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贝
艾柯是著名中世纪研究专家、哲学家、符号学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小说家、专栏作家。2005年《展望》杂志给全世界的公共知识分子排名,艾柯紧随乔姆斯基之后,排在第二位。
艾柯1932年出生于皮埃蒙特大区首府亚历山德里亚,1954年毕业于都灵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写的是阿奎那的美学。1962年艾柯出版了成名作《开放的作品》,希望建立一个关于现代艺术的模糊美学,他在书中说,文学文本是意义场,而不是意义流,是开放、动态、吸引人的场。文学作品如果把对它潜在的理解限制为单一、明确的线性理解,读起来最没有回报,而那些开放、活跃的作品是最好的。1964年他又出版了《末世派与综合派》,尝试分析流行文化传播的信息是如何运作的。(艾柯本人既不是拒斥一切当代文化、鄙视低眉文化的末世派,也不是赞颂一切大众文化、把漫画跟莎士比亚等量齐观的综合派。)
艾柯
之后艾柯对哲学话语的寻求使他的研究对象超越了他年轻时代的后克罗齐美学,经过语言学、信息理论,走向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1975年他出版了《符号学原理》。他说符号学是关于所有语言、所有沟通形式——视觉、触觉——的普遍理论。
符号学分析能让公众意识到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内涵。在2004年出版的《美的历史》中,他写道:“20世纪上半叶,最多到20世纪60年代,有一场挑衅之美与消费之美的激烈相争。挑衅之美的理念出自各种前卫运动和艺术实验主义,以充满挑衅的做法,背弃了所有至今仍受尊重的审美正典。消费之美是媒体提倡的模型。大众媒体彻底民主,为天生贵族风雅者提供美的模型,也为肉感的劳动阶级少女提供美的模型。无法与胸脯丰满的安妮塔·艾克伯格争锋的女性,可以以纤细的奥黛丽·赫本为法。没有理查·基尔那种文雅型阳刚之美的人,则以德尼罗的蓝领阶级魅力为式。”
1977年,艾柯出版了一本书叫《如何写一篇论文》。如今这本书在意大利已经出了23版,被翻译成至少7种语言。它刚刚有了英文版。艾柯说年轻人写论文是一个神奇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你的论文就像你的初恋,是很难忘怀的”。如果能够掌握写一篇古板的论文的要求和规范,学生就为外面的世界做好了准备。他建议:“写当代作者时要把他当作古代人,写古代人时要把他当作现代人。”他认为复印资料不是好事,“一个学生复印了几百页资料,然后带回家,这一过程中的体力劳动让他以为他已经占有了这些著作。拥有复印的资料后学生就不去读了。许多人都经历了这种积累的眩晕、信息的新资本主义”。许多人在上网时保存文章,也是在囤积信息。艾柯的建议是尽快把看到的东西读掉。
艾柯40多岁时出版的小说《玫瑰的名字》非常著名,但他说:“我开始时认为自己是一位学者,每周工作6天,只是在星期天写小说。一开始我认为我的小说和我的学术著作之间没有关系。美国有一套很著名的书叫《在世哲学家文库》,鉴于人类的各项事业都在衰落,我成了这套书下一卷要做的在世哲学家。在这本书中,每位作者必须写一篇哲学自传,然后有25个人写25篇论文,作者要一一做出回应。因为它是在世哲学家文库,我希望自己在它之前死掉,这样它就不用出版了,我也就不要写自传和回应了。但是我知道这本书的编辑要求那些作者也从哲学角度谈谈我的小说。这意味着,对一些人来说,我这两种活动之间是有着严格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