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广场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兴盛起来,并成为人们城市生活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场所。文章通过对我国广场的起源、演变、文化由来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中国数十年来,广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场所的原因。在研究的过程中,着重采取比较、对比的方式,对广场(1)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封闭、半封闭、开敞、下沉式),(2)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广场的艺术布局包括:尺度、构图手法、视觉艺术——绿化地带、建筑群、雕塑、喷泉、建筑小品和人工照明、音响等),(3)设施和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更清晰的了解广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对我国未来的广场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广场;三个阶段;文化传承
1 城市广场的形成与分类
1.1 城市广场的概念
广场这个概念被认为是西方传入中国的,但实际上,我国古时也具有与现代广场相同概念的场所,在当时将宽阔、开阔的场地称为“台”,不过古代的这类场所多用于宗教与政治,鲜少用于民众聚集或娱乐。直至近代,在西方文化、势力强势入侵之后,对于中国而言才开始有广场的形成。经过百年间的历史变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广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对广场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升,这种变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城市广场在人民需求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孕育催生出新的面貌,称为城市中的时代印记。
1.2 城市广场的形成
中国在近代才有城市广场这一概念出现,从殖民到国民政府这段时期,由于国内形势和社会环境特殊,我国的城市广场发展与规划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和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才在一些城市陆续出现广场。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城市广场多为政治集会之用,虽建设规模大,但却缺乏设计和规划,显得较为单调和简单。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我国政治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城市广场在市民生活中意义非凡,它满足了市民户外公共活动的需求,成为当代城市文化集散地,在城市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3 城市广场的分类
城市广场被认为是市民公共活动的场所和城市文化的承载体,按照其功能性可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等,按其性质可分为:纪念性广场、文化性广场和商业性广场等。这些广场分类,单从其名称就不难看出其广场的归属性质和使用功能,务必根据其特性对广场进行设计和规划。同时还需避免城市广场发展中的几大误区,被归纳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防止在大规模建筑或政府性建设中,产生模式性、呆板性和缺乏文化性的城市广场。努力形成多元性、多样化的市民生活城市广场。
2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演变
2.1 八十年代城市广场发展与演变
中国城市广场真正开始得到发展是从改革开放(1978年)后开始,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带动,为中国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使得社会大众开始思考和注重城市生活,而城市广场的发展给予了市民一些符合需求的场所,这些绿化、美化的场所为民众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
2.1.1 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八十年代时期的中国城市广场大多功能简单,多属于政治性、纪念性的集会场所,如贵阳人民广场、大连斯大林广场、太原的五一广场等。当时广场规模和面积较大,以方便公共集会、市民活动等具有特定性质。但当时城市广场数量有限,而且设计和规划较为保守,大部分广场以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布局为主,通常以绿化带或道路作为边界隔离,广场内外空间由进出广场的“开口”作为连接,总体布局偏属于围合性功能。
2.1.2 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八十年代的城市广场常选用领导雕像或政府建筑群为广场中心区域,同时引入大面积的草坪和灌木作为绿化,搭配方形或圆形花池、草地等构成对称式、轴线式设计布局,在当时是规划设计布局的主流。在材质选用上多以品质高级的石材(大理石、花岗石)为主,即在布局上体现了广场的恢宏气势,又在材质选用保证了高端品质,这都是当时广场设计建筑的主要手法和方式。
2.1.3 设施和设备,广场除了主体建筑外,其设施、设备也是体现城市广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八十年代时期,城市广场建设较为单一,大多数设备以简单照明为主,如广场高射灯照明,通常光照充足,能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但没有变化或效果烘托作用,仅仅起到照明功能性用途,也就更谈不上音响设备的使用了。由于广场集会的性质影响,在对广场设计时,很少设置休闲设施,如:坐凳、喷泉、公共卫生间等。总的来说,八十年代的城市广场在设施设备上规划较少。
2.2 九十年代城市广场发展与演变
九十年代的中国其政治经济迅速崛起,社会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和开放,随着市民对城市广场环境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广场成为了美化城市面貌的社会生活缓冲地带,提升环境品质的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在九十至九五年代期间,上海外滩广场、大连希望广场先后落成,由于其蓬勃向上的城市精神象征,既感染和鼓舞了市民,更是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也带动了许多城市兴建标志性广场的浪潮。
2.2.1 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九十年代城市广场建设很积极,广场建设数量也大幅增加,由城市道路构成广场的边界外缘,逐渐淘汰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广场,多以开放式空间布局为主,并且广场开口众多也具有主次之分,增添了广场内外的渗透性。由于城市广场的建设受到政府的关注,在建设规模上,广场面积越来越大,有些城市甚至将广场建设成为城市的中心或文化中心。
2.2.2 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城市广场大多属于政府建设项目,由于社会大众的需求和审美提升,使得政府对广场的布局设计更加重视,如:上海外滩广场、鲁迅文化广场、大连星海广场等都是政府行为下的重要建设项目。九十年代的广场不再是简单的几何或对称图案,出现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几何图案,同时结合折线、弧线、放射线等,形成丰富的广场布局图案,构成灌木、花卉、草坪、水体等,在空间形态上也更具均衡性和协调感。
2.2.3 设施和设备,随着九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广场设施设备也有所不同,包括雕塑、照明设备、座椅等都变得越来越亲民和贴近生活,主体雕塑体现城市文脉,照明设施更多样和变化,广场座椅表现市民休闲情趣。除了沿用原来的设施和设备以外,城市广场还增添许多其它设施,如:文化艺术小品、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等。设施和设备承担广场文化,烘托城市情感,特别是无障碍设施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怀,表现出城市广场环境已经开始向人性化方面提升和发展。
2.3 二十一世纪城市广场发展与演变
二十世纪末时,城市广场建设项目从数量、规模上过于庞大,这种盲目建设的热潮引起人们的反思,使得广场建设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被人们更加重视,在经过系统的治理后广场建设摆脱了政治的纠缠,盲目建设浪潮得到了抑制。与此同时,城市广场建设在摆脱盲目跟风、求大的建设习惯后,除传统规划和建筑领域外,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环境学和人类学也逐渐涉入广场的研究中,城市广场的本质和内涵的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3.1 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二十一世纪大多数城市广场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显著的减少,面积再也不是以前的盲目求大。在空间布局方面,依然延续以前的布局方式,广泛运用了下沉式、围合交错式等更加丰富的布局方式,同时加入了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在其中,使得广场建设迎来了一种新的内外关系,它模糊了行人与广场的界限,避免了明确的广场内外开口所带来的排斥性,从而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广场的公共性。
2.3.2 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虽然广场建设面积有所缩小,但其广场内的元素更加多元和丰富,对称式和轴线式的空间格局逐渐减少,复杂多元和无轴向、非对称式的布局形式逐渐增多。通过多种元素综合呈现,展现出城市文明的真实面孔,归纳出了城市历史文明,也罗列了社会精神和市民生活景象。
2.3.3 设施和设备,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广场注重市民生活与活动,设施和设备更加丰富、多元,出现了小品艺术细腻化、服务设施人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在设施、设备建设方面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广泛加入了信息化服务设施,如大型电子多媒体屏幕、音乐喷泉、电子灯光秀等媒体设施;第二,无障碍设施体系的日益完善,如盲文语音提示,残疾人座椅、残疾人卫生洁具等。通过以上设施设备更新方式,体现出全社会更加细腻的人性关怀和文明。
在中国城市广场发展的这三、四十年中,由最初的西方侵入式到中国特色式,期间经历了多次转型和变迁,现在广场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成为社会生活的承载体。未来中国城市广场将继续发扬城市文明,它必将在促进公共生活繁荣、促进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夏祖华,刘鼓川.议城市广场设计一创造为人的、多场的、有个性的市民活广场[J].建筑学报,1988(7).
[3] 叶鹏.中国当代城市广场认知与实践的3个阶段— 基于符号学、语用学视角的观察[J].建筑学报,2013(10).
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