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岳 彬
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因其抗菌作用强在临床应用较多。但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可能与抗菌新药种类增多、个人体质、临床用药不合理等多因素有关[1]。药物不良反应除了增加患者痛苦外,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为此,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2~2014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旨在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1 资料来源 通过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100份,其中男56例(56.0%),女 44 例(44.0%);年龄 6 个月~86 岁,平均(43.5±6.1)岁;既往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史 23 例(23.0%),否认药物不良反应 49 例(49.0%),药物不良反应史不明28例。
1.2 方法 将10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录入Excel电子表格中,以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及其表现等为变量,统计不良反应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2.1 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100例中,年龄>60岁者所占比例最大,为40.0%;其次是18~40岁者,占 23.0%;41~60岁、<18岁者分别占22.0%、15.0%。患者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n(%)]
2.2 不良反应与抗菌药物种类分布 本研究100例中,喹诺酮类使用比例最大,为41.0%,其次是注射用头孢菌素类,为34.0%,排在第3的为注射用青霉素类药物,占15.0%,见表2。
2.3 不良反应表现与累及系统分布 在100例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73例(73.0%),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潮红等;累及胃肠道系统12例(12.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累及泌尿系统6例(6.0%),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等。见表3。
2.4 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 84例(84.0%),口服 10例(10.0%),肌肉注射 6例(6.0%)。
2.5 不良反应与发生时间 本研究100例中,不良反应开始出现时间<30 min者 19例(19.0%),30~60 min者 10例(10.0%),61~240 min者 15例 (15.0% ),241~1440 min 者 25 例 (25.0% ), >1440 min者 31例(31.0%)。
近年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增多,一方面可能与抗菌药物种类增多、耐药性增加使得药物剂量加大和联合用药增多、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患者个体因素有关[3]。由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必不可少,为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组10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60岁以上占40.0%,这是因为老年患者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通常需二联或三联用药,长时间应用药物易相互影响,引发不良反应;加上老年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各主要器官药物代谢能力降低,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几率[4]。为此需重点加强老年患者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导,用药前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慢性疾病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等[5],根据患者体质及年龄合理调整药物用量,特别是起始剂量。本组100例中,18岁以下者仅占 15.0%,明显比宋瑞等[6]报告的 38.54%低,这可能与本组病例选择范围有关。但由于儿童主要器官发育尚不成熟,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高危对象,为此临床需加强儿童用药监护。
表2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抗菌药物种类分布
表3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与累及系统分布
从表2可知,本组100例中,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1.0%,这可能与其广谱抗菌性强、临床应用范围广且无需皮试相关。同时喹诺酮类药物脂溶性强,易穿透黏膜屏障,对胃肠道系统、皮肤等多系统易造成不良影响[7]。其次为头孢菌素类药物,这是因为此类药物因其广谱抗菌性、毒性低、变态反应相对少等特点,在临床应用较多。而方静等[8]研究结果是: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占比例最大(45.79%);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23.18%)。 这可能与不同种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患者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为此,用药前需询问患者药物使用相关情况,必要时行药敏试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案,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从给药途径看,静脉滴注占84.0%。这是因为口服药物不能直接进入体内,要经过肝脏的首过代谢,很多过敏原被灭活;而静脉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过敏原可直接引起不良反应。再加上联合用药,更容易引起。为此,建议尽量选择口服给药,确实需要静脉给药时,尽量避免同时输注不同药物,防止配伍禁忌,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密切观察异常反应。
本组病例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 73.0%,比王槐芾等[9]的 66.89%略高,其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潮红等,通常为药物变态反应,一方面可能与患者自身过敏体质等有关,另一方面抗菌药物生产、保存及使用过程中易生成高分子杂质或其他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如多肽、蛋白)结合后易引发过敏性反应症状[10]。一般情况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通过肉眼便可观察到,便于临床对症处理,且经处理后大部分患者好转,无后遗症发生。其次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其他不良反应还累及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针对此,用药前需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以便及时对症处理,提高用药安全性。另外,有研究表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且用药不合理表现在给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高、滴注速度过快等。为此需加强临床医护人员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用药水平,同时需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学监护。
综上所述,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以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为主,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老年患者为不良反应发生高危人群,静脉滴注易引起不良反应。为此需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视老年用药、用药反应观察等方面入手,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常先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7):1401-1402.
[2]郑火珺,叶建云.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6):94-96.
[3]石晖霞,李江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综合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5):465-468.
[4]陆晓霞,陈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及常见不良反应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4,12(12):2419-2421.
[5]王维忠.2008年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6例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39-40.
[6]宋瑞,赵李民,徐强,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96例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7):916-917.
[7]李冠,夏宁,韩涛,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8):3403-3404.
[8]方静,周学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2):141-144.
[9]王槐芾,龙恩武,童荣生,等.29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1):35-38.
[10]黎海姣,朱遂明.抗菌药物引起128例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