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雅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弘扬、对学生自主精神的尊重,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观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共处,这个幼儿课程建构的人本取向才显得富有时代意义。学会共处的幼儿课程建构主要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学会共处 人本 幼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59-02
幼儿课程承载着为基础教育打下基础、为未来人才培植根基的重要使命,其不仅要关注幼儿未来的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更应关注幼儿未来的情感涵养、品德养成。其中,学会与人共处是幼儿未来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幼儿课程建构关注对学会共处素质的培养,是幼儿课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必然追求。
一、“学会共处”取向下的课程目标
“学会共处”的课程目标取向要建立在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确定课程目标。
(一)目标设定的原则
1.前提性原则——遵从年龄特点
设定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目标。只有这样,目标才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于幼儿而言,其共处意识、共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例如,3到4岁的幼儿,由于刚到幼儿园,环境的改变会使其很不不适应,有的孩子甚至出现抵制情绪,多数孩子会潜在的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课程目标就应该这样设定:让孩子适应幼儿园并喜爱幼儿园,在活动中逐步了解基本的集体生活规则,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快乐的适应,并拥有自信。在活动中懂得分享与交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目标所要达到的状态是幼儿能够享受与同伴玩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具备初步的与人共处的素质:不争先、不欺负人,愿意与同伴分享。
2.根本性原则——遵从由内而外规律
有成效的课程目标要建立在对幼儿的科学分析基础上,要从研究幼儿内心需要出发,用外在的描述表达内在的需求,这是设立课程目标的根本性原则。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课程目标的设立,就会出现“服从”、“遵从”等去中心化的课程原则,其核心是利他,是与社会的协调与顺从,是对自我欲望的舍弃与牺牲。但是,利己是人的天性,更是幼儿的天性与内在需求。我们的课程目标应该建立在幼儿内心需求基础上,联系幼儿生活,尊重幼儿的个性。在此基础上设定的目标才能让幼儿易于接受。为达此目的,就必须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按照由内而外的原则,让幼儿明了自己的所需所欲,清楚自己所拥有的,别人所需要的,以及别人所能拥有的,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选择——共处。即一方面要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更让别人接受。
(二)幼儿课程的“学会共处”目标定向
在幼儿课程中有机融入学会共处的人文教育元素,这是在幼儿教育课程领域的新的探索,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从课程目标角度而言,主要是对幼儿人际智能的促进、对差异儿童对话协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的提升。
1.对幼儿人际智能的促进
学会共处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人际智能,促进幼儿的人际智能理应成为幼儿课程的重要目标。在加德纳看来,人际智能是了解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在人际智能中,居于核心的能力是对其他个体间差异的觉察能力,特别是在其他个体的情绪、气质间分辨的能力。对于一个人际智能较强的人而言,是很容易理解别人的,能对别人的情感和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礎上就很容易与他们交往。对于幼儿而言,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决定了其人际智能发展的独特性,幼儿所具备的只是人际智能的基本形式。他们只能简单的区分周围个体,只能初步的检测其他幼儿的各种情绪。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幼儿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对其他个体的认识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对幼儿人际智能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做出必要的的教育干预是有意义的。幼儿课程中,对人际智能的目标描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关心、帮助别人。②接纳别人的意见。③能化解冲突。在同伴之间产生冲突时,有化解冲突的意愿并能付诸行动,有一定的效果。④愿意与人交往。⑤会用交际用语与基本的往技能。
2.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提升
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个人想法、会简单的评价自我与他人、能判断环境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言行、具有自信与宽容等心理品质;其次,让幼儿观察、融入环境。要让幼儿对其生活的环境产生感情,并能观察、关心周围的环境,进而引导幼儿关心社会环境;最后,培养幼儿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够感知来自他人的关心与帮助,能够感知来自社会的温暖。尊敬父母、老师,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学会感恩,懂得欣赏别人、赞美别人,懂得包容别人的不同意见。
3.对幼儿共处能力的提升
首先,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共处能力都得到提升。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对这样的幼儿,要精心研究其个性特征,给予有针对的教育,让他们从不同的程度、不同的角度提升共处能力;其次,针对幼儿的身心素质的不同给予有效的教育。例如,对于音乐素质高的幼儿,可以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提高其共处能力。对于科学素质强的幼儿,从团队合作的角度提高其共处能力;最后,根据幼儿气质类型的不同实施灵活的教育。有的幼儿专注和善,有的幼儿文静内向,有的幼儿暴躁、外向,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要灵活的实施共处教育。
二、“学会共处”取向下的课程内容
幼儿教育的启蒙性与形象性决定了幼儿的课程一定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共处教育课程应该包括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
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只对直观的内容感兴趣,因此,要有效提高课程的可接受性就要选取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学会共处”课程内容也只有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课程目标才会顺利实现。首先,要具有向生活采撷有利于幼儿的学习素材的选择艺术,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要会过滤生活素材:取其精华,“扬弃”的向生活选取课程内容,并按照生活的本来逻辑组织起来,表现为既丰富多彩,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其次,要注意“学会共处”的幼儿课程的动态性。对于幼儿而言,逻辑化的、静态化的课程是无法引发兴趣的,只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的活动才能成分为幼儿的学习情境,也就是说,学会共处的课程是通过活动、通过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经验来实现的。最后,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趣味性。选取幼儿生活作为课程素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际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课程建设中,一定要保持、放大来自生活的课程素材的趣味性,通过课程培养幼儿的共处兴趣与态度。这样,兴趣才能转化为幼儿内在的动机,推动幼儿去同伴合作、相互交往。
(二)课程内容要生成主题
随机生成的课程是最具实际意义的课程,因为这样的课程反映了幼儿最真实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教育是最具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问题的教学是不存在的,除非是预先演练过的表演式授课。面对问题、面对突发事件的巧妙生成,以一个看似随机、实则是在预案指导下的主题的展开与深化,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例如,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在交往中不愿意合作,甚至有对同伴的攻击性言行。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地根据课前的教学预案,随机生成课程主题:围绕合作意愿的引导、合作兴趣的培养等展开教学活动。对于“学会共处”课程而言,主题的捕捉、生成、展开应该建立在课前的预案基础上,即课前教师要对课程在进展过程中的可能情况充分地估计到、并提出解决办法。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主题的生成与展开应围绕问题、现象等。因此,主题生成的课程有着与设计中的课程不同的侧重点。当然,所有的主题都应围绕“学会共处”这个总体课程目标。
三、“学会共处”取向下的课程组织形式
“学会共处”的课程不同于知识学习,其更多的是培养幼儿一种思想、态度、行为习惯,而这是需要在活动中养成的。因此,“学会共处”取向下的课程组织形式应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阶段是学习活动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没有受教育基础,因而幼儿先天的发展差距特别明显,所以,这种“学会共处”取向下的游戏课程形式应是弹性的。这种游戏有明确的目的、明确的角色分工与游戏规则,是一种合作性游戏。在进行游戏设计时,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要根據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点进行科学设计,游戏要让幼儿既可接受又乐于参与,这样,他们才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进而形成合作意识;其次,游戏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游戏的所有环节都应为教学目标服务,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懂得合作规则、树立集体观念、能够与同伴共处。最后,通过游戏要让幼儿对自己有所了解。在游戏中,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幼儿不仅要认识同伴、与同伴成为合作伙伴,进而学会与同伴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样的游戏经常进行,他们就会逐步形成健康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学会善待他们,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例如,可以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到5人组成,帮助他们设置目标,与幼儿们研究确定每个人的角色。教学的时候,教师把游戏用的资料分给每个小组成员,只有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分享彼此的资料,才能完成角色所要求的任务。
总之,“学会共处”幼儿课程建构是人本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是幼儿课程从知识本位走向人本位的必然选择。以上所谈,是笔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点总结。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正是笔者所希望的。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02).
[2]刘亚玲.结合幼儿心理特点提高幼儿交往能力[J].科学大众,2007,(04).
[3]沈明阳.学会共处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话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