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韵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形象的课程社会学分析
陆 韵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隐含着人们对儿童的期待,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导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从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分析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呈现其生理、社会、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特征,从中探寻儿童形象蕴含的价值取向,进而为教科书编写者提出若干建议。
教科书;儿童形象;课程社会学
知识和符号的结构与整个社会中的文化钳制有密切联系[1],作为课程内容载体的教科书并非价值中立,它集中了社会场域中各种优势力量权衡的结果,隐含着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小学语文教科书具有文以载道的特点,儿童形象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隐含着国家和社会对儿童的期待,影响小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分析儿童形象蕴含的价值取向。
本研究以人教版十二册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分析样本,从所有讲读课文中选取儿童人物作为分析单位,无论主角配角,文本中能够识别形象特征的儿童人物都计入其中,统计对象共177个。根据“形象”一词在汉语大辞典中的释义,人物形象既包括外在可以直接看到的特征,又包括内在流露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2]因此儿童形象分析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大维度展开,每个维度下有若干分析项目∶外在形象包括生理形象(性别)、社会形象(民族、国别、时代);内在形象包括心理形象(情绪、性格)、道德形象。每一个儿童形象都按以上分析框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呈现出相对全面的儿童形象特征。
1.生理形象
生理形象主要表现为性别,各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形象的性别分布如表1所示,男童占65.54%,女童占34.46%,并且各年级教科书男女儿童数量比几乎都是2∶1,从数量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可见,教科书编写者具有对男性的偏爱,乐于讲述男孩子的故事。
表1 儿童形象性别分布
2.社会形象
社会形象体现社会赋予儿童的外在属性,带有某种标签的性质,儿童被归于一些类别之中,表现出该类别之下特定的观念与行为。儿童形象的社会属性包括民族、国别和时代。
(1)民族分析。十二册教科书中,汉族儿童102个,占57.63%;少数民族儿童3个,占1.69%;其余为无法确认民族特征,占40.68%。可见,少数民族儿童形象在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率很低。仅有的3个少数民族儿童形象如一年下册《画家乡》中的青青,“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中的阿英妹妹,“阿英是个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阿英很勤快,总是帮妈妈干活,她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中的小学生,“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以上民族形象的塑造与描写更多地体现了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爱家乡、爱学习、爱祖国的精神品质,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如生活习惯、民族艺术、边疆风情等。
(2)国别分析。十二册教科书中有中国儿童形象117个,占66.1%,外国儿童形象60个,占33.9%。通过对外籍儿童国别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如图1所示,儿童所属国家包括俄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丹麦、韩国、加拿大、英国、保加利亚、波兰、德国、非洲某国,其中俄国儿童18个,美国儿童15个,教科书外国儿童形象的选择体现出偏欧美发达国家的倾向。
图1 外国儿童形象国别分布
教科书以两种方式借助外国儿童形象呈现异国特征,首先是用儿童人物事迹展现国家社会现状,如《穷人》中的孩子、《凡卡》中的凡卡、《夜莺的歌声》中的小男孩,《半截蜡烛》中的杰克、杰奎琳,儿童的悲惨生活现状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上的负面社会状况;其次是用儿童性格品质来展现国家价值观,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哈克、贝琪三个儿童人物,身上带着崇尚自由、敢于冒险的美国精神。
(3)时代分析。根据年份将时代划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现代(1840年至1949年)和当代(1949年至今),177个儿童形象中有当代形象121个,近现代形象38个,古代形象18个,分别占68.38%,21.47%和10.17%,可见语文教科书倾向于呈现当代儿童形象。
教科书对不同时代儿童形象的塑造有不同侧重点∶古代儿童如张衡、司马光、曹冲、杨氏子,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体现了他们机智、聪慧、果断、好学的品质;近现代儿童以爱国形象为主,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表现出动荡环境中儿童的坚毅勇敢、爱家兴国;大部分儿童形象属于当下时代,表现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品质,如《学会看病》中的“我”的独立精神,《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阿曼达舍己救人的精神。
1.心理形象
教科书对儿童内在心理世界的描绘凝聚了成人的儿童观,儿童形象的心理层面包括情绪和性格。
(1)情绪分析。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扎伊德的情绪分类,结合课文内容的解读,对儿童形象归类统计后发现(如表2所示),儿童形象表现的情绪最为频繁的是愉快、兴趣、惊奇、悲伤,分别占36.72%、17.51%、12.99%和11.30%。在这四种情绪中,大部分属于积极的情绪体验,体现儿童天真烂漫的一面,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符合儿童的本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儿童形象所带的积极情绪更容易感染他们,引起共鸣。
表2 儿童形象情绪分布
(2)性格分析。性格是内隐的人格特征,但仍可从外在言行中表现出来。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的儿童性格包括顽皮、诙谐、大胆等十种。依据荣格的性格二分法可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大类,将十二册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按此归类统计,如表3所示,内倾型儿童形象有53个,占29.94%;外倾型儿童形象有124个,占70.06%,其中表现为大胆的形象有64个,占36.16%,顽皮的有31个,占17.51%。语文教科书偏向于呈现性格外向的儿童,调皮好动,敢于自我表现和探索外在世界。然而,性格的内倾和外倾并没有好坏之分,教科书如能平均地分配两种性格倾向的儿童形象,将更有利于满足不同性格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表3 儿童形象性格分布
2.道德形象
语文教科书渗透着道德教育价值,尤其是儿童形象体现的精神品质,正是教科书编撰者期望小学生学习效仿的品质。道德要素可分为有关自身、有关与他人关系、有关集体与社会关系和有关与自然及崇高事物关系四大类别[3],每个类别之下包括若干分析因子。将177个儿童形象进行归类统计,有关自然的儿童道德形象占41.24%,有关自身的道德形象占29.38%,有关与他人的道德形象占24.29%,有关集体的道德形象占5.08%。
表4 儿童道德形象分布
纵观所有细化的道德类目,教科书最为重视的儿童道德品质是亲孝体贴和热爱生活,体现这两种品质的道德形象分别占12.99%和12.43%。此外,教科书偏向于传递儿童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的精神,如对自然、生命和科学的热爱,分别占10.73%、9.04%和9.04%。
1.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形象体现的价值取向
(1)重视男性多于女性。现实社会中男性被认为是社会的核心,教科书也难免折射出重男轻女的思想。从儿童形象的性别分布可看出教科书编写者对男童形象的偏爱,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和行动权。男性和女性生活在社会规范好的文化情境之下,受到或明或潜的规则引导,逐渐形成社会规定的性别行为模式。[4]教科书男童形象体现着社会所期待的男性特征,女童形象比例缺失容易使小学生形成性别刻板印象,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两种性别的特质和行为模式。
(2)偏爱欧美国家文化。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教科书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越来越多的异国元素,为小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打开了一扇窗。教科书所选外国儿童主要来自俄、美、意、法等国,体现对欧美国家文化的偏爱。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常被视为一种先进、前沿的事物,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方面面。然而,中西方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和生存环境,存在根本上的差异。
(3)鼓励积极外向型人格。教科书中大量的儿童形象都是情绪外露,活泼外向的,这一方面体现为成人眼中儿童的天真烂漫,不识愁滋味;另一方面体现对外向型人格的提倡。儿童的成长是个人走向社会化的过程,需要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在一个多变的环境里建立更多的联系,逐渐成长为复杂关系中善于沟通合作的社会一员。如斯克赞米海依所说,当个人和社会通过持续地扩大和加强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时,成长、变革和进化就发生了。[5]
(4)提倡百善孝为先。儿童形象的道德品质中亲孝体贴排列首位,“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持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从古至今宣扬孝道的孝子故事不计其数。养儿防老的观念得到社会道德的广泛认同,也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家长制模式和代际伦理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纽带。如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形之下,孝文化更会成为每个人的一种文化自觉。
(5)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导向,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渗透了浓厚的生命色彩,拉近了儿童与外在世界的距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代表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和谐共存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中国古人向往的崇高境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广泛体现在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
2.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1)平衡男女儿童形象。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性别归属,还要明白所属性别的行为特征与社会功能。小学生会模仿教科书中与自己性别一致的儿童人物的活动和行为。所以,编撰者选择儿童形象时应充分考虑男女形象数量的均衡,并且在形象塑造中摆脱性别成见和刻板印象的影响,在人物性格、智力能力与道德品质的设定上体现性别公平。
(2)突出儿童民族特征。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多民族文化共存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教科书选编儿童形象时应增加少数民族形象,除了呈现该民族对国家主流文化的传承,更应通过人物形象所处文化环境的描写,呈现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包括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使小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去欣赏和尊重少数民族宝贵文化。
(3)塑造儿童全面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教科书儿童形象塑造应展现符合儿童特质的多方面性格特征,使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小学生都能从课本中接触到和自己性格相似或相异的儿童形象,从他们身上了解不同性格的优缺点、行为表现方式、思维方式等。识别和分析多样化的儿童性格,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而且缓解了小学生日常人际交往中性格差异造成的障碍。
(4)包容异国多元文化。外国儿童形象选择范围可进一步扩大,除了欧美发达国家,还应考虑亚非地域的普通国家,那里生活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民,创造过光辉的古代文化。通过世界各地的儿童形象展示异国多元文化,从而使小学生欣赏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应对今后在社会大环境中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不同生活方式、语言、宗教信仰和家庭结构的共存。[6]
(5)重视儿童的公德心。教科书除了关注儿童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关注儿童与社会的关系。儿童的社会化是适应、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必要条件,表现为关心家庭成员之外的社会人,对道德问题做出判断并付诸行动。[7]儿童道德品质的塑造应重视弘扬社会公德心,如爱护公共设施、遵守规章制度、诚信礼貌待人等,将社会公德内化于每一个学生的意识中。
[1][美]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罗竹风.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大辞典出版社,1989∶1116.
[3]王娟.教科书道德因子及承载方式研究——以小学《语文》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6∶38.
[4]吴海红.教育中的性别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3.
[5][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7.
[6]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7.
[7]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131.
[责任编辑:黄晓娜]
G624
A
1002-1477(2015)05-0023-04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5.007
2014-07-30
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2014Z012)。
陆韵(1986-),女,浙江湖州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