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科 饶梓辉
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临床观察
张清科 饶梓辉
目的 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治疗后基本恢复23例(63.89%), 无变化2例(5.56%), 对照组基本恢复14例(38.89%), 无变化5例(13.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温胆汤;痰浊阻滞型心悸;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我国心悸患者的发病率亦逐渐上升。中医学认为, 嗜食煎炸炙博, 膏粱厚味,或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均可致心悸[1]。中医治疗以标本兼治为主要原则, 以调理作为主要治疗方法[2], 本研究以2013年3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心功能情况的影响, 现整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心悸”的诊断标准及痰浊阻滞型的临床表现和舌苔脉象[4], 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等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目晕眩、失眠或耳鸣等。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4.6±6.8)岁, 其中冠心病14例, 肺源性心脏病9例, 心脏的神经官能症7例, 高血压病4例, 扩张性心肌病2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8例;平均年龄(45.6±8.1)岁, 其中冠心病11例, 肺源性心脏病10例, 心脏的神经官能症8例, 高血压病4例, 扩张性心肌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基础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确保患者病情平稳。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胆汤加减治疗[5], 基本方组: 生姜12 g、制半夏6 g、 陈皮9 g、竹茹6 g、枳壳6 g、炙甘草3g, 1剂/d, 水煎服。14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此外,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若出现失眠且情况较为严重可酌情予以佐匹克隆或艾司唑仑, 对心率加快或有高动力循环等症状的患者可给予适量β受体阻滞剂。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临床治疗有效率 符合2002年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悸”的疗效判断标准[6]: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养, 中医症候积分减少70%~95%;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养,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30%~69%;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养, 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动态心电图评价[7]①基本恢复: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的早搏现象较之前减少>90%;②好转:早搏现象较之前减少50%~90%;③无变化:早搏现象较之前减少<50%。以基本恢复和好转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仅1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7.22%, 对照组6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8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治疗后基本恢复23例(63.89%), 无变化2例(5.56%), 对照组基本恢复14例(38.89%), 无变化8例(22.22%), 观察组心电图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n(%)]
唐容川《血证论·怔仲》所云:“心中有痰者, 痰人心中, 阻其心气, 是以跳动不安。”心悸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脾气血亏虚, 常因虚而生痰, 痰湿阻滞导致血运不畅。痰浊阻滞心气, 故心悸气短[8-10]。正如气机不畅, 故见胸闷胀满。痰阻气滞, 胃失和降, 故食少腹胀, 恶心呕吐。痰郁化火, 则见口干口苦, 小便黄赤, 大便秘结, 苔黄腻等热象;痰火上扰, 心神不宁, 故烦躁失眠痰多、苔腻、脉弦滑为内有痰浊之象[11,12]。治宜理气化痰, 宁心安神, 方可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如出现纳呆腹胀, 兼脾虚者, 加党参、谷芽、麦芽、白术、鸡内金;痰火伤津, 大便秘结, 加大黄、瓜蒌;痰火伤阴, 口干盗汗,舌质红, 少津, 加麦冬、天冬、沙参、石斛;烦躁不安, 惊悸不宁, 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以重镇安神[13]。临床经验表明, 温胆汤加减可有效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治疗后基本恢复23例(63.89%), 无变化2例(5.56%),对照组基本恢复14例(38.89%), 无变化5例(13.8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 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曹震, 高霖雨.温胆汤类方心血管病临证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4):130-131.
[2] 吴峥嵘 .运用炙甘草汤合并温胆汤治疗心动过速临床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4(23):88-89.
[3] 张都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22):86-87.
[4] 高雅琦, 黎明华, 何皓颋 .温胆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10):16-18.
[5] 叶玺, 叶穗林, 高雅琦.黄连温胆汤加味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免疫因子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 2014(28):264.
[6] 巩军波, 舒灯红 .温胆汤方加减治验四则 .中国处方药, 2014(12):116-117.
[7] 刘西强.温胆汤方证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2] 文颖娟, 邓中甲.温胆汤研究进展探析.光明中医, 2008(8): 1234-1237.
[9] 杨建宇, 朱庆文, 王暴魁, 等.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汇讲.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24):65-78.
[10] 张振华.温胆汤加减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
[11] 江玲.温胆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1):208-211.
[12] 温泉.温胆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
[13] 魏明.心悸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4] 万红娇, 朱东海, 贺又舜.温胆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 2007(3):704-706.
[15] 郭稳.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06
2015-02-05]
523691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