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佳奇?李志强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占法人总体的99%以上,但是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确是远低于此,传统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投入也是一向较少。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股权融资艰难,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债权融资受阻。由于中小企业的长期不稳定性,现今的评级已无法反映其真实发展情况和成长潜力,优化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中短期信用评级体系亟待解决。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评级模型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依据严谨的分析方法、科学的指标体系客观权威地对被评级企业标记信用等级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带来的不必要成本,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我国中小企业占法人总体的99%以上,但是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确是远低于此,传统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投入也是一向较少。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股权融资艰难,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债权融资受阻。其中更关键的还是在于传统债权融资的不足,以至很多中小企业只能依赖高息的民间借贷。由于中小企业的长期不稳定性,现今的评级已无法反映其真实发展情况和成长潜力,优化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中短期信用评级体系亟待解决。
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现状
1.1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评级时,一般会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润分配、现金流量、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等反映企业自我清偿债务能力的财务指标,以及抵押担保等反映企业潜在清偿能力的非财务指标。更审慎的银行还会考虑企业地域行业排名、政策支持等反映企业违约可能的非财务指标和企业利息偿还记录、到期信用偿还记录等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数据。据笔者了解,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过程中,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抵押担保额度和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评级模型:
1.1.1专家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也称专家调查法,专家评估法是以专家为索取未来信息的对象,组织各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观的归纳,对预测对象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找出预测对象变化、发展规律、从而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区实际状况做出判断。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首先,主要依靠评标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评标的主观性有余,客观性不足;其次,评标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同类型的工程甚至是同一工程,不同的专家可能会评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1.1.2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一般用三个能力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赋予不同财务比率的不同权重,确定计算标准然后加权计算得出分数,根据分数划分出企业等级,最终确定贷款数额。典型的代表是杜邦分析法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1.2.3外部评级法
外部评级是指社会专业资信评估公司的信用评级活动,目前主要是针对大公司,如上市公司或者是大型的跨国企业,还没有针对于中小企业的外部评级。
1.2 以网贷平台为代表的新兴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作为新兴金融机构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特别是网贷平台开始参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此类平台一般经营P2P、P2B、B2B等业务,如陆金所、宜人贷、人人贷、拍拍贷、红岭创投等,均是从对个人信用信用卡评级经验逐渐发展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笔者调研了北京几家知名网贷公司,它们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更注重公司抵押担保额度和资金用途,企业领导者素养和其控制的无限制资产金额,对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流动性、成长性等的财务指标要求很低,而且基本不区分不同行业贷款企业的经营偿债能力差异。
1.3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不足
首先,目前无论在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网贷平台民间借贷针对中小企业的评级体系不尽完善,不能真实反映中小企业的客观情况和成长潜力,需要做出改进。
其次,在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途径上,也要重视中小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抵押信用缺失是造成融资困难的另一原因,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建设、克服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面临的问题。
2.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改善
2.1 对企业还款能力的评估
目前常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中对偿债能力的评估是通过考察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和企业抵押担保以及业主的无限制资产金额。对此笔者认为,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评估可增加资产变现难易度的评估,例如固定资产变现的能力等,因为足够的获取现金能力才是企业按时还本付息的基础。
2.2 对企业成长性的评估
企业的成长性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前景,现行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企业成长发展能力的评价和分析很少。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当前的偿债能力和运营状况,也要重视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评估分为企业状态评估和企业能力评估,企业状态评估包括绩效评估、综合评估和公司治理指数评估,企业能力评估包括企业活力、竞争力和企业发展力评估。多数大型企业的发展,都曾经历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评级时,应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因素。对于成长能力的评估,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中小企业的盈利增长能力(地域市场份额占比趋势)以及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里着重提出创新能力,其是一个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中小企业实现持续成长基础是企业质和量两个层面的优化,而不是单纯依托于快速增长的利润,中小企业的增长存在瓶颈,创新能力的融入为企业经营层面和管理能力的改善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保障。
2.3 对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评估
随着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的违约成本越来越高,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有必要关注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如果一个企业虽然拥有很好的还款能力,但却没有良好的还款意愿,那么企业的信用评级一定很低。对于一个不曾有过违约记录的企业,它将会有更强的意愿去维护自己的信用。对企业进行评估时,可以结合以往历史信用记录、授信额度和还款记录、领导者的信用记录以作评价参考。
2.4 对经济环境及政策鼓励的评估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在受到自身能力和资源制约的同时,也受到外部宏观环境条件的约束。在我国现今国情下,企业是否享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或者限制制约,企业所属行业的景气度高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好坏,对于中小企业未来的信用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行业做细分,参数可以参考全国和地区生产总量和行业景气度指标。
3.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优化
3.1 着力信用评级行业细分的重要性
国内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来源于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该规定行业划分为十六个大类,扩充了原中小企业五大类行业细分为:农业(林、牧、渔)、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信用评级时由于不同行业运营的各自特点以及在行业风险暴露时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分行业的评级参数占比应有所不同。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18.49%,批发业和零售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36.4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9.93%。这几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共670万户,占小型微型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此处仅指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为4.62%。
对于行业内部从事不同经营业务的企业,参数占比也应不同。但是,现行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来看,没有对行业进行细致的划分、有的也只有模糊的两三类划分。笔者认为,强调行业内部细分评估的重要性,不仅便于侧重考察评级核心因素,而且对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评级模型中的参数占比起到很大影响,这也是本文模型优化关注的重点。不同行业的经营基础不同,信用评级的核心决定因素也不同。行业划分得越细,越能更好更贴切地按照每个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信用评级权重。对于农林牧渔行业的评级,产品市场景气度和经济政策的影响权重相对更大;轻工业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在评级中权重相对更大;重工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盈利成长和偿债能力指标在评级中权重相对更大;建筑业和公共事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营运能力指标和宏观政策在评级中权重相对更大;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营运能力中的存货周转能力指标在评级中的权重相对更大;医疗文化业的非财务指标评级权重相对更大,投资及商业服务业的财务指标中偿债能力指标评级权重相对更大,等等。
3.2 定性指标处理
信用评级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评定。还款能力主要依据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等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来体现,同时也要考虑企业以及业主所能寻求到的自由抵押担保额度。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和还款意愿则是重要的定性指标,这些指标在信用评级模型中必须做相应的量化处理,外部宏观环境往往选取地区政策力度、行业景气度和行业每年新进入者占比作为参考,还款意愿往往选取企业和领导者信用记录和纳税记录以及领导者文化素质等作为参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在现实中都是采用百分制打分卡的直观形式展现,笔者认为对以上定性指标可以采用模糊隶属度的方法消除量纲的影响,取10年内最佳指标为1,最低指标为0,实际值经过线性变换处理成转化值。
3.3 指标体系的选取
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企业定量和定性两大类指标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配比不同权重来确定,其中定量指标主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指标来确定,定性指标则参考之前提出的参考指标划分等级评分来确定。
参考国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内各大银行的评级体系,笔者选取深交所中小板部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企业的部分财务指标纳入评级体系,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它们分为四类。分别是反映还款能力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利息保障倍数;反映盈利能力的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运营能力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成长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其中现金流动负债比、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反映了部分获得现金的难易程度。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惯例来看,定量指标在信用评级体系中占到的比重一般为55%到70%,定性指标30%到45%,如工商银行的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比重占到了60%,定性指标比重为40%,民生银行则将定量指标比重设定成 58%,定性比重设定为 42%。鉴于我国中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缺失和失真的现状,笔者将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权重设定为50%,定性指标权重设定为 50%。本文以创建信用评级百分制打分卡的展现形式,设立不同行业得分区间对应的信用等级。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评级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表1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
3.4 细分指标的权重配给
细分指标的权重确定我们可以采取AHP和DEMATEL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过程中必须注意将不同行业的企业数据单独处理,这样得到的权重配给才能突出强调每个细分行业评级核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得分区间对应的信用等级也更合理。
4.总结与展望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如何有效的预防信贷风险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更加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客户结构和市场竞争力,在面对分布分散、风险相对高的中小企业时,如何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又能满足与培养价值客户、保证商业银行的盈利、解决小企业融资困境,是当前商业银行乃至非传统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好的信贷模型具有风险的有效预测和规避,同时筛选出优质客群,过时的信贷模型以及不适合的目标模型应及时优化改进。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专门信用评级还处于初步阶段,评级指标体系大都沿用大企业的指标体系,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细化特点来进行设置。按照行业细分能够有效的规避行业不同带来的风险,又能针对不同行业做出不同评级。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不仅能够全面地、公正的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为其资信状况提供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得中小企业获取相对容易和低成本的融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将企业自身信用视为企业根本,带动国内市场信用环境的规范,使企业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的信用市场建立也反向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有利于银企双方面共赢。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内目前信贷方法做出总结和评书,结合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和中小企业评级现状的理论分析,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特点做出了评级模型的优化改进。
当然,评级政策的改进只是工具,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仍然需要从现在乃至一段时间去建立并培养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加快建设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政府或者民间组织加强信息公开和服务、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公开透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分清监管责任主体。
参考文献
1. 贾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2013年5月。
2. 《国家工商总局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2013年。
3.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联合首席执行官兼管理委员会成员孙玮的采访发言。
4. 尹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缺失的一个视角——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2009年5月。
5. 李雪峰,《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研究》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