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山西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特点
——以临汾地区为例

2015-05-25 00:32刘宏哲
运城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汾学堂民国

刘宏哲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民国前期山西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特点
——以临汾地区为例

刘宏哲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经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后,民国前期山西小学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了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发展过程中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临汾地区地处晋南,其发展过程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历了清末教育改革、步入正轨、快速发展和艰难中缓慢发展几个阶段,呈现出区域内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不足、教会学校和女学扮演重要角色等诸多特点。

民国前期;山西;小学教育;临汾

民国前期,山西的教育事业随着全国性的近代化教育改革而发生巨变,民国前二十年,山西省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军阀混战而言战争较少,加之阎锡山实行保境安民政策,山西的政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阎锡山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重视更使得地方小学教育的发展具备了政策上的优势。山西村政建设使小学教育发展的经费得到有了一定保障。以上诸多因素使当时山西的小学教育事业形成了独有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下面,笔者就以山西省西南地区的临汾为例对民国前期山西省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做一梳理研究。

一、民国前期临汾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1.清末——临汾地区小学教育的起步

清末新政实行教育改革,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了《兴学诏书》,要求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清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十九年(1903)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地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义学、私塾改为初等小学堂。依此学制,临汾地区改办为高等小学堂的有平阳、浮山、洪洞、曲沃、乡宁、隰州、永和等县,此外这些地方还兴办了一些初等小学堂。至光绪三十年(1904),临汾地区各县基本上都办起了高等小学堂和初等小学堂。

表1 清末临汾地区书院改制情况表[1]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开启了中国小学教育近代化的步伐,从体制上改变了旧的教育体制,为民国初年的小学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这些学堂大多仅是把原来的书院长改为校长,私塾先生改为教师,教学内容仍以“四书”、“五经”及《资治通鉴》《古文释义》选文为主,整个临汾地区的小学教育仍相当落后。

2.1912至1917年——临汾地区小学教育发展步入正轨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的旧教育进行一系列改造。任山西省都督的阎锡山致力于掌控山西整体局面,文教事业亦不例外,其积极推进山西的小学教育改革,为振兴山西而积极准备。临汾地区在此政策的推动下,小学教育的改革备受关注,各项举措积极推进,政策上的推动促进了临汾地区的小学教育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这一时期临汾地区高等小学校得到了初步发展,一些原本就有高小的县又新建了一批高小,曲沃县二高(1914),翼城县二高(1916),洪洞县二高(1913)、女高(1913),赵城县三高(1913)、女高(1913)等学校就是在此时兴办的。另外,一些没有新式高等小学的县也兴办了高小,如霍州兴办了一高(1914由霍州中学改办),乡宁县兴办了一高(1912),蒲县兴办了一高(1912),永和县兴办了县立高等小学校(1913),隰县兴办了一高(1912)等。此外各地初等小学亦有所发展,如洪洞县清末只有初等小学堂17所,到1914年发展到了104所,[2]18翼城县初等小学校至1916年发展到98所[3]36。总之,民国初的五年期间,临汾地区的小学教育事业初成规模。

3.1918年至1929年——临汾地区小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这段时间是民国临汾地区小学发展最快的时期。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法令对小学教育做了制度改革,大量兴办学校,使该区小学教育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阎锡山在民国七年担任山西省省长,将山西军政大权置于一人之手,并于次年提出“保境安民”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说:“当兵、纳税、受教育,为国民之三大义务……欲决胜于疆场,必先决胜于学校”。[4]123在他的推动下,山西省的小学教育飞速发展,临汾地区自然也不例外。同年,为了普及义务教育,山西省行政公署颁布了《山西教育计划进行案》和《山西省实施义务教育程序》。

临汾地区各县贯彻以上政策,兴办了一大批初高等小学校。在高等小学方面,临汾县11所高等小学校有6所建于1918年和1919年,临汾县第七高小和第八高小分别建于1922年和1923年,六师附小与六女师附小均建于1920年。此外,曲沃、翼城、襄陵、汾城、洪洞、赵城、浮山等在此时期都新建了高等小学。在初等小学方面,发展更为迅速。例如,乡宁县初等国民小学由1917年的36所增加到1925年的79所,学生4157人,几乎每个街村都有初级小学[5]19。蒲县国民学校由1917年的9所217人增加到1923年的34所1462人,入学率达到28.4%。[1]402临汾县有9所初级实验小学,大多创建于1919年,1918至1921年三年间更是兴办了298所初级小学,24所女子初级小学,遍布全县。[6]20

4.1929年至1937年——临汾地区小学教育缓慢发展

1929年后半年至1930年爆发了数次军阀混战,给山西教育事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原大战失败后,晋军同一些客军撤回山西,“宋哲元所属之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赵登禹等部,驻晋南蒲县、解州一带;方振武所属之鲍刚、张人杰部驻晋南浮山、翼城一带。”[7]204客军驻扎在山西,军需激增,成为山西财政的极大负担,造成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进而阻碍了临汾教育事业的发展。1932年阎锡山复出后,客军逐渐撤出山西,在省政建设的推动下,临汾地区的教育事业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32年初实行初、高等小学校改为初、高级小学校,同时为解决部分地区失学儿童的就学问题,各县增办了简易小学和短期小学。

日本全面侵华后,临汾等地于1938年2月相继失陷,吉县克难坡成了山西的临时省会。此时的临汾地区形成了抗日根据地、阎管区和日伪统治区并存的局面,各自在辖区内发展教育,形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形式。

二、民国前期临汾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1.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临汾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原与山区之间。地处汾河谷地的临汾、洪洞、赵城、襄汾等县的小学教育规模远甚于地处山区的吉县、大宁、汾西等县。据《山西省第十次教育统计》显示,临汾县共有小学465所,洪洞县有小学校250所,而地处山区的乡宁、吉县、隰县、大宁、蒲县和永和等县总计才有373所,明显少于平原地区各县。[8]39-53仅男生人数就超过1万的县有临汾、洪洞、襄陵,均为平原河谷地区,而地处山区的吉县、乡宁、安泽、汾西等地男女学生总人数大多都未超过5000人。由此可见,临汾地区小学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临汾、洪洞、襄陵等少数几个处于地势较为平坦、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占临汾地区面积大部分的山区县份小学教育发展仍相对落后。

2.女学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封建时代女子不能入学,尽管近代基督教进入中国后,大量兴办教会学校,提倡男女机会平等女子入学成为可能,加之一些仁人志士热心并积极推动女学教育,女学教育发展仍显缓慢。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颁布《女子学堂章程》后,女子官学才真正受到清廷的重视。清末山西是女子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的地区之一。临汾地区第一所女子学堂是1906年隰县学正孟步云在县城设立的隰县女子学堂,孟步云的妻子郭氏义务任教。隰县女子学堂是当时山西开办较早、影响较大的一所女子小学堂。

民国前期是临汾女子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当时临汾地区除洪洞、赵城少数几个县在清末就办有女子高等小学校外,大部分县女子高等小学均建于1919—1925年之间,此时初等女子小学遍布全区各县。一些女子两级学校此外也发展起来。如乡宁女子学校的前身是城内名士杨笃的夫人于1911年创办的私学,1919年改为乡宁县女子两级学校。

3.教育经费不足,利用祠庙办学

从当地各项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可以看出,小学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最大,据民国《临汾县志》记载,当年全县教育经费合计15252元,其中11790元用于小学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77.3%[6]193,民国二十二年(1933)浮山县用于小学教育的经费有4780.5元,占全年总经费的55.1%[1]153。尽管用于支持小学办学的支出数量巨大,仍无法满足实际办学的经费需要,由于经费拮据,许多校舍不得不占用祠堂、庙宇,借助于民间林立的祠庙,弥补了小学教育发展的不足,大量学校得以继续开办。襄陵县1933年的107所国民学校即有95所占用庙宇屋舍,浮山县1932年设立的初级中学“借孔庙为校址,改戟门为教室,修东西先儒享堂为斋舍”[9]157,永和县1929年的28所国民小学中占用寺庙的有19所[10]564,因而时人曰:“中华民国大改良,佛寺道观建学堂”。[1]31

4.教会小学举足轻重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兴办的教会学校遍布各地,临汾地区亦有,且多为小学。

表2 近代临汾地区各县教会学校一览表[1]33

由上表看出,临汾的教会学校分布地域广泛,大部分县办有教会学校。于办学形式,主要为小学,大都愿意接收女童,男女同校同班;办学时间上,最早的是临汾县基督教小学,1893年创办,至1947年洪洞县伯多禄学校及培德初小停办,教会学校衰落,期间历时半个多世纪,可见教会小学在临汾地区存在时间之久。教会学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培养了大批学生,改善了当时落后的教育面貌,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经过政府一系列的改革和教会及社会各界的努力,至1930年,山西全省共有学校22163所,学生812477人。[11]186临汾地区的小学教育在此大环境下亦曲折前进,至战前,小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到1934年,全区共有小学2499所、在校学生86266名,成为山西省民国以来小学教育狂飙突进的一个缩影。[1]32取得成绩的同时,民国前期山西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更显突出,严重阻碍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小学教育事业经过民国前期的发展,促进了几千年来封建落后教育制度的瓦解,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经验。

[1]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临汾地区教育简志(1840—1985)[Z].1998.

[2]郭星明.洪洞县教育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3]郭天杰,王力.翼城县教育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4]《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三)第49页。转引自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民国山西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5]乡宁县志编纂委员会.乡宁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6]临汾市教育局《教育志》编写组、临汾市档案馆.临汾市教育志[Z].1989.

[7]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民国山西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8]山西省政府统计处.山西省第十次教育统计[Z].1930.

[9]浮山地方志办公室.浮山县志(民国版)卷十一·教育下[Z].1988.

[10]永和县志征编领导组.永和县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1]申国昌.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马 牛】

On the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Shanxi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 Case Study in Linfen

LIU Hong-Z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041000,China)

After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Late Qing Dynasty,the early Republica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of Shanxi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showing a certain stage and continuity.Its development has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Located in the South of Shanxi,Linfen'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have some representation.Linfen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ages,namely the late Qing education reform,stepping on track,rapid development and slow development.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lack of education funding,mission schools and women's education are all the features in its development.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Shanxi;primary school education;Linfen

G628

A

1008-8008(2015)02-0035-04

2014-08-21

刘宏哲(1990-),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临汾学堂民国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临汾清廉地图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宝宝国学堂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