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博
烙画《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荣获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银奖
一支通电预热的烙笔在白色丝绢上轻轻游走,用火热的温度烫出一条条或深或浅的线条。随着线条的延长、曲折,一只虎头的轮廓逐渐显现在轻薄的丝绢之上。
传统的烙画起源于汉,后因战乱灾荒,一度失传。直到清代光绪年间,才被河南南阳的一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历经几代传授,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的几大派系。传统烙画多以烧热的烙铁为笔,在丝绢、宣纸、皮、竹、木等材质上烙绘成画。
我所尊敬的一位朋友杨金婷绘制烙画多年,她擅长工笔画,曾是我们这个小县城中的电影放映员。后来,伴随着国营电影院的关闭和下岗的热潮,她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在“人过三十不学艺”的当口,开始自学烙画。
第一次看灼热的烙铁在丝绢上描绘,总有一种浓烈的忐忑伴随着惊艳的震撼。看她手拿烙铁,气定神闲地起笔、转腕、收笔。却还是怕,怕那么轻薄的丝绢,在火热烙铁的一遍又一遍地描摹之下,突兀地出现一个黑点。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烙画的过程,是一种在痛苦中孕育着极致之美的过程。像是人生,在经历了苦难后的涅槃;也像是悬崖旁的芬芳植物,在经历了种种风雨后的惊艳绽放。
我所见到的现代写实烙画作品多以记录家乡生活为主,简单纯朴的农家小院、低矮麦秸堆旁寻食的小鸡以及从小便熟知的洛阳龙门石窟。
看着那样古朴纯净的作品,端然地放置在眼前,我仿佛独自穿越了一条光明、漫长的记忆隧道。在隧道深处,是家中土墙黛瓦的老屋,是墙边树上的金黄玉米,是母亲散养的肥胖母鸡,是每到春秋两季,我总要拔几根色彩艳丽的鸡毛做成毽子来踢的那只高傲的大公鸡。
我从烙画里找到了记忆中最深刻纯美的童年,找到了那万分留恋却再也回不去的、那个静美缓慢的农村。
烙画的世界到底有没有灵性,我说不清楚,但我却知道,只有有灵性、有毅力、有情感的人才能绘制出最打动人的作品。而那样的作品具有抚慰人心的灵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