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2015-05-16 10:40唐来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类药物颈动脉阿司匹林

唐来荣

广西北流市隆盛中心卫生院,广西 北流 537411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由脑部血液出现循环障碍,导致脑部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引发的脑部局部性缺血性软化或坏死。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并且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据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粥样硬化情况,对机体炎症起到较佳的抗炎作用,还可对血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1]。而阿司匹在治疗脑梗死方面,也具有一定疗效,可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将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2]。为此,该院对35脑梗死患者使用了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均出现四肢麻木(乏力、沉重、笨拙)、视力模糊、眩晕等症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脑出血、帕金森、心肌梗死、糖尿病、肿瘤以及急性炎症等患者,无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将其中3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另外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42~73岁,平均(58.36±10.25)岁;病程 1~7h,平均(3.65±1.68)h。对照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3~74岁,平均(58.67±10.75)岁;病程 1~8 h,平均(3.78±1.78)h。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使用单纯阿司匹林 (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每次给予100 mg,每晚1次,持续治疗半年,期间每隔90 d对患者肝功能、血脂等情况进行检查1次。

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国药准字J20120050)治疗,每次给予20 mg,每晚1次,连续治疗半年,期间每隔90 d对患者肝功能、血脂等情况进行检查1次。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消失情况以及IMT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颈动脉检测操作为: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与内膜之间的差距是否>2 mm,斑块是否出现局部隆起状况,是否出现向血管腔突出的现象等。另外,使用Barthel(生活能力表)以及NIHSS(脑卒中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在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四个等级,治愈:患者四肢麻木(乏力、沉重、笨拙)、偏瘫等临床症状消退,且无病残现象,肢体恢复正常状态,可进行正常工作和自理;显效;患者四肢麻木(乏力、沉重、笨拙)、偏瘫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出现1级病残现象,行动迟缓,未能恢复正常生活;有效:患者四肢麻木、偏瘫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出现2级病残现象,生活仍不能完全自理,行为异常;无效:患者四肢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该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使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临床效果

半年后,观察组35例患者中20例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35例患者中9例治愈,1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29/3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临床效果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和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和IMT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斑块面积和IMT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斑块面积(cm2) IMT(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 P值1.78±0.361.81±0.410.14>0.051.36±0.161.63±0.272.68<0.050.79±0.110.82±0.120.45>0.050.50±0.090.71±0.133.77<0.001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以及NIHSS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者的Barthel以及NIHSS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以及NIHSS情况,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以及NIHSS情况[()),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以及NIHSS情况[()),分]

组别Barthel NIHS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 P值26.57±8.3626.81±8.410.05>0.0561.36±10.1643.63±9.272.91<0.0124.79±3.1224.82±3.150.02>0.0515.50±2.1910.71±2.133.64<0.001

2.4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消失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5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完全消失,14例患者部分消失,15例患者无明显消失,斑块消失率为71.43%(25/35)。对照组35例患者中,5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完全消失,8例患者部分消失,22例患者无明显消失,斑块消失率为37.14%(13/35)。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消失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斑块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5)。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视力模糊、构音不清、眩晕、四肢麻木(乏力、沉重、笨拙)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生活质与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至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病理机制主要为动脉斑块形成和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证实,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形成脑血栓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脑梗死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以降脂、抗血小板为主[3]。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调脂药物,其能够对胆固醇形成产生抑制作用,使其合成量减少,还可对脑卒中起到预防作用,可见其在脑梗死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据有关研究报道,将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治疗,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未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并且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其病情出现明显改善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远期预后效果[4]。更有研究表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还可以减少患者斑块数量和面积,促使斑块厚度变薄[5]。而在另一研究中表示,该药物还可使斑块形成速度延缓,使不稳定型斑块有效消退,减少患者脑部动脉栓塞复发情况;同时还可降低患者胆固醇的形成,使患者体内总胆固醇指标水平稳定;另外,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减少动脉壁炎性症状的发生,促使梗死部位的脑供血功能加快恢复,加快脑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恢复[6]。而阿司匹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对血小板凝聚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对血栓形成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但该药物存在抵抗现象,可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等意外现象,因此该药物单独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据相关研究表明,对脑梗死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同时,配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梗死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7]。

在该研究中,该院对观察组脑梗死患者使用了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同时配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接近[8]。由此说明,使用阿司匹林同时配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病人,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四肢麻木、视力模糊、构音不清、眩晕等脑梗死症状,促使患者病情恢复。其中,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药物机制主要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斑块面积和泡沫细胞,从而可对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以及炎性细胞中相关蛋白酶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还可有效稳定患者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减少斑块破裂现象[9]。而阿司匹林药物则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治血栓发生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起到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效果。

另外,该研究还对两种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消失和变化情况,以及IMT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面积有明显缩小和消失,IMT有显著改善,此情况表明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消失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而斑块和IMT的缩小、改善情况,同样远远优于对照组,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0];由此进一步说明,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同时配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确实有效缩小斑块形成面积,改善IMT情况,提升斑块消失率。在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脑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脑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更一步说明,对脑梗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除了可缩小斑块面积、改善IMT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和斑块消失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功能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在脑梗死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董春华.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48.

[2]冯会方,刘景云,周成业.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1):31-33.

[3]张明安.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2013,22(3):117-118.

[4]陈艳,陈国光,黄树敏.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斑块面积的影响 [J].临床医学,2013,33(11):33-35.

[5]梁钢,张艮娟,梁玉霞.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9):54-55.

[6]薛琴.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2):1621-1622.

[7]曹素燕.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8):54-55.

[8]王春雨,王海鹏,刘洁.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7):1087-1089.

[9]陈丽,李万奎.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8): 717-718.

[10]王安惠.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5):87-88.

猜你喜欢
类药物颈动脉阿司匹林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