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学习目标浅析

2015-05-22 19:39陈菊芬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指数函数平面目标

陈菊芬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要求教师上课以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实施方案后评价其结果的全过程。

【关键词】学习目标 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42-02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要求教师上课以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实施方案后评价其结果的全过程。那么,如何确立高中数学课堂学习目标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所期望达到的最終目标,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展开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学习目标是写给学生看的,而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看,所以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更具体、准确,可操作性要强,学习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学习内容、学习程度和学习条件。因此学习目标应依次回答的是:学生学习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用什么条件去学?

二、如何制定学习目标

我们依据什么来确立学习目标?为什么是这个目标而不是那个目标?为什么表述为这句话而不是那句话?一堂课上完是否有效,看学生上完这堂课是否有所收获,是否得到预期发展。所以,学习目标要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制定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读课标,定位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研究《课标》、《考纲》,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清楚地把握尺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学生的学习目标,真正起到引领课堂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并能够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向这个目标靠拢,直至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在等差数列性质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能用有关知识推导一些和的公式解决相应的问题:若n为偶数,则S偶-S奇 =■d;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但有的教师在此却没有设立相应推导公式的学习目标,很容易造成学生不去体验公式的推导而死记公式,不会灵活运用公式,不利于把握教学重点。

2. 研读教材,切入学习目标

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一定的开发、使用教材的权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的学习目标是只在“教学目标”中部分出现,而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实践部分没有体现,就像指数函数的教学目标之一——“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验数学的对称美和统一美,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在同一个坐标系分别作出底是a>1和o

3.明确方向,细化学习目标

细化学习目标就是要解决将学生引向哪里以及怎样将学生引向哪里的问题。细化学习目标不到位将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如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节,《课标》中“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目标应细化为“( 1 )分别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描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通过多个正、反例的比较,归纳出判定面与面平行具备的两个条件,体会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数学思想,明确运用该定理进行推理证明的基本步骤。( 3 )能运用定理对以长方体、棱锥等常规几何体为载体的面面平行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证。”更科学合理。

三、如何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

检测方法包括:提问、练习、作业、小测和与学生平时的交谈等。

第一,通过提问检测。教育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应采用个人回答和集体回答、个人板演和集体练习相结合。对较简单的识记类知识点,一般采用特指方式由个体回答,对应用性知识可采用一人主答,多人补充,以求全面恰当的答案。对于拓展性知识,虽难度较大,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可先组织讨论,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少走弯路。这样通过提问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 第二,课内练习和课外作业的检测。课堂提问虽能直接、真实反应学生掌握情况,但毕竟面较窄,不能反应学生的整体情况。所以平时作业和测验能补救提问的不足,既能反应个人的学习情况,又能反应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每节课的形成性检测题,都要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要有基本题,也要有适量的提高题,时间一般以6—8分钟左右为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批改时,应作好记录。主要记两个数据:一是每小题的错误率。二是记录错误较高的学生名单。对错误较多的学生,主要采用面对面辅导为主,这样既能培养师生感情,又能使他们有信心学好数学。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目标的确立,目标的实施;更要重视目标的达成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指数函数平面目标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平面和立体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