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月8日宁波保利剧院盛大的颁奖仪式的结束,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也尘埃落定,29位摄影工作者分享了摄影创作奖、摄影理论奖、摄影传播奖及终身成就奖。正如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在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所讲:“本届金像奖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北京文艺座谈会后,中国摄影界举办的影响最大、关注度最高的摄影评奖活动。这份荣誉是对获奖者们在摄影各个领域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突出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广大摄影人的鼓励和鞭策。”
难度最大,提交最多
本届金像奖的申报工作自2014年9月4日启动以来,共收到293位摄影界人士提交的申报材料,其中摄影创作奖纪录摄影类新闻摄影组32人,纪实摄影组89人;艺术摄影类直接呈现组64人,艺术摄影类创意观念组40人;商业摄影类商业广告组6人,商业人像组12人;摄影理论奖理论研究类14人,理论评论类10人,摄影史志类10人;摄影传播奖图片编辑类2人,展览策划编辑类5人,图书策划编辑类7人,摄影译介类7人。参评人中男性274人、女性19人,以摄影为职业的有200人、非职业93人。本届参评作品的水平、制作质量、参评辅助材料的详实,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思想深度和往届相比有显著进步。
据协会组联部介绍,自申报启事发布以来,每天咨询申报的电话、邮件不断。尤其是临近截稿的最后一个星期,金像奖组委会办公室前排起了长龙。这也是金像奖有史以来来稿数量最多,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届。本次获奖名额拟不超过30人,获奖比例约为10.2%,是历届难度最大的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主要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所属个人会员中评选,但并不局限在会员范围内。
中国摄影金像奖(以下简称“金像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逢五逢十”对中国人来说,尤其值得纪念与总结。1988年2月,中国摄协第四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创立“中国摄影金像奖”。1989年10月,第一届金像奖举办。1996年,从第四届开始,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联合主办和颁发。2005年,国家整顿文艺评奖,中宣部下发《关于中国文联与各文艺家协会申报全国性文艺评奖项目的批复》和《中国摄影金像奖的批复》,明确中国摄影金像奖等11个奖项立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自1989年举办第一届金像奖以来,共有313位摄影家获此殊荣。
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等项并列,是中国文学艺术界12个艺术门类最高奖项之一,不仅在艺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不同于其他摄影评比以参评作品为主要评判依据,金像奖的评选是综合看待一位摄影人整体艺术素养,对业界的影响与贡献以及个人品行。
开展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活动,目的是鼓励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钻研创作,推出更多摄影精品;同时更好地发挥中国摄影家协会品牌效应,推动理论研究和评论,凝聚和培养优秀的摄影人才,繁荣我国的摄影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类别整合,规则明确
本届金像奖在类别上与往届有所不同,这是经过问卷调查后的调整,下设四个子项:摄影创作奖、摄影理论奖、摄影传播奖、终身成就奖。在公平、公正原则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征稿更科学、合理,各大类别更加细分,将摄影创作奖纪录摄影类又细分出新闻摄影组和纪实摄影组;艺术摄影类细分为直接呈现组和创意观念组;商业摄影类下设商业广告组和商业人像组;摄影理论奖则细分为理论研究类、理论评论类、摄影史志类。将原来的“图片编辑奖”和“图书奖”合并,同时增加了展览策划编辑类、图书策划编辑类和摄影译介类,共同构成摄影传播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金像奖评选,首次将新闻单独分类设项评选,这也是摄影发展在当今的大势所趋,随着摄影技术以及摄影器材(包括手机)的日益普及,职业摄影师与业余爱好者放在一个舞台上竞技,在专业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公平原则,也是本届的一个提升和改变。
本届参评条件中,第一条为参评人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繁荣发展”,这也为此次评选定下了主基调。同时,也明确了“曾获过金像奖者可以继续申报。但参评同一子项,必须提交上次获奖之后的新材料、新业绩”,这也是为了鼓励摄影创作的持续性。同时特别注明参评人提交的作品和著作,须拥有独立、完整和无歧义的著作权。
本届评选延续了往届设立监审和观察员的规则,同时又有所进步。首次允许协会之外的媒体人员担任观察员,向社会传播、报道他眼中的第十届金像奖评选过程。金像奖观察员由律师、媒体记者构成,以此来保障监督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性。为便于广大摄影人更直观地了解、监督评选过程,本届金像奖还对评选现场进行了全程视频录像工作。
一评到底,宁缺勿滥
任何摄影奖项的判定,最终都是全体评委标准的体现。2014年11月20日,共计38名评委,聚齐北京京郊,第十届金像奖正式拉开评选大幕。本届评选按7个组进行,为了保证评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所有类别评委将只对该类别作品进行全程负责,不再进行所有评委综合评审环节,评委人数也创了历届之最。
为了保证评选公平、公正,评委少受外界打扰,本次评选,分A、B两阶段进行,七个组的评委,按顺序依次入驻评选现场,就各组申报者进行综合评定。组委会领导特别强调,评选不要赶进程,要“慢一点”,评委打分时要“静下来”,尽可能不留遗憾。让评委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反复衡量、比较,充分复议,发扬学术民主,独立思考的评选氛围,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时常为一位申报人的取舍而激烈辩论,甚至在用餐时还在讨论。根据规则,金像奖评选实行逐轮递进制,每一轮评委都有复议的程序,最后一轮,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评委不受打扰,实行更为严谨的打分制。打分采取百分制,按申报人的参评作品、专业文稿、个人品行、影响与贡献进行打分,每一项都有相应的分值比例。
尽管三天的评选很紧张,但评委们之间及时沟通,力求在每一轮评选都不留下遗憾,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次动议权,本着“文艺名家、德艺双馨”的高标准,综合打分,可以感觉到与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等其他展览不同的是,金像奖作为业界的最高荣誉,由评“图”变为评“人”,体现的是摄影工作者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保证整体水准,宁缺勿滥,本届金像奖允许获奖名额和奖项类别空缺。同时对再度申报参评的往届获奖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纵观第十届的评选结果,可以感受到,以往那种靠一组照片或者几张单幅照片就能拿下金像奖基本不可能了,评委们更多地是对每一位送评者进行综合考量和打分,作品作为主要参评材料固然重要,但是论文以及其他的辅助材料也同样重要,现在的中国摄影金像奖更侧重于从摄影理论、摄影潮流、摄影创新等角度来评判摄影者对于整个行业的贡献,同时也兼顾考察送评者的业界影响,以及个人品行的考察。
在评选中,评委们也谈到了几种现象:1.误投类别。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几届评选都有类似情况出现,今年也未能幸免。有的申报者未认真研读和准确理解申报规则,虽然摄影作品、专业文稿、个人品行、影响贡献几个综合指标都不错,但因误投了类别而惜败,令人扼腕。2.组照多,好照片少。3.老作品多,新作品少。4.对纪录类和艺术类中直接呈现组中,要求作品是对客观真实场景的反映这一规则,理解和执行的不够。过度强调画面的“完美”,而忘记了客观真实性。5.金像奖不同于各类影展影赛的评选,它是一个针对个人的成就奖,而不是针对申报的作品评定。因此,申报人的综合素养尤为重要,申报材料一定要尽可能完备、详实,能体现出个人成就。
2014年11月23日晚,评选正式结束。本刊记者作为观察员之一,可以感受到金像奖的评选正在成为广大摄影工作者搞创作、出作品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公平、公正、专业的平台上,摄影人的精心创作成果得到很好的展示,在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指导思想下,真正优秀的作品都逃不过评委们的慧眼。可以看到,近几届新设立的理论奖,无论是从来稿水平还是参评人员构成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摄影理论(包括摄影史论、摄影评论)历来是摄影界的一个短板,在摄影全民普及的今天,亟待摄影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随着这届几位理论类金像奖获得者的确定,将为今后的摄影理论界开辟一片新的生态,也会吸引更多的摄影人投身到理论领域中。
本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林少忠曾于1990年代担任《中国摄影》杂志的编辑长达10年;邵伯林是1957年《中国摄影》创刊号封面的设计者,还曾担任过《中国摄影》杂志的编委;茹遂初曾经在《中国摄影》发表过大量重要作品。
本次编辑理论奖、传播奖的获得者杨莉莉、徐婷婷、潘科等曾为《中国摄影》撰写过大量文章。
本次创作奖中许多获得者的作品也曾经在《中国摄影》上有过充分的呈现。
我们在文后介绍了每一位获奖者,摘登了评委的点评。但限于篇幅,本刊只选登了部分创作奖获得者的作品。
谨以本期金像奖的报道专题,向所有获奖者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