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存路
【摘 要】 本文对生本教学进行了一番概念性的描述,并认真分析了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之上,主要从三个方面着重针对关于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的实践途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以期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历史与社会;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疑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可见,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因此,不断探索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的实践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生本教学的特点
1.1生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生本教学是专门为学生而设计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本教学不仅要求在教学方向上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更加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下,学生除了是教学的直接对象之外,更加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换而言之,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认识以及发展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和意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是自主参与学习的个体,需要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构建。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天赋、潜能以及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个性的发展。
1.2生本教学的载体是活动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生本教学属于开放型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并强调将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皮亚杰认为,认知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互相作用的活动当中。由此可见,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活动是主体的具体表现,是主体参与的内容、对象以及目的。同时,活动也正是因为有了人的主体参与而使之成为了活动,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因此,活动是使学生得到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2.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应遵循少教多学的基本原则。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教学是指如何有效地将“教”转化为“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应遵循“少教多学”的原则是指讲解的内容必须尽量精简,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和活动学习。并且,着重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注重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传授,追求“精”而不是“广”,是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2.2应遵循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应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指的是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应该预先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自学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得更加丰富的课程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而学生则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进行合理地指导,自测题目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等有效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只要是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学习的都可以不在专门讲解。“先学后教”可以获得“以学定教”的良好效益,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便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选择。由此可见,“先学后教”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2.3应遵循先做后教的基本原则。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应遵循“先做后教”的原则是指针对教学内容中具有一定难度且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均无法推断的相关内容,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而不要急于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通过先行学习,先行去做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和掌握的相关活动[5]。并且,应该让学生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经过积极认真的思考之后,教师再充分结合教材进行细致地讲解。
3.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的实践途径
3.1转交提问权力,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想有效开展生本教学,首先必须转交提问权力,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了提问的主体地位,教师才是问题的真正主导者,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均在教师的提问之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着,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非常活跃,但是对于学生的进行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造成了严重的制约,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适时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将提问权力转交给学生,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积极自主地提问
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例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下册)《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其中会讲到关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后果。当谈及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必然会纷纷踊跃地回答:“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便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答案是可以从课本当中找到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积极。这时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时机,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更过的问题,如某同学提问:“老师,之前讲到直到清朝前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均一直位于世界首位,而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什么会被区区几千名英国士兵而击败呢?”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必然会影响到其它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课本内容上来看,学生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没有在课本内容中提及到,已经属于课本知识以外的范畴,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指导学生从课本的标题上去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经,提出更过有意义的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提升。endprint
3.2加强交流讨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想有效开展生本教学,还加强交流讨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并且,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精心设计一些具有较强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交流与思考。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应该认真仔细地推敲,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广度,同时也需要全面考虑知识的深度,以此确保课堂讨论的质量。以八年级(上册)《农耕文明时代(下)》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连续不断地中国重大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将“生活时间”作为线索对适合讨论的课题进行精心地设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中看出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普遍抱有较为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云南元谋人,大禹治水以及新时期时代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尧帝和黄帝的禅让制等话题,要求学生对这些话题展开积极地讨论,以兴趣为出发点,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以此来保证他们的讨论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积极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树立问题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问题的讨论中来,同时,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本质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想有效开展生本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本质无疑也是有效的实践途径之一。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意味着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忽视,任何形式的教学都不能够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需要教师来明确课程目标的要求。在实施生本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便是明确有哪些具体的课程目标要求。例如,教师在进行“商鞅变法”这一历史知识的教学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应该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比如:商鞅“废”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完成这一问题的探讨之后,教师还应该引导他们积极讨论“商鞅‘立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问题的讨论中来。同时,学生在积极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他们从建立县制、奖励军功和农耕以及土地制度等相关方面展开讨论和认真思考。通过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商鞅变法这一知识内容,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知识内涵的认识和外延的认识得以加深,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使学生对于历史本质的认识得到深化。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本教学是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应遵循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和先做后教的基本原则。而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想有效开展生本教学,必须转交提问权力,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云龙.初中历史与社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66(05)):77-79.
[2]金慧,颜海娜.浅谈生本化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3(05):55-57
[3]郏春香.变式教学促进生本发展性课堂评价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55(01):179-180
[4]刘科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实施生本教学的策略[J].教育研究,2010,56(07):68-69
[5]白羽.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杂志,2012,09(03):77-78.
[6]王慧萍.回眸历史横看东西 养正固本重信念——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思索[J].新课程导学,2014,33(09):55-57
[7]包义华.莫让“合作”流于形式——对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14,60(09):85-86
[8]尹高兵.“鱼与熊掌”的兼得——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7(22):59-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