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先
目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城市与交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立交桥因此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可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交通模式。
我是一名书画艺术家,在上下班的路上经常目睹北京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现象。就拿现在北京六里桥的立交桥来说,这个地方经常堵车非常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多个方向的车流汇聚造成的。在那里,由南向北的直行车辆和由西向北左转从桥上转桥下的车辆,同时汇聚到南北方向的车道上,这样就形成了“1+1=2”的情形,再加上从辅路由南向北进入主路的车辆,就又产生了“1+1+1=3”的局面,还有由东向北右转的车辆也要从桥的北侧汇入主路,结果“1+1+1+1=4”的困境开始形成。四股车流同时涌向同一路面,自然会造成车多拥堵的结果。
面对这一情形,我确实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我就萌生出一种想法,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自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式立交桥(如:图1),力求避免这一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为首都交通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将该立交桥设计取名为“螺旋分流式立交桥”。
该立交桥利用螺旋交织的原理,可以使车辆在互不干扰的状态下各行其道,实现自由通行并且分流的目的。这一理念对于分流路口不同方向的车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且对于治理市内交通拥堵现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
这种螺旋分流式立交桥,包括多根立式支撑柱和桥面,有坡道与路口地面的各路道相通,桥面呈螺旋状,且由隔离墩分离成与路口路道数量相同的桥段。任一方向上的来车只行驶在各自特定的单一桥段上,不与从其他方向上的来车交会,以加快车辆通过立交桥的速度。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晰、明了,下面我从该立交桥其中的一个侧面,来对该立交桥结构原理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如:图2)。
首先看模型中使用蓝色线条标注的道路样式,它的最左侧是允许左掉头的路线,中间是直行和左转路线,右侧是右转路线,最右侧的灰线标注的是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路线。另外,右转路线被抬高起至桥面上,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免受机动车的干扰。这样,行人和非机动车等就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过立交桥下面的道路,桥下的交通状况也会变得四通八达、畅通无阻。
以上我只讲解了由南向北及左转、右转的行车示意图。由于该立交桥采用的是螺旋交织的结构,其他三个方向道路的通行,可以采用与由南向北行驶车辆同样的通行模式。这样四个方向的来往车辆就可以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序通行,达到将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而不是汇集,从而有效减轻车辆拥堵的目的。
此外,整体桥面上的四角(图1中斜线标识区域)都设有临时停车区,如果车辆在桥上通过时发生故障等不便时,可以临时停车。由于螺旋分流式立交桥桥体结构比较集中,桥体的占地面积可以大面积的减少,桥梁的施工和结构稳固性会大大提高,在节能环保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立交桥中间地面可作休闲娱乐场所,地下可建成商场、停车场等。 责编/刘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