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新课改浪潮滚滚袭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乃大势所趋。犹忆2009年盛夏,十堰市全体新高一的语文教师齐聚郧阳中学,参加了全省首批新课改培训,当时老师们都倍感振奋。特别是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让老师们耳目一新。
对于研究性学习,我自感还是敏锐的,开展了一些尝试。我深信:适应新课改要求,绝不可消极懈怠;应将登陆平台展示“网上成果”这一看似被动的任务,转化为培养贯穿高中始终的主动探索精神。
一、我的“整体研究”理念:海纳百川,不弃涓涓细流
研究性学习或可称为新课改衍生的新鲜事物,但其内在的精神理念却不过是语文人文精神的一次复归。
1.正确看待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愚以为,它既保留了旧有教学模式中重基础的优势,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弘扬自主探究的精神。语文学科本就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开展活动有天然的优势。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2.实践过程中喜忧参半
湖北推进新课改已逾两年,直接体现这一改革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如何呢?囿于一隅,我欣喜地看到,媒体、校方、老师积极宣传推进,学生较为重视。
毋庸讳言,这一派热闹繁荣景象有时只是表象。我不无担忧地耳闻目见到疏忽、草率的状况:学生未详加研究,“急时抱佛脚”,仅在网上草草填完相关内容了事;甚至移花接木,直接拷贝。迫于高考压力而疲于应付,或缺乏必要指导而放任自流……原因不一而足,但如此一来,“研究性学习”势必失去价值和意义。
3.基于现状,结合本人实践,提出“整体研究”的想法
面对新课改的新形势,教育界上下都要思考出路,让好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焕发光彩。我的看法,就是要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师要想办法、动脑子,将研究性学习分化到平时的教学之中。即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以专题探究的方式贯穿到课文的学习中,将高中三年的学习构成一个“整体研究”模式。
它并非单纯是为了某一学年突击完成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而是在平时教学中把研究性学习与课堂融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的理念和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此学生才能拿出高质量的课题,而不至于在网上草草搬运了事。重视课堂,也是为尽力避免学生照搬他人观点,全无创新,最好地达到课改效果。
二、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功在平时,铸就探究精神
研究性学习选题来源很多,如课文、阅读、生活……将高中三年视为整体,以教学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固然有忽视“大语文观”嫌疑。但抛开课文一味拓展,多少有些舍本逐末。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挖掘教材,提炼、补充相关延伸材料。
1.我探索的主要形式
截止到目前,我指导学生在教材学习过程中完成的研究性学习练习已有二十多次。我的课堂中有接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基于这一理念展开的。几乎每次练习都有意想不到的精品出现,让我惊叹不已。许多精彩的课题报告我都保存了下来。
①以必修、选修教材的课文的学习为契机,拓展课题报告空间
将课文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习题转换成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中较为普通、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摒弃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师生讨论、设计话题。其后,由组长负责,学生自主设计具体的方案,开辟研读渠道,最终形成课题报告。教师要询问课题是否有序推进,指导学生明晓。好的课题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意义,课题内涵与外延的界定,预期成果,研究方法,结题形式。
下面我以《孔雀东南飞》(人教版必修二)为例说明。
这样一篇文辞兼美的长篇叙事诗,若依照传统的方式,由教师来安排课堂流程,依照人物、情节、悲剧意味的顺序(事实上,我带上一届学生正是这样操作的)。在设计课型时,千头万绪,深感棘手,最终我还是认为让学生进行三节课的阅读与讨论之后,进行作品的专题研究的方式最为有效。
我大致为学生确定了几个子课题方向,如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爱情悲剧意味。学生组成课题小组,自主探究。我执教的高一(1)班共分为十个课题小组,高一(2)班共分为九个课题小组。大致是按照座位来安排,加上学生自由做出的一些调整,小组人数一般为6人。
一周以后,学生陆续将他们完成的课题研究报告交给我,再经过一周的讨论、修改,最终结集打印。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要指导得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一定会带给你耳目一新的成果。
以高一(1)班为例,学生们最终获得了以下成果:由邵召明担任组长的第一课题小组《幽幽采一梦,塚爱落千年》,由杨添担任组长的第二课题小组《天是红河岸,奏下箜篌泪如丝》,由孙洁担任组长的第三课题小组《乱花飞过孔雀去》,由吴若璇担任组长的第四课题小组《相思入土,魂梦何求》,由李旭东担任组长的第五课题小组《千古孔雀心,悠悠鸳鸯情》,由罗嘉担任组长的第六课题小组《花开花落化尘灰,云卷云舒孔雀飞——时代演绎下的悲欢离合》,由叶铭锴担任组长的第七课题小组《孔雀双飞,情殇离别》,由岑佳骏担任组长的第八课题小组《婆兄附势把爱拆,多才佳人为情哀》,由李敏担任组长的第九课题小组《七弦音破箜篌辙——黄泉交响共鸳盟———谁该为这场爱情埋单》,由邓恩浩担任组长的第十课题小组《佳人已逝,鸳鸯难聚——那一抹无法穿越的迷失》。
此外,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开展了《红楼梦》主要人物的专题研究。学习《纪念刘和珍》时进行了刘和珍人物小传、惨象过后的众生相、鲁迅的情感脉络等专题展开。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开展了“水浒传人物”课题研究。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由完成了诗歌的独立鉴赏,形成了30余篇课题论文。开展过读“圣哲经典”的《论语》专项研读……
这些成果,有些文稿被我珍藏,有些过程被我写进教案,那些思想的碰撞和学生不断涌现的奇思妙想,深刻地印在师生的心中。
②有选择地阅读必修教材推荐的名著,尝试撰写文艺评论
五本必修教材推荐了十本名著供学生选择阅读,与其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寻觅,不如从这些名著中选择。名著中可作为课题的内容很多,如作品题材、人物形象、思想意义、文化心理、风土人情等。它给读和写找到了结合点,给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
例如高一暑假时,布置学生阅读《谈美》,就其中任一板块的问题,举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美学现象。高二暑假时,安排学生比较鉴赏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巴尔扎克《高老头》艺术风格的异同。
③语文活动课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这大概是受我高中的恩师任鹏老师的启发吧。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对于师生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话剧表演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了必修一第一单元后,组织了一场名为“秋语诗韵”的现代诗歌朗诵会。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组织了“诗词重读,美读诗篇”的专项活动,有几个学生就此做了《诗歌的朗诵技巧》的学习报告。
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后,组织学生将故事改编为剧本,最终汇聚全体学生的智慧,融合修改出最佳剧本,由两个班的学生自主排练,配合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课题来源。虽然高中学习很紧张,但学生对此类活泼形式很有兴趣,参与度极高。
组织学生进行过多次知识竞赛,如“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趣味竞赛等。进行作家专题讲座,如“李白的故事”,最终形成学生个人的文字材料。
④利用每周的随笔或摘抄,利用作文课,储备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要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唤醒学生天性中探索的冲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思维和问题意识。鉴于此,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包括摘抄),不可太过随意,应从研究性学习这一整体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安排。如高一阶段着重练习随笔,练习叙事,学会真情表达。在储备材料的同时,学生自然要放开思维,关注时事,为学期末的研究性学习打开了眼界。
此外,教材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电影鉴赏、中英文互译中的文化等一系列探究环节,碍于时间匆遽,未能有效开展,只在课上由我自己讲解,如今想来颇为遗憾。需要我在下一轮执教时能有所改进。
2.注意事项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有整体观念,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构成、知识结构。课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不可放任自流,也不可大包大揽。发挥集体优势,不让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让所有学生投入到活动中来。
同时,围绕课文的选题应注重文学性,不可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全面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宜小不宜大,角度不要太多,体现课题的新颖度。
三、整合资源,水到渠成
到学期末,学生将登陆新课改研究性学习平台,分小组完成。如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始终视“研究性学习”为一种理念而非一种绝对的任务,那么每年的网上成果展示部分就不再那么困难,反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等到提交课题研究时自然水到渠成。我不主张开展那种将战线拖得很长,甚至长达数学期的课题,因为高中生学业负担重,不可能完全彻底而且放松地完成实践活动。
至于在网上学习阶段教师如何指导,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涉及面广,本文仅是粗浅想法,倘能抛砖引玉,给诸位同仁一点启示也就足够了。新课改指引的光明的前景,需要一线教师开拓思维,精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