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添加剂体系中电解铜箔的多步粗化

2015-05-22 13:06胡旭日王海振徐好强徐策王维河
电镀与涂饰 2015年1期
关键词:铜粉粗化铜箔

胡旭日*,王海振,徐好强,徐策,王维河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招远 265400)

电解铜箔的表面处理通常包括粗化层、耐热层(或阻挡层)和防氧化层处理。其中,粗化处理通常包括粗化工序和固化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铜箔和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满足多种板材的高抗剥要求。粗化工序一般采用低铜、高酸的低温溶液。采用高酸,一是防止铜离子水解(Cu2++ H2O → Cu(OH)2+ H+);二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能。在低铜和低温条件下,采用高电流密度在铜箔表面发生贫铜电镀,形成许多疏松的瘤状活性基点,为后续固化沉铜提供生长点。相对于粗化工序,固化工序则是采用较高铜离子浓度和较高温度的溶液,通过电解作用使活性基点长大和封合,在铜箔表面形成牢固的小颗粒状结构,具有高度展开的粗糙面,一方面能防止铜箔表面铜粉脱落,另一方面能增大铜箔的比表面积[1-4],这样可以加强树脂渗入的附着嵌合力,增大铜箔与树脂的亲和力。

若铜箔在粗化过程中的结晶层较平坦,则会使其与基板的结合力不够,进而影响板材的抗剥强度[5]。以前为了提高抗剥强度,常在粗化液中加入砷,虽然能有效提高铜箔与基板之间的结合力[6-8],但砷化物为剧毒物质,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且欧盟和世贸组织都禁止使用砷化物。此外,还有研究者往粗化液中加入苯醌、钼、锡、钨、钒等物质,但都不能完全满足抗剥强度和不掉铜粉的要求[9]。

本文研究了一种电解铜箔表面粗化处理工序,采用无任何添加剂的电解液,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来改变铜箔表面的粗糙度,进而改变抗剥强度,使其满足不同高阶材料的高抗剥要求。本工艺成分简单,易操作,为电解铜箔表面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1 实验

1.1 原料

电解铜(质量分数≥99.95%),浓硫酸(质量分数≥98.0%),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半固化片(FR-4 料),软水,厚度35 µm、毛面粗糙度(Rz)为7.0 μm 的电解铜箔。

1.2 工艺流程

为了提高电解铜箔的抗剥强度和防氧化性能,需要对其毛(M)面和光(S)面进行表面处理[10],各自的工艺流程如下:

(1) M 面:酸洗─粗化─水洗─电镀锌合金─水洗─电镀铬─水洗─硅烷偶联剂处理─烘干。

(2) S 面:酸洗─水洗─电镀锌合金─水洗─电镀铬─水洗─烘干。

1.3 配方和工艺

1.3.1 酸洗

主要目的是清洗掉铜箔表面的氧化层,以便后续处理。酸洗液组成为90 ~ 150 g/L H2SO4,温度25 ~ 40 °C。

1.3.2 粗化

采用高酸低铜的电解液,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达到原工艺的粗化和固化效果,保证铜箔表面的低粗糙度和高抗剥性能。本工序分为11 步,采用6 个连续的处理槽,每个槽中有下降和上升2 个过程,第1 个槽的下降过程为铜箔酸洗处理,上升过程为粗化1;第2 个槽的下降、上升过程分别为粗化2 和粗化3,依次类推,第6 个槽则为粗化10 和粗化11。前3 步粗化工艺条件相同,采用高电流密度,主要目的是将颗粒状或树枝状铜沉积在铜箔毛面,对铜箔与基材的粘结力起主导作用。后8 步工艺条件也相同,采用低电流密度,主要起“封闭”作用,是在第一层粗糙的铜表面上再电沉积一层光滑的铜层,使其加固在铜箔基体上,一方面能提高铜箔与基材的粘结力,另一方面能减小铜粉转移现象。总粗化时间为17 ~ 30 s,粗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Cu2+20 ~ 40 g/L,H2SO490 ~ 150 g/L,温度25 ~ 40 °C,电流密度20 ~ 110 A/dm2。

1.3.3 电镀锌合金

Zn2+10 ~ 20 g/L,Ni2+1 ~ 2 g/L,K4P2O7160 ~ 200 g/L,pH 8.5 ~ 10.5,电流密度0.5 ~ 5.0 A/dm2。主要是保证铜箔S 面和M 面具有一定的高温防氧化性能。

1.3.4 电镀铬

采用碱性三氧化铬溶液,其中Cr 15 ~ 20 g/L,pH 10 ~ 12,电流密度为2 ~ 10 A/dm2,能提高铜箔的常温防氧化性能和裂化率。

1.3.5 硅烷偶联剂处理

采用体积分数为0.5% ~ 5.0%的KH560 偶联剂,主要是为了提高铜箔的抗剥强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常温防氧化性能。

1.3.6 烘干

采用150 ~ 300 °C 的热风将铜箔S 面和M 面吹干,便于储存。

1.4 性能测试

1.4.1 粗糙度

采用北京德力爱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Perthometer M2 小型便携式粗糙度仪测定。

1.4.2 表面形貌

采用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的DXS-10A 普及型智能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形貌。

1.4.3 抗剥强度

通过双层自动电脑控温平板压机(郑州大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将试样压制在6 张FR-4 料上,压制温度为170 °C,压力为10 ~ 13 MPa,压制时间为100 min,得到覆铜板样品。然后在其光面上覆盖宽为3 mm 的印制线路板专用胶带,再将其放入盐酸含量为15% ~ 20%的蚀刻机中10 ~ 15 min 后取出,冲洗干净并吹干;然后用BK-2 型称重传感器(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嘉祥高科技开发公司)对蚀刻后的试样进行抗剥强度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为了增大铜箔与基材的粘结力,必须对电解铜箔的M 面进行粗化处理。电解铜箔表面粗化层过于粗糙,铜芽过高,有掉铜粉和蚀刻残铜的危险;粗化层粗糙度过小,铜箔的比表面积较小,铜箔与基材的粘结力就较低。所以,合理优化粗化层结构是保证铜箔抗剥强度的一项重要措施[11]。

2.1 铜离子含量对粗化效果的影响

在硫酸含量为120 g/L、前3 步电流密度为60 A/dm2、后8 步电流密度为30 A/dm2、30 °C 条件下对铜箔粗化20 s,电解液铜离子含量与铜箔Rz、抗剥强度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电解液铜离子含量对粗化效果的影响Figure 1 Effect of copper ion content in electrolyte on roughening effectiveness

由图1 可知,随铜含量升高,铜箔的粗糙度和抗剥强度逐渐增大;超过35 g/L 后,虽然粗糙度继续增大,但抗剥强度明显下降;铜含量为15 ~ 20 g/L 时,表面有少量铜粉脱落,铜含量增至25 g/L 以上后,表面无铜粉。因此镀液中铜离子含量应保持在25 ~ 35 g/L,最佳铜含量为30 g/L。

图2 为电解液铜离子含量不同时粗化层的SEM 照片。由图2 可明显看到,随铜离子含量升高,粗化层晶粒逐渐增大,与图1 中粗糙度逐渐增大相对应。铜含量由15 g/L 升至30 g/L 时,铜箔表面的粗化层基本上是横向生长,在保证“铜牙”高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向峰谷方向生长,使粗化层的比表面积增大,铜箔的抗剥强度提高。铜含量为40 g/L 时,粗化层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有较大生长,结构过于粗糙,“铜芽”较高,容易掉铜粉,导致抗剥强度降低。

图2 电解液铜离子含量不同时粗化层的SEM 照片(× 2 000)Figure 2 SEM images of roughened layers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copper ion contents

2.2 硫酸含量对粗化效果的影响

硫酸对本粗化工艺有很大作用,一方面能细化晶粒,另一方面能提高电流效率并保持系统稳定。硫酸含量过低,镀液导电性差,则电流密度相对下降,易使材质疏松,增加铜箔表面掉铜粉的危险。硫酸浓度过高时,铜箔硬度增大且发脆,电解液会腐蚀设备,并且硫酸根增多使硫酸铜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同离子效应)。因此硫酸含量的控制至关重要[12]。

保持铜含量30 g/L 和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电解液中硫酸含量,对电解铜箔进行粗化,结果见表1。

表1 硫酸含量对粗化效果的影响Table 1 Influence of sulfate content on roughening effectiveness

从表1 可以看出,适宜的硫酸含量为110 ~ 150 g/L。

2.3 电流密度对粗化效果的影响

电流密度直接决定铜箔粗化层的好坏,好的粗化层不仅能增大铜箔的比表面积,提高铜箔抗剥强度,而且能保证铜箔表面不掉铜粉,减少短路危险。本工艺虽然只采用一种电解液,但可通过调整电流密度来达到粗化和固化的效果。当铜含量为30 g/L,硫酸含量为120 g/L,后8 步粗化电流密度为30 A/dm2时,前3 步电流密度变化对粗化效果的影响见图3 和图4。

图3 前3 步电流密度对粗化效果的影响Figure 3 Influence of current density at preliminary three steps on roughening effectiveness

图4 前3 步电流密度不同时粗化层的SEM 照片(× 2 000)Figure 4 SEM images of roughened layer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applied in preliminary three steps

从图3 可知,随电流密度升高,铜箔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抗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检测发现,电流密度大于90 A/dm2时,铜箔表面开始出现少量铜粉。这可能是因为过高的电流密度容易使铜晶粒间的结合力变差,形成树枝状结构,导致表面粗糙,易脱落,即产生铜粉和抗剥强度减小现象,如图4b 和4c 所示。因此前3 步粗化电流密度在70 A/dm2时较理想。

图5 示出了后8 步电流密度的变化对粗化效果的影响,固定前3 步粗化电流密度为70 A/dm2,其他条件不变。由图5 可知,随电流密度升高,抗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表面粗糙度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电流密度为40 A/dm2时,抗剥强度最大,粗糙度也较高。通过对试样表面铜粉检测发现,低电流密度(20 A/dm2)和高电流密度(60 A/dm2)时都有少量铜粉脱落。因此选择40 A/dm2为后8 步粗化的电流密度。

图5 后8 步电流密度对粗化效果的影响Figure 5 Influence of current density at subsequent 8 steps on roughening effectiveness

图6 为后8 步粗化电流密度不同时,铜箔的表面形貌。随电流密度提高,铜箔表面的粗化层颗粒逐渐增大,电流密度为40 A/dm2时,粗化层颗粒最大;继续提高固化电流密度,如图6e 所示,粗化层颗粒变小且数量增多,同时呈树枝状生长,有铜粉脱落的趋势。

图6 后8 步电流密度不同时粗化层的SEM 照片(× 2 000)Figure 6 SEM images of roughened layer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in subsequent 8 steps

2.4 温度对粗化效果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温度升高,镀液导电性增强,离子扩散迁移速率加快,电流效率提高;但温度过高时,阴极极化减弱,铜晶粒快速生长,导致镀层粗糙。当温度较低时,阴极极化较强,粒子活泼性较弱,电流效率偏低;温度过低时,铜晶粒生长缓慢,导致镀层疏松,有掉铜粉的可能。因此镀液温度对铜箔粗化效果有一定影响。

当铜离子为30 g/L,硫酸为120 g/L,前3 步粗化电流密度为70 A/dm2,后8 步粗化电流密度为40 A/dm2,粗化时间为20 s 时,镀液温度对粗化效果的影响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以看出,较理想的镀液温度为35 °C。

表3 温度对粗化效果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roughening effectiveness

3 结论

(1) 电流密度是铜箔粗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可同时达到预期的粗化和固化效果。

(2) 粗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u2+30 g/L,H2SO4110 ~ 150 g/L,温度35 °C,前3 步粗化电流密度70 A/dm2,后8 步粗化电流密度40 A/dm2。采用最佳粗化工艺处理电解铜箔时,铜箔表面粗化层无铜粉脱落,Rz在8.40 µm以上,抗剥强度大于2.10 N/mm,与原粗化和固化工艺所得粗化层性能相当。

(3) 在工业生产中,该工艺易控制,操作简单,为今后电解铜箔表面处理工艺的整合提供依据。

[1] 黄芳恩.浅析影响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因素及对策[J].铜业工程, 2009 (4): 55-57.

[2] 金荣涛.电解铜箔双面处理生产工艺的选择[J].有色冶炼, 1995, 24 (5): 33-35.

[3] 蔡芬敏, 彭文屹, 易光斌, 等.电解铜箔织构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11, 40 (24): 9-11.

[4] 徐树民, 杨祥魁, 刘建广, 等.挠性印刷电路板用超低轮廓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J].电镀与涂饰, 2011, 30 (7): 28-33.

[5] 蔡芬敏, 彭文屹, 易光斌, 等.电沉积工艺参数对铜箔性能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1, 33 (1): 26-29, 85.

[6] 张世超, 石伟玉, 白致铭.铜箔表面粗化工艺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 2005, 27 (5): 1-3.

[7] 杨祥魁, 胡旭日, 郑小伟.高精电解铜箔环保型表面处理工艺研究[J].电镀与精饰, 2008, 27 (3): 29-32.

[8] 邓庚凤, 何桂荣, 黄崛起, 等.可剥离型载体超薄铜箔的研究现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0, 1 (2): 22-24, 38.

[9] 黄永发, 王平, 唐云志, 等.一种新型电解铜箔无砷粗化工艺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2, 3 (2): 1-4.

[10] 杨培霞, 安茂忠, 胡旭日, 等.印制板用电解铜箔后处理工艺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 2005, 24 (8): 42-45.

[11] 易光斌, 何田, 杨湘杰, 等.电解铜箔添加剂配方优化[J].电镀与涂饰, 2010, 29 (11): 26-28.

[12] 张世超, 石伟玉, 白致铭.铜箔表面粗化工艺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 2005, 27 (5): 1-3.

猜你喜欢
铜粉粗化铜箔
印制板用电解铜箔时效研究
声呐浮标电缆自动化表面粗化设备的设计与验证
某500 kV变电站隔离开关软连接失效的原因
分段平移相渗曲线方法校准网格粗化效果
球形超细铜粉的制备及其空气中抗氧化的研究
中国恩菲成功研发超薄电解铜箔
乙二胺四乙酸体系中原位还原法制备银包覆铜粉
油藏地质模型粗化的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低氧光亮铜杆铜粉形成机理及控制研究
非均匀多孔介质渗透率粗化的有限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