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尔
核心提示:企业家只有从微观入手提出自己的计划,才能从宏观见解中获益。未来,只有对特定问题拿出最佳方案的企业才能赢利。
一场关于雾霾的大讨论,使得环保业上市公司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表现最强板块,也使得创业者对环保行业投资热情急剧上涨。
但是,社会对某个领域的重视程度,与这个领域的投资前景并无必然关系。从实践结果来看,过去十年的清洁能源领域,便是如此。
从21世纪初起,清洁能源技术就成为创业投资热点,美国诞生了成千上万的清洁能源技术公司,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但伴随着政府、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清洁公司倒闭潮反而创下新高,仅去年一年就超过40家,也成为继15年前互联网泡沫之后,第二大规模的技术创业倒闭潮。
从来没有哪个领域的创业者,像投资清洁能源技术的创业者那样,喜欢向投资者强调自己所从事的是件多么具有使命感的伟大事业。
然而,社会欢迎你,市场欢迎你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清洁技术成为“公益创业”史上最大的风潮,也是最大的失败。
实际上,最好的投资项目可能是人们忽视的项目,或没有大肆宣扬的项目;最好的问题是无人尝试解决的问题。至少,特斯拉的成功证明清洁技术的发展并没有问题,隐藏其后的大概念也没错:世界的确需要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所有清洁能源的进入者,都会强调自己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但是,你的技术领先得足够多吗?
作为科技类创业公司,专有技术应比最相近技术高两倍以上。但清洁技术公司的产品鲜有50%以上的改进。只是稍有改进,这对终端用户来说就是毫无改进。
据我所知,有一家公司开发的新发电机,声称比现有技术的效率高20%,但这个实验室数据扣除改用新产品的转换成本,以及研发、推广成本以及更大的生产成本及风险,其实并无优势。
而且即使该产品确实给顾客带来20% 的改进,但由于人们习惯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在销售该产品时,企业也一定会受到质疑。
在我看来,企业家只有从微观入手提出自己的计划,才能从宏观见解中获益。未来,只有对特定问题拿出最佳方案的企业才能赢利。
无独有偶,20 世纪90年代人们都认为,网络会兴盛起来。但太多的网络公司持有这一相同观点而无独到见解。此后,当无比乐观的投资者基于互联网的一般看法,将钱投给缺少独特经营计划的企业时,泡沫就出现了。
网络技术泡沫比清洁泡沫更大,泡沫破灭后造成的损失也更令人痛心。但是Web 2.0 初创公司能够在网络公司的残骸上成功兴起,能源初创公司能否像它们一样,在清洁技术公司折戟后成功建立?看似矛盾的是,对资源解决方案的总体需求依然存在,但是有价值的公司必须从占有小市场起步。(支点杂志2015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