动的图片连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激活了其原始的认知积累,学生对词语的真实意蕴有了真正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的口头言语表达开辟了有效渠道,鲜活的语言就会在学生唇齿间跃动。
2.凭借表演,体验人物内心
采用角色表演,学生全身心浸润在动态发展的情境中,以身体的全部感官体验不同维度的信息刺激,从而获取最为真切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言语表达的冲动就如同蓄满的池水,不吐不快。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中的“要挟”一词时,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已经对这个词语形成了大致的感知。但教师仍觉得不足以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在教学中设置了角色体验的方式,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根据已经形成的理解体验,结合课文的语境以“帝国主义”的角色,积极创生语言,对清朝政府进行“要挟”。角色的转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他们自然生发的言语从其他角度生动诠释了“要挟”的内涵。没有僵硬的词语解释,角色置换让学生创生出鲜活生动的语言,词语的内蕴已经植入学生的内在意识中。
二、铺设阶梯,激活想象,搭建表达框架
学生思维跃动无序,在表达过程中也常常是随性盲目,没有典型的句式积累,也没有一定的逻辑条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口头表达训练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不同层次的思维台阶,以便于学生向着目标不断攀岩,拾级而上。
1.在句式的保障下强化表达规范
规范整饬的句式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在表情达意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同的意蕴,学生率性随意的表达常常会臃肿不堪、言不达意,而依托典型句式进行表达,则会起到言简意赅的妙用,对规范和严谨学习表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谈迁为了创编《国榷》所经历的折磨和在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教师结合实际文本,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搭建这样的经典句式:夏天,烈日______,谈迁______;冬天,寒风______,大雪______,谈迁______;清晨,当旭日______,谈迁就已经______;深夜,当月亮______,可谈迁还______……
这种句式补充不仅让学生积累了有效的典型句式,更让学生在句式留下的广阔空间中自由徜徉,为学生的联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在词汇的支撑下丰富原始积累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言语积累相对薄弱,很多时候他们想表达,但又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词语,丰富学生言语运用的素材。
例如,在教学《秋天》一文,孩子在田野上捉蚂蚱、奔跑,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有的……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常常一两句老套路后便哽塞无语了。此时,教师及时补充词语:翻滚、追逐、打闹、拖拉、推搡、跳跃……学生一边做着动作体会,一边组织语言,口头表达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基础在于语言的高效积累。学生在口头表达过程中,教师的及时补充正契合了学生内在的表达需求,效果事半功倍。
三、转换维度,历练思维,开辟表达路径
口头表达不能始终拘泥于一种思路,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言语表达进行思路的转换,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走向灵活。
1.在角色置换中感受语言体系不同
在口头表达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使得学生内心与文本人物的内心体验、情感认知进行真正的沟通,以不同的身份发表不同的言论,从而习得语言,感受文本内蕴。
例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就将课堂教学分为“概述、详述、转述”三个板块。其中在教学“转述”时,教师创设了以哪吒、东海龙王两个不同的角色向玉帝告状的情境。角色的不同,对故事描述的出发点以及措辞也就完全不同:哪吒可以从顽童和正义的角度出发,描述事件发生的经过,重在数落东海龙王父子的“称霸一方”;东海龙王则要避重就轻,历数哪吒的种种“劣行”,从而为规避自己的丑陋行为辩护。
相同的事件以不同的人物进行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体系。学生经历了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体验了言语表达的不同,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在方式转换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对口头表达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同一个内容或者同一种意思,通过自身思维的辨析提升他们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①调整词语位置
词语在语句中的位置,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进行调整、调换,而这种调整方法在依托学生已经形成的口语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言语水平的再度提升。学生针对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句式,为学生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提供较好的语句资源。
②更换词语内容
现代汉语词语丰富,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词语进行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教材中开掘这一类词语,适当地归类集中,让学生在辨析运用中提升口头表达的精确性和灵活性。例如,在《蜗牛的奖杯》一文中,前后运用了“生怕”“唯恐”两个相近的词语表达蜗牛的担心,教师要结合课文相应的情景进行辨析,提升学生对词语辨析的能力,从而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现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历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事实上,口头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中训练最为频繁和广泛的能力,更是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与学生的每一次对话,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是历练其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口头表达的智慧,为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荃.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谈[J].陕西教育,2007,(Z1).
[2]颜凤连.优化阅读教学 提高综合素质[J].课外语文, 2014,(10).
[3]李谋春. 构建开放课堂 促进阅读教学[J].甘肃教育,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