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娟等
【摘要】通过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情景教育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文章分析了情景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怎样将情景教育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情景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45-02
前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模式[1]。”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容易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情景模式的应用,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趣味。
一、生活情景教学的作用
(一)直观的向学生反应数学来自于生活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才能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小学生因为年纪尚小,难以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水平,对小学课程中书面化的定理和概念很难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以,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引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通过情景教学能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是需要利用数学或者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来解决,教师们要善于收集这样的案例引入课堂中,会非常容易的提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
二、怎样将生活情景教学运用于数学课题
(一)从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当学习案例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时,对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趣味多彩的过程[2-3]。此时传授的知识也是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的,因此教师要多从生活中选取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实际应用与趣味。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加减法的时候,可以提出买东西的假设向学生发问,如苹果2元一斤,香蕉3元一斤,你拿了3斤苹果2斤香蕉,应该付多少钱呢?不少小学生可能还会说,“太简单了,谁不会算啊”,这是时候老师也可以逆向发问,“付钱后,收银员找了你3块,请问你当时一共给了收银员多少钱”。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逻辑能力。通过这个简单生活场景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让情景高于生活,优化学生的数学逻辑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的科学,对入门学习的低龄儿童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创造高于现实生活的情景,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化水平。
例如在教479+98,169-98这样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很理解169-98=150-98+2中间这个减100加2的过程,我给他们举例,爸爸身上有169元,在超市买了98元的玩具,结账时,付给收银员100又找回2元的例子。将数学抽象的逻辑根据生活应用具体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与归宿[4]。当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学知识后,教师有责任去引导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数学运用知识得到强化。例如在学习“平均数”这个概念时,一位老师做了如下假设,A、B、C三个同学去吃饭花了45元,结账的时候AA制,每个人应该花多少钱,B只有12元,他的钱是否到达了平均数。之后,学生展开了讨论,这样,不光是简单理解了“平均数”这个概念,还加深了印象,知道该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
三、情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适时的调整情景设计
数学教学中生活情景的运用,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学习情况,考虑到不同年龄具有的认知基础不同。如上文提到的平均数的案例假设,适合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的学生就不太适合了。低年级的学生更适合看图说话的形式,如看图识数,理解基础的数学入门知识。
(二)不能本末倒置,脱离教学重点
情景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还是要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部分教师对情景教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仅仅是为了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把传统的课前学习,用旧知识引导新知识抛到脑后,模糊了教学重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们只有不断的开发教学资源,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设计相关的情景教学,才能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他们息息相关,感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才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忱,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再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里去。
参考文献:
[1]黄正相.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12,7(10):44-45.
[2]张艳.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4(7) :34-35.
[3]姜喆.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2(9):90-91.
[4]郑超超.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4,6(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