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勇
摘 要: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感知、认识和思考,进而对其生态公民身份的高度自觉,关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蕴含着精湛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生态公民身份的建构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担当。“原理”课教学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启发性,并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立场和自觉行为选择。
关键词:生态公民身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4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97-03
近年来,全国多地持续性的强雾霾天气频发,不断促使人们对任重而道远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和积极行动。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感知、认识和思考,进而对其生态公民身份的高度自觉,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建构生态公民身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担当。
一、“原理”课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明确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明确提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发展目标,还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的政治要求,也是当今人类全球性生态危机严峻形势的现实要求,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提供理论支撑吗?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新时代”?为什么既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又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何担当、如何担当?这些大学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感召下普遍关心的问题必须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层面加以阐明。“原理”课作为一门大学生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的基础性、前提性课程,作为一门培养、锤炼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正确的价值立场的思辨性、导向性课程,作为一门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课程,理应通过教学活动对这些现实热点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和深刻解答,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原理”课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知识点
就整体性而言,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维度及其丰富内涵在现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境遇中日益显现出其科学性和独特价值,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当今中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当前西方流行的生态主义绿色思潮就其理论性质而言主要是后现代主义的资本主义改良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重新诠释马克思的思想来建构生态文明的理论根基,但它从自然唯物主义的视角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成了浪漫主义的道德劝诫和文化批判。“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在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生态文明意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自然概念不仅仅是一个与精神概念相对的本体论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论的人化自然、历史论的社会自然和价值论的生态自然,这一具有多重维度的自然概念为我们超出从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狭隘眼界来看待生态文明建立了深厚而宽广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和尖锐冲突问题被人们称为“生态问题”并获得了全球性关注。但生态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明转型问题,是人类反思和超越工业文明阶段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态问题是人类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也只有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更具历史合理性的实践中逐步解决。马克思反对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对立或者统一,他既没有简单地把历史归并于自然也没有绝对地把自然溶化于历史,而是以科学的实践观点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结构和历史情势。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分析当代生态文明问题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都是主客二分与对立的极化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研究当代生态文明问题的启迪就是摒弃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客对立和极化思维,转换到实践思维的立场上来,在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事实性维度和社会历史性维度的张力中展开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考察。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对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社会历史辩证法相统一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包含着自然对人的外在性和属人性的矛盾、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超越性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历史性变更中,人的能动性和自然的属人性的确立并不能否弃自然的优先性和基础性,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也决不能吞噬自然的先在性及其进化。这就是我们现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和解”的基本原理为生态文明研究确立了宽广的视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在“瓦解一切私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2]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指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3]。当代人类发展所面对的生态危机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它也是社会和文化的内在矛盾、冲突和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表现,因而不能孤立地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为深入探讨生态价值观提供了科学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阐明了价值一般的本质、特征、类型等基本问题,生态价值是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生态价值观是人对待、处理自身与生态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它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指导,澄清生态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念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理论特别是生产方式理论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对人口、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说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理论渊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等新意迭出的新观点,正是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这方面基本原理的坚持、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理论为我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基本维度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和历史方位提供了思想框架。马克思主义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及其关系的阐明,为我们从科技进步、制度变革、观念培育等诸多层面和角度具体深入地、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工作实际地参与制度文明建设开辟了空间、指明了方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一个亟待创新、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在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中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也大有裨益。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包含独特深刻的生态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又限制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救之道归结为技术的不够发达、某种文化价值观念或者人类本性的缺陷等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从资本逻辑的独特视角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地对待资本的力量,既看到资本创造文明的伟大作用,又积极扬弃它造成危机的内在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深刻揭示,对于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张,共产主义作为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完成了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践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建构生态理性和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价值观和伦理观。
三、“原理”课强化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探索的新问题
把当前全社会和大学生都高度关注的生态文明问题引入高校“原理”课的教学过程,用对热点问题的深度理论回应激发大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在正向引导大学生关注、分析、思考生态问题的过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性,要重点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是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主要基本原理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启发性。要重点突破的难题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水平上,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诠释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原理的生态意蕴,积极建构并传播具有当代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生态文明理论,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判断、新论断、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渗透到教学活动全过程之中,进而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立场和自觉行为选择,构建大学生的生态公民身份。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原著文本为依据,系统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做出深刻又令人信服的阐释。其次,要对近年来西方理论界围绕生态问题的研究汇聚而成的生态主义绿色思潮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理论剖析和评价借鉴,开阔大学生思考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视野,增加大学生的相关知识,训练并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生态意识,通过比较研究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准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主要基本原理的结合点,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结合点,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团活动以及未来取向的结合点,通过观照现实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对马克思主义的‘知道升华为‘体道”[5]。为此,就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运用问题导向和研究导向的教学方法,辅助运用时事辩论、情景模拟、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小组调研和讨论等方法,不断充实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总之,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知识、思维和要求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构建大学生的生态公民身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极谋划、大胆探索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6-9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7.
[5] 吴兴华.从知识教育到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56.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