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慧
山 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小学坐落于丁庄镇政府驻地南首教育园区内,学校占地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24平方米。学校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各类功能室配套齐全,现已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提升和超越。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建设精神家园,办出学校特色一直是中心小学的办学梦想。为此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主体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素养,打造真正的文化特色品牌学校。
物质文化:塑造学校特色格局
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精巧的设计,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师生的开拓进取精神,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自然环境建设,打造花园般校园 学校按照高品位、精巧化的要求,合理规划校园自然景观,形成了多层次、主体化四区十二园格局,即生活区、办公教学区、功能区、运动区;春颂园、夏弦园、秋吟园、冬知园、桃花源、荷花苑、怡心园、百花园、百果园等十二园,每个园都赋予其独特内涵。校园内一棵棵挺拔的白蜡树,象征着中心小学的师生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荷花苑的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作为全体师生激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通过合理规划,校园中春天桃花吐芳,夏天荷花盛开,秋天硕果飘香,冬天梅花怒放……留恋其间,乐而忘返。
打造主题文化,使校园成为立体课程 根据校本特色,学校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主题文化,包括孙子文化、科技文化、德育文化、艺术文化、荷(和)文化、校园甬路文化、安全文化等。其中为了凸显本土文化,学校精心建设“孙子文化”,在校园西南角建设“孙子文化园”,内容涉及孙子介绍、兵法等,遵循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予以呈现,并且在园中放置适合学生休闲、读书的石凳、石桌等。园内栽种的花草树木,使这里成为曲径通幽、氤氲书香、传承文化的地方。对于孙子文化的打造,学校不仅建设显性的文化,也将其中的精髓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这种隐形的文化也尤为重要。
注重班级文化,缔造完美教室 中心小学以“缔造完美教室,让我们走向卓越”为主题建设班级文化,突出以人文本,注重人文性、教育性、丰富性、独特性的有效整合。努力做到桌椅摆放情感化、班级形象个性化、活动空间多彩化,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教室环境始终保持生命不息的生态感,建设生活化、游戏化、学习化的空间。各班设立富有特色的班标、班徽、班级口号,打造个性班级。教室内建设“小书虫俱乐部”,建设立体展示墙,建成立体、多彩的学习园地,既美观又实用,满足多种需求,还可以种植盆栽植物,开辟种植角。教室内定做了多边形课桌,安置办公桌,安置照相机等设施,满足小班化教学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教室成为温馨的家园。
制度文化:构建制度保障系统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的过程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为加强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学校制定了《丁庄镇中心小学章程》,为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精神文化:呈现特色价值体系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经过师生员工的反复讨论,学校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理念价值观体系。
精神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重要作用。如果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员工中大力展示、宣传、解读学校核心价值体系,让师生员工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以获得师生员工的共识和认同,并在教与学的行为中自觉付诸实践。
行为文化:共建师生幸福家园
行为文化是学校所有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师生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风范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念和办学思想在每个人身上的动态反映。
打造和谐教师文化 一是用愿景凝聚人心。“做一个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人,不做可有可无的人。”建校初期,学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学习了《从终点处规划人生》《让生命不断增值》《享受为师的阳光》等一系列的文章,然后召开中老年教师座谈会,讨论并制定学校的办学愿景和中长期规划,通过各种活动让老教师重新焕发新的激情,找到做教师的幸福感。
二是加强班子队伍的模范带动作用。启动“班子建设六个一”工程,要求每个班子成员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在班子教研会上交流,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组教研活动,每月至少在全校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每天和一名教师谈心、每天巡视每个办公室,每天推门听课一节。最终成就了一支事业心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
三是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干部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真诚、平等、宽容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进一步提升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打造高效的校本研修文化 学校深入实施和谐高效课堂研究,确定走“科研兴校”之路。先后建立起名师培养机制、名师工作室,并不断加大培养投入。通过实施“名师带动工程”,以构建“特型课”为载体,相继组织了“名师示范课展示”“青年教师阳光课堂评选”等活动,购置了大批特级教师录像,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观摩研讨。通过课题实验、读书学习、反思成长等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支“学习型团队”正在形成。学校先后有1名教师被评为东营名师,4名教师被评为广饶县名师,8名教师被确定为市县重点培养对象,26名教师获得市县级教学能手,9人次执教市县公开课,并在《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山东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打造学生快乐文化 一是常规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的职能,建立了黑板报、文化长廊、校园广播,成立了“萌芽文学社”,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编写了《文明的种子》等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是社团活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成立了围棋、古筝、跆拳道、舞蹈等社团活动组织,既促进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同时也为不同学生发挥和表现个性特长提供舞台。
三是读书活动。学校注重建设图书室,实现图书阅览一体化。在走廊内设立了开放图书架,增大了借阅流量。各班设置了图书角,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每学期开展一届读书节,开展征文、手抄报、诗朗诵、课本剧等活动,让书籍的芳香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四是节日活动文化。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构建积极向上、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们感受民族传统中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了解民族历史、认同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意识、传承民族精神。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星光工程”。为实现“让每个学生能找到做好学生的感觉,让每个学生的梦想、激情、个性都得到张扬”的教育目标,大力推广实施“星光工程”,对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在学习习惯、个性特长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褒奖。
体育艺术“2+2”活动。学校进一步整合课程,开展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葫芦丝课和篮球课、软笔书法课,同时阳光大课间组织了集体舞、竹竿舞,使每个学生掌握多项体育与艺术技能。多元、开放的校本课程,丰富、拓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互为补充,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
打造和乐文化 学校依托荷花苑打造荷文化,从举办荷花节入手,通过赏荷、唱荷、画荷等载体,与学校的快乐主题文化整合,形成真正的和(荷)乐文化,使和谐快乐成为学校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