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青 郑中宝
南繁60载光辉岁月(连载一)
◇吕青 郑中宝
南繁大事记:
从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一行数人扎根三亚,到1965年国家首次投资建设南繁基地并成立各省、市、自治区南繁指挥部,再到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海南岛召开“农作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72号文件,批转农林部《关于当前种子工作的报告》,确定农作物南繁的重点放在科学研究和新品种的加代繁殖上,从此南繁工作正式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接着,1983年5月,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商业部、水电部作出决定,中央投资1 500万元、地方投资321万元建设南繁基地,南繁农田水利设施、生活办公设施、科研设施等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3月14日,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省长阮崇武与时任农业部部长刘江、副部长洪绂曾在海口座谈,研究解决南繁管理问题,提出通过现代化企业运作建设南繁基地。2005年3月28日,三亚市政府在4家科研单位的基础上组建“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标志着地方政府融入并全面支持南繁发展。南繁事业经历了由初始的科研专家设想,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再到地方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南繁”也渐渐“长大”,进入了黄金时代。
正如中国共产党最初创立时那般艰辛,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一步步走下来,饱含心酸与血泪。毛主席在其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中这样悲壮地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那一段难忘岁月,这不正是南繁初创时的真实写照吗?在那个年代,不仅仅只是初创的艰苦,还有食不果腹、交通不便等肉体和精神的考验。
扎根三亚,揭开农业南繁的序幕
40多年前的三亚,是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的一个县级小城镇,城区面积不大,自南向北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即可走完。城区的主要干道是解放路,路面由砂石泥土铺制而成。街上满地都是白色甘蔗渣、红色槟榔水,还有香蕉皮等垃圾,显得乱糟糟、脏兮兮的。尽管如此,大街上肩挑手扛的小商贩却有不少。
三亚是农作物冬季南繁的最大基地。而40多年前,正是南繁的初创时期,那时从大陆要经过海口才能到达三亚。老旧的客车从海口出发,行驶在砂石土路上一路南下。伴随着一路风尘,得走一天才能抵达三亚。然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一行人扎根三亚,研究选育优良水稻和玉米种子,揭开了农业南繁工作的序幕。
肩扛使命,南繁整装出发
南繁——中国种业“硅谷”,肩扛着使命前进。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发展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而海南南繁基地是我国现代种业科技研发的前沿阵地,在育种制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太宗曾说:“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元代王祯也说:“农,天下之大本”。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人口激增又几经灾难,国家农业萎靡,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农业生产上“以粮为纲”的战略方针。针对党中央提出的方针,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单产,这就急需高产农作物。在此关键时刻,1965年,国家首次投资建设南繁基地,用35万元在崖县南红农场建设种子仓库、宿舍、晒场及配套农田排灌系统。这对于新生的南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巨大挑战。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59—1961年3年间,中棉所所长汪若海3次来南繁。为寻找最佳棉花南繁地点,汪若海带一名工人跋涉了几天几夜,从安阳出发,先后走过了海南岛(时属广东省)西北部的东方县(现海南省东方市)海岛棉试验站、广东省湛江市海岛棉场及云南省红河州元江县棉花试验站。然而,东方县冬季温度较低,棉花生长发育缓慢,延长了棉花的成熟时间;湛江市纬度偏北,冬季温度不足,棉花发育迟缓;云南光照不足,阴天多,棉花生长几乎停滞,成熟偏晚。3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除此之外,汪若海一行人还在广西靖西、武鸣,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崖城进行考察调研,对这些地方的气象资料作了收集,并了解植棉情况。3年时间,一千多个日夜,万余里行程,期间正是3年困难时期,吃饭难、住宿难,旅途交通也难。此等难处固不待言,而找到理想棉花南繁地才是最大难题。工夫不负有心人,历尽一番艰苦之后,汪若海和同事们最终把棉花南繁最佳地点锁定在海南岛的崖城一带(包括三亚市所属其他区域)。这里纬度偏南,冬季温度高,光照充足,雨量较少,十分适合棉花生育。而历史上,崖城早与棉花种植结缘。崖城是我国古代最早植棉地,也是著名植棉与棉纺改良者黄道婆所居之处。自此之后,我国棉花南繁都集中在三亚市的崖城、吉阳、荔枝沟等地,其中最佳地点首推崖城。
永远的丰碑
在南繁历史众多的工作者中,他们可能不是最耀眼的,但却在南繁事业征程中奉献了生命,他们是南繁的战士,是南繁的英雄。
1970年10月,一列火车行驶在日本人过去修的沿海岸铁路上(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海南的铁矿砂和海盐等财物而建)。当时下着大雨,海滩路基塌陷,火车不幸翻入海中,两名辽宁省专业“南繁战士”牺牲。
1973年11月,悲痛再次降临在南繁人员当中。吉林省农科院南繁人员刘存志在五指山通什农科所进行春小麦南繁。有一天,他从山上来到山下买生活用品,下山的时候天空黑云一大片,由于物品急用,他带着雨衣急急忙忙就下山了。在山下买完东西正要回去,天下起了大雨。回去的路上要经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用两三根木头搭架成的小桥,穿着雨衣冒雨过河的他被一位对岸的黎族同胞看到了,黎族同胞急忙对他喊话,他没听懂继续走上小桥,走到小桥中间的时候,河水从上游奔流而下,漫过了桥面。水越来越急,危险也随之到来,人就被冲到水里消失不见了。黎族同胞赶紧跑到山上叫人,通什农科所的人听到消息后全员出动到河边救人,但是再也找不到刘存志了。雨停后,所里的两位同事孙元枢、张文祥和大伙一起手拉着手下去找人,会水的不会水的都下去了,两天后河水渐渐退去,大家才找到他的尸体。
(未完待续)
南繁文化的精神价值及其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HNSK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