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辉云 刘隆萍 余志宏
菌血症是导致住院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院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为菌血症的110例患者,观测其NEU、WBC和PCT的水平变化,分析PCT在预测菌血症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为菌血症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46例,年龄为46~76岁,平均(57.63±8.41)岁;病程为2~14年,平均(8.67±3.55)年;合并症:糖尿病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肾脏疾病28例,心脏疾病19例。依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菌血症组60例和非菌血症组5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PCT或者血常规检测的时间间隔超过12 h的患者,110例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酶联荧光法进行PCT测定,其测定仪器为法国梅里埃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血培养检测则使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使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传统手工生化微量管进行细菌鉴定,样品采集和检测程序都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非正太分布的计量资料采取(P25,P75)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应用ROC曲线评估各个炎性指标预测菌血症的临床价值,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菌血症组的NEU、WBC和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2.2 比较各指标对于菌血症的预测价值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对各个指标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PCT在菌血症预测中曲线下面积最大,即0.842(95%CI:0.756~0.902), 明 显 高 于 WBC 的 0.675(95%CI:0.615~0.791)和 NEU 的 0.676(95%CI:0.616~0.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和NEU的ROC曲线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PCT不同临界值时判断菌血症的临床效能 PCT临界值为0.43 ng/mL时,其阴性预测值为95.3%,可排除菌血症,见表2。
表2 PCT不同临界值时判断菌血症的临床效能 %
近几年来,伴随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其所导致的菌血症病死率也随之提升,因此,对菌血症进行有效预测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对于菌血症的诊断,临床上通常采取血培养方法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检测时间长、敏感度较低且标本容易受到污染等,容易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3-4]。降钙素原属于一种炎症特异性标志物,其对于菌血症的预测价值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5]。
PCT属于一种没有激素活性的、由甲状腺C细胞所产生的降钙素前肽物质[6]。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健康人体的血清PCT浓度非常低,通常在0.1 ng/mL以下,而细菌感染患者的PCT浓度会增加[7]。因为其半衰期时间相对较短,大约是25~30 h,细菌感染患者在2~3 h内PCT即能提升,因此,早期细胞感染患者的临床预测中PCT是一个极为有用的指标参数,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8-10]。本组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非菌血症组患者,菌血症组患者的NEU、WBC和PCT指标水平均比较高,同时PCT在菌血症预测中的POC曲线下面积最大,可见其预测菌血症的临床价值最高。理想的血流感染检测指标应同时具备特异性与敏感性,不仅容易快速获得检验结果,还能反应其感染严重程度与预后效果[11-12]。本组资料研究发现,PCT临界值是0.43 ng/mL其阴性预测值为95.3%,因此可排除菌血症,而PCT的最佳临界值是2.27 ng/mL时,其诊断菌血症的特异度是90.02%,灵敏度是74.48%,阳性预测值是83.6%,阴性预测值是84.1%。
综上所述,PCT在菌血症早期预测中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指标参数,其提高了菌血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1]段京京,宁永忠,赵雪,等.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67-69.
[2]董方聪.溃疡性结肠炎和菌血症的代谢组NMR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3]茅国峰,何秋丽,徐兵.降钙素原对急性发热患者菌血症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2):3823-3826.
[4]商鸣宇,李京明,高元明,等.真菌菌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04-306.
[5]黄玉蓉,郭素君,吴秋英,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深部深菌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33-2035.
[6]董海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对ICU患者菌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3):321-322.
[7]王国权,李丹,吴琼.菌血症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952-2954.
[8]黄俊,刘日光,张虹,等.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47-549.
[9]刘娟,钱素云.小儿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发病情况单中心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26-29.
[10]余震,徐月萍,孙梁燕.1例多种疾病伴随的菌血症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业,2013,22(10):98-99.
[11]王渝,胡晓蕾,唐敏.临床药师参与1例菌血症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4):415-418.
[12]刘莉,丁丽君,秦又发,等.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细菌感染治疗典型病例分析[J].医药导报,2014,33(4):5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