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情境

2015-05-21 12:46陆金月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诗化寓教于乐美术

陆金月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都赞同孔子“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教学理念。同时,“寓教于乐”作为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一直被专家学者,各大名师所津津乐道,但是又有多少教师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呢?中国人崇尚“苦”学,前有战国苏秦“锥刺股”,后有东汉孙敬“头悬梁”,如此承传,演变为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于老师而言,这是一种机械重复的“苦”教;于学生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苦”学呢?

其实,“寓教于乐”就是教师轻松地传授知识,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而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则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堂语文课是极其短暂的,想要收获极大的教学成果,“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又是至关重要的。

一、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情境中,阳光温暖,空气清新,清泉甘甜……可往往那些表情呆板不变、语言寡淡无味、要求严格苛刻,甚至只知道冷嘲热讽的老师会破坏这一切!

唯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之间永远隔着一道冰冷的高墙,那么学生还能够快乐地学习吗?所以,老师要做“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要做“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要做潺潺流淌的小溪水,惟有如此,才能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构筑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情境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诗化的教学内容

汉字,何其美,端庄匀称的结构与收放自如的形态让语文课堂教学在骨子里就积淀了滋生快乐的底蕴。汉语,何其妙,字词灵活运用所产生的美妙情境让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上平添了享受韵味的快乐。可也许是出于各类考试的遥远“威胁”,很多一线教师过分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将教学内容分割为听写词语,删选信息,修改病句等等,学生一见到语文就怕,语文哪还有诗性可言?

强调“诗性”并不意味着舍弃语文的工具性,只是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内容中兼而有之,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情境来实现。

《江南》作为一首汉乐府民歌,一开始就为我们描绘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妙场景,学生想象着自己浮于碧水之上,穿梭于荷叶之间,伸手采摘莲蓬,不禁摇头晃脑地朗诵起来,当读到“鱼戏莲叶间”时,他们又把自己的角色转换成了小鱼,在水底自由嬉戏!如此诗化的教学内容,根本无需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动就被“吸引”了进去。

可能有人要说,这本身就是一篇美文,当然就是诗性的教学内容了,但面对那些鞭挞黑暗,揭露丑恶的文章该如何“诗化”呢?其实这些描述痛苦和磨难的文章也是在倡导光明与美好,是在增添你的体验,让你更好地感受幸福。况且,这里所说的诗化的教学内容并不全是语文课文本身,那是一种课堂教学情境。

三、灵动的教学形式

人脑分左右半球,且分工明确:左半球是一个包含着语言、逻辑和数学运算的加工系统,主管逻辑思维;右半球则是一个主要由音乐、美术、空间知识构成的辨证系统,主管形象思维。美国大学教授戈登?肖曾将78名智力相当的孩子分成三组进行了一次实验,第一组学习音乐,第二组学习计算机,最后一组则不进行任何训练,可9个月之后的智力测试表明:学习音乐的孩子的智力得分平均提高了35%,而剩余两组则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由此可见,对于右脑这一片新大陆,音乐的开发力度不容小觑,同时学习美术也具有如此的教育效应。音乐与美术,作为孩子们的天生喜好,自然而然地会给他们带来快乐之感,那么何不灵动地变化教学形式,把音乐与美术恰到好处地引用到教学中来构建“寓教于乐”的课堂情境呢?

伴随着音乐轻声朗读《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因为有了背景音乐的渲染,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欢乐的情境中。这,正是利用音乐进行了“寓教于乐”的情境构建。

学完课文《云房子》之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鸟,画出自己喜欢的云房子,于是他们嘴角含着笑,一边画还一边“叽叽喳喳”个不停,他们笔下的云房子可比课文中丰富多彩,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创意更是无限的,有的云房子甚至是数字的形状,小鸟们还穿梭于云房子间做着算术呢!这,难道不是利用美术进行了“寓教于乐”的情境构建吗?

当然,以上并不表明要将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或美术课,音乐、美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更多灵动的教学形式还在于教师本身的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创设的情境是否具有吸引力,应变意外时是否机智灵活。

四、赏识的教学态度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也许你放下教鞭,抛弃冷眼,停止讥笑,代之以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赞许的微笑,那么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瓦特、牛顿与爱迪生呢!后一种教学态度不仅能消除学生对于老师的疏离与畏惧感,甚至能让他们的一生都如沐春风。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从学习到生活,尤其要在课堂情境中赏识他们每一次的进步。

那是一个颓靡的时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长的一次“赏识”却成就了纽约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于贫民窟的罗尔斯在上小学时总喜欢打架与旷课,一次由窗台跳进教室时发现了突然造访的校长,只得伸出双手接受惩罚,不料校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说道:“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将来能成为一位州长。”如此高的“赏识”,竟然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因为罗尔斯从此便有了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

以语文朗读教学为例,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态度更利于促进学生的朗读效果呢?一个接着一个地批评,也许最后一个学生能读好,但前面的学生却失去了读书的激情;但一个接着一个地表扬,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此时的心境是快乐的!可见,“赏识”的教学态度具有无限的动力,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夏日里的凉风,那是源源不尽的溪流,越积越深的信念。

综上,民主的师生关系,诗化的教学内容,灵动的教学形式,以及赞赏的教学态度都是营造小学语文课堂“寓教于乐”教学情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而只有“寓教于乐”,方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诗化寓教于乐美术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