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机制及其设计

2015-05-20 02:21:38于新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禀赋资源型指向

■于新东/文

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机制及其设计

■于新东/文

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从其基本内涵来看,是指城市这个主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推动乃至引领产业这个外部客体的发展,而科学且合理确立城市自身的经济命脉、对外形象、总体功能、施政纲领等位置选定的综合行为与变迁过程。

在上篇对产城融合实现机制的“十二大机制”作了述要式的阐释后,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始一个一个地研究探讨每一个具体的机制。本文主题为产城融合实现机制中的第一大机制,具体研究分析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机制及其设计问题。

正本清源,理论之道。我先来把“机制”一词作个粗略界说,以为全部系列奠定基石。简而言之,社会科学中的机制就是“机构载体+制度规则+运行方法”。因而,若一旦冠以机制一词的研究,那就至少应包含研究这样三大要件,一是如何构建平台载体,二是如何建章立制,三是如何推动运行。运用此法,具体看看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机制及其设计的缘起、众说、际会与发展。

单就城市定位及其机制研究而言,内容是丰富的,文献资料也是丰富的。比如说,研究城市的功能定位,有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之分,专业功能与空间功能之分等,研究指向是宽泛的。因而,需要强调的就是,本文是归属于产城融合实现机制、专门研究围绕产业发展如何进行城市定位并建立健全相应机制的,恰如标题所示是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及其机制。

研究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问题,不能不了解“定位”这个概念的界定。结合有关研究资料文献的说法,我认为所谓定位,就是主体依据外部客体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立自身位置的行为与过程。这个定义包含这样几层重要意思,一个是外部客体是广义的,既可以是明确的对象,又可以是泛在的宏观环境。另一个是确立位置必须既是科学的,又是合理的。再一个就是定位是一种行为,但这种行为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由此推导,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从其基本内涵来看,是指城市这个主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推动乃至引领产业这个外部客体的发展,而科学且合理确立城市自身的经济命脉、对外形象、总体功能、施政纲领等位置选定的综合行为与变迁过程。事实上,从这个基本内涵的界定就可以看出,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对城市的建设发展乃至兴衰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上述界定已经清楚表明,这将关系到能否科学合理把握好城市的经济命脉,即经济的来源、经济的动力、经济的质量效益、经济的数量规模等等,关系到城市的对外形象,关系到城市功能的选定,以及为达成这些建设发展目标所必需配套制定并实施的有关方针政策等等。正是因为事关重大,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研究才愈发显得重要。概念描述、重大意义明了后,具体方法的问题就是摆在眼前必须加以解决的。

论及至此,我不得不表达一下对学问大家的崇高敬意。有研究资料介绍了艾尔·列期和杰克·特罗在《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一书中的有关阐述,我看后真的是由衷感慨,果然是大师大家之水准。这里与读者们分享如次。两位大家研究提出了三种主要定位法,虽然说的是品牌定位法,但其实适用于一切事物定位法,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一种是自身优势特点定位法。即主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并把这种优势和特点凸显出来。第二种是社会需求定位法。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迎合社会需求,而不拘泥于自身现有的条件。第三种是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综合定位法。

用这三种定位法指导我们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法,我相应套用研究提出三种。

第一种是城市自身禀赋特色优势定位法,这是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的基础与前提。展开来解释就是,城市为培育发展产业而进行的定位,必须首先是建立在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之上的,这种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离开城市自身资源禀赋而实施的定位,从定位本身来说,我称之为“空中楼阁”式定位法,没有根基,难以牢固。从产业指向来分析,我称之为“空降产业”,这种定位法下培育发展的产业,难以存活,更难以壮大。有人马上就会反驳说,现代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对每一个城市而言,难道不都是崭新的吗?照我的分析,岂不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都发展不起来了吗?问得好!但是别忘了,绝大多数城市的悠久历史已经为迎接现代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到来做了好多年的各方面准备,至少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是必须时刻准备着的。

第二种就是基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城市自身发展需求定位法,这是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的延伸与拓展。通俗易懂说,这一定位法正是对上一种定位法的补充与提升。如果说,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只能一直甚至永远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而进行,说得直白点,这样的产城融合的结果就是城市也好、产业也罢,都会“死得很难看”。原因很简单,随着各类需求特别是人的需求的不断丰富多样,城市本身必须不断发展提升。城市要发展、要提升,相应必然会对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提出要求。这就势必决定了,单纯依靠自身资源禀赋而生长的产业是绝对满足不了这一发展要求的。现实而合理的情形就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从而使得产城融合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当然,有人就又会问了,这不是和上面第一种定位法相冲突吗?一点都不矛盾。因为,城市形成发展本身有阶段性,注定了产业培育发展也一定有阶段性,基于资源禀赋还是发展需求实际上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

第三种就是城市资源禀赋与各类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定位法。有了上面相对详尽的阐述,两种方法融合而成的定位法,其内容就不必赘述了。这里我倒是想与读者们分享基于定位法划分而对城市产业划分的研究心得。从最简化的角度,我提出有这样三种产业划分:资源型产业、需求型产业、前瞻型产业。具体再可以分好多种,比如资源型可以分为矿产资源型、旅游资源型、人文资源型等,需求型可以分为餐饮需求、娱乐需求、服务需求等。我们的定位机制因而必须是综合的,既考虑资源、又考虑需求,既考虑当下、又考虑长远,既考虑经济、又考虑生态。如此产业指向的城市定位才是科学合理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风采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禀赋资源型指向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40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矿产勘查(2020年11期)2020-01-04 21:04:51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0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传媒评论(2017年8期)2017-11-08 01:47:36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8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