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秋 曲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公平性问题探析
王凤秋 曲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和形式以及隐藏在文本后面的价值观念、平等观念等都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科书对知识的编写与选择是影响学生受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因素。通过统计分析某出版社新课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发现,在文化选择、内容适应性及意识倾向方面均存在公平性问题。分析与发现教科书内容的公平性,对改进教科书的编写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科书;教育过程公平
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动机之一,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教育起点的公平,而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则凸显出来。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逐渐从“孩子是否有学上?”转移到“孩子将受到什么质量的教育?”教育过程公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这种关注体现了对公平内涵的理解及促进公平要求的递进性。所谓教育过程公平是指所有人在受教育年限、教育内容、资源设备、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应该是公平的。其中,教育内容的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对不同社会背景学生较为全面的关照。从狭义角度理解即学生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获得平等的课程利益。[1]课程主要由教科书来体现,因此在教科书中进行公平性思想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公平。何谓教科书内容的公平?有学者指出∶教科书要具有公正公平性,内容要反映各个年龄阶段、社会伦理和种族阶层、不同性别角色活动,不能对性别、年龄、种族、文化、宗教、残疾等有任何形式的歧视。[2]这种关照既是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受教育公平的体现。关于教科书内容的公平性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并不鲜见,然而贯彻新课改精神的新版教科书是否仍然存在此类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某出版社新课改后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文本,探寻其内容公平性问题,以延展我国中小学教学过程公平性问题研究。
本研究选取某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6年级)共12册,分别对书中的人物性别、城乡背景、年龄文化、民族文化、社会阶层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判教科书内容公平性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本研究从选文数量以及内容两个方面对教科书上述五个项目进行分析。
分析项目∶(1)人物性别。男女两性出现的次数、男女两性为主角的次数、出现在课文标题的次数、具名的次数及男女角色形象特征、职业特征。(2)城乡文化差异。城乡文化的选文比重、对城乡特色的描写。(3)民族文化。外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数量、主题、特色。(4)社会阶层。阶层文化的分配比例以及特点,因为职业划分往往被作为划分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所以阶层划分主要指职业划分。高社会阶层的职业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低社会阶层的职业有工人、农民等。(5)年龄文化。统计年龄文化的分配比例及特点,年龄文化分为成人文化与同伴群体文化。
表1 小学语文项目分析统计结果
1.教科书民族文化选文不平衡
语文书作为学生受教育阶段的主要传播载体,应向学生传播不同民族的文化,达到民族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也使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获得平等的文化传播地位。从统计结果上看,该社小学语文教科书体现外来文化的选文有68篇,占总篇目的20.2%,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文则略少。在337篇课文中,有关少数民族的选文只有7篇。选文的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描写一所边疆民族小学来了许多不同民族的学生,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文章中只出现了几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未对各民族的特色及文化进行描写。《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描写的是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故事,同样没有对藏族的文化特色进行描写。总体看,教科书是以“汉族”为文化主流,关于少数民族详细介绍的内容较少。
2.教科书人物存在性别偏袒
教科书人物的性别选择和描写能够体现一定的性别文化差异。通过对教科书文本中人物统计发现∶第一,从课本中出现的两性次数来看,男性人物共387次,其中成人男性271次,男童共116次;女性人物共171次,其中成人女性共104次,女童共67次。男性人物出现的次数远远多于女性。一般来讲,在课文标题中出现了姓名的人物往往是课文的主题,如《司马光》《黄继光》《詹天佑》《爱迪生救妈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等。第二,从两性人物出现在课文题目的频次来看,从统计的337篇课文来看,男性人物出现28次,女性人物出现10次,教科书多数文章仍是以男性为主题。第三,从课文的主角来看,男性作为中心人物达102次,女性作为主角达33次,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显著的,男性担当着主要角色,女性则是作为辅助性角色出现。第四,从人物的姓名来看,男性具名人物共153人,女性具名人物共41人,男性的优势非常明显。第五,从人物的职业来看,男性人物的职业包括9类,分别为革命英雄、国家领导人、文学家、领导干部、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医生;女性人物的职业有五类,分别为∶教师、工人、售货员、护士,其余的女性人物多为“妈妈”“奶奶”。从两性的职业划分来看,男性职业种类繁多,且多为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女性职业种类较少,多数出现在服务行业,在文学领域、科学领域出现的女性人物寥寥无几。第六,从人物的性格来看,男性大多表现得比女性博学、勇敢、智慧,具有奋斗精神和创新能力;女性则多为温柔、善良,遇到问题时胆小怕事,需要向男人求助才能解决问题。上述统计反映出该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定程度上传播了“男性中心”“男性比女性优秀”的性别偏袒意识,女性人物则处于被忽略、歪曲的地位,她们大多局限在家庭领域,出现的职业女性榜样人物寥寥无几,女性的职业类型也是少之又少。这种不公平的性别意识不仅忽视了女性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她们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影响到学生对女性作用的错误认知,而且也会限制女生积极的性别认同,形成自我忽视、自我否定的后果,对女生的成就动机产生了不良影响。
3.教科书内容存在城市化倾向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使教科书在选文时应考虑到区域的适应性问题,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现实差异,符合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际状况,推进文化认同和多元发展,特别是城乡区域文化的差异。根据教科书选文统计,在337篇课文中,有关城市背景的选文131篇,有关乡村背景的选文42篇,仅从数量上看,差距明显。有关城市的选文有∶《北京亮起来了》《精彩的马戏》《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威尼斯的小艇》等,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人的印象色彩斑斓,令人向往。有关农村的课文,如《蟋蟀的住宅》《母鸡》《白鹅》《搭石》等,内容则以日常劳作、自然景物为主,给人以生活单调、封闭的印象。可以看出教科书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却与农村生活相去甚远。由于多数课文场景都是城市学生所熟知的,他们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更容易认同和理解,这使城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变成了强势群体,那些疏远于城市气息场景的农村学生学习起来,则有了一定的难度,成为享用教育资源的弱者,最终造成农村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公平。
4.教科书存在儿童教育成人化
我们以往的教科书常常被诟病过度成人化,忽视学习者主体问题。那么该社的教科书是否也存在此类问题?根据337篇课文的统计,有关成人的选文100篇,占总数的29.7%,有关儿童同伴群体的选文有88篇,占总数的26.1%,成人选文略高于同伴群体的选文。在有关儿童文化的88篇选文中,选文的主角全部是儿童,但其中的大部分儿童都已经被成人化,身上都有着“成人的痕迹”。这些儿童“听话、懂事”“勤奋、苦读”“聪明、机警”“乐于助人”。如《我的舞台》中的“我”、《窃读记》中的“我”、《爱迪生救妈妈》中的爱迪生、《司马光》中的司马光。寓德育于教学内容中,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应该的,但这种教育不是生硬的强加,不能违背儿童的发展特点,甚至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选文看,真正贴近儿童生活,体现儿童天性的文章寥寥无几。这种成人化的选文将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儿童身上,让小学生在孩童阶段却要学习成人的文化,是对他们自由成长的一种不公平。同时,成人化的选文由于脱离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很容易产生“无意义的学习”,降低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5.教科书内容显现了社会阶层不公平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阶层等级之分,社会上层的人始终保持着生存优势,得到较多的重视,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存在该教科书中。在统计的337篇课文中,职业阶层大致有九类∶第一类为革命英雄,共有23人;第二类国家领导人,共有18人;第三类科学家,共15人,第四类艺术家,共13人,第五类文学家,共12人;第六类工人,共12人;第七类教师,共12人;第八类领导干部,共10人;第九类医生,共6人。高社会阶层的职业如第一、二、三、四、五、八类共有105人,社会基层的职业如第六类共12人。教科书中出现较多的是那些有着高社会地位的精英人物,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领袖、文学家等,书中用较大篇幅赞扬他们卓越的品质和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社会基层如工人、农民等却出现较少,且文中大部分是对他们的朴实品质进行描写,关于他们的贡献却少有涉及。精英阶层固然起到了榜样与激励的作用,但大众人群则是社会基层,也是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容易对学生起到示范效应。同时,由于儿童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缺乏体验,他们往往会从教科书中理解社会分层。教科书中表现出的社会阶层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公平无疑会形成学生社会基层不公平意识,无法认同和接受社会基层,影响他们将来社会地位的获得过程。
综上,对某出版社新课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表明,新教材选文教育内容公平性问题并不突出,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此类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或者是价值观念方面认知的分歧;或者是编选者的忽视或者疏漏。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决定了其选文和编写应重视其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选择。教科书中所传递的隐性的不公平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科书内容如何增加公平性是值得广大教材编写者及教学专家深思的问题。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应忽视教育公平,教科书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应关注教育主体的文化差异,关注受教育群体的差异性和发展特征,坚持文化认同和多元发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享有平等交融的课程资源,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享受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平。
[1]龙安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D].重庆∶西南大学,2013∶48.
[2]方红峰.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科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7)∶21.
[责任编辑:黄晓娜]
G624
A
1002-1477(2015)05-0020-03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5.006
2014-11-18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532151)。
王凤秋(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曲莉莉(1989-),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