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
吴正宪,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数室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
“这节课整体上不错,你已经意识到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放手还是不够。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创造潜能,让课堂成为孩子互动分享的平台……”
2015年3月19日,北京市燕山向阳小学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几位教师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刚刚结束的一年级数学研究课。这些教师并不都是向阳小学的,也有来自其他学校的,他们在百忙之中赶来这里,都是为了他们心中的明星——吴正宪老师,而吴老师也绝不会让他们失望。她认真地翻阅了课堂记录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房山、延庆、门头沟、密云、平谷……每一个边远区县都有吴老师的身影,很多小学教师都接受过吴老师的亲自指导。“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去往学校的路上”,用这句话来形容吴老师的日程最贴切不过了。
身为数学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吴正宪老师几乎“驻扎”在了课堂上。她认真观摩每一节课,钻研教学改进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好吃又有营养”的知识。
从2013年开始,吴正宪老师去学校的关注点又多了一个。这一年,她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代表基础教育在国家事务上建言献策。身为基础教育战线的人民代表,调研学校办学质量,关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关心学校、教师、学生,成为吴老师心中沉甸甸的责任。
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
在吴正宪老师心中,人大代表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人大代表要对得起人民的信任,要为人民办急事、办实事、办好事。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三年,吴老师提了不少建议、议案,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关于养老问题,关于医药改革,但她最熟悉最关注的还是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育。
“锦上添花的事可以不做,雪中送炭的事一定要做。”这是吴老师的工作原则。作为国家督学,吴老师去过太多边远地区的学校,她欣喜地看到由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仍有一些地区落后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让她担忧。就像多年前希望工程公益广告里那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一样,这些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触痛了吴老师的心。
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如何让边远地区留住教师,成了吴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人大代表,她多次呼吁全社会给农村学校更多的关注,并在“两会”上提出要改善边远地区教师的生活环境,重视教师的健康问题、待遇问题,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
雪中送炭,吴老师首先做了示范。她的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都建在边远区县,工作站的团员们许多是来自农村的一线教师。在她看来,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等城区本身教育资源就很丰富,而边远区县才是最需要被关注的。因为吴老师和她的团队,深山里的教师有了和专家交流、对话的平台,有了走出大山上课、作报告的机会,有了更广阔的专业发展的空间。
肩负着人民的信任,吴老师始终践行着她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把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
人大代表的角色让吴老师开阔了眼界,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以前,她是一名教研员,关注的是教师的课讲得怎么样,孩子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方法。如今,她还是一名人大代表,在学校里,她还会观察灯离地面是不是国家所要求的一米七到一米九的标准,黑板前面的挂灯是不是倾斜四十五度,学校有没有合格的操场,学生的图书拥有率达标不达标。以前,遇到空气污染,她只是感叹几句。如今,她还会观察为什么污染这么严重,思考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减轻污染,看到焚烧垃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她会给市长热线打电话或者通知相关部门尽快治理。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在吴老师眼中,人大代表就应该从这些小事做起,关注人民最直接、最贴切的利益,让他们享受到身边的幸福。
人大代表给了吴老师倾听人民声音的责任,也给了她表达人民声音的机会。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教师,吴老师首先想说出教师的心声、孩子的心声。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而在吴老师心中也有一个梦,就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于是,她提出了“我的中国梦:给孩子时间做梦”,呼吁减轻儿童过重的学业负担,保护好儿童的成长利益。
让孩子在学校幸福地生活,首先要让教师幸福。于是,她提出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生活质量”的建议,呼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尊严和价值。
要让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就必须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孩子在校园里安全、快乐地运动,减少并妥善处理校园意外伤害。于是,她提出了“建立校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法,提高体育锻炼实效性”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教育部的回复。
……
吴老师在心中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关于教育、关于民生,这些都是她想去做也正在努力做的……
有调研才有发言权
你留意过孩子上课坐的板凳是什么样的吗?你觉得孩子坐在上面会舒服吗?长期坐小板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吗?面对这些问题,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摇摇头,或者一脸茫然。
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些微小的细节,而吴老师留意了。今年“两会”,吴老师提出“为农村孩子添把有靠背的椅子”。
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在随教育部到学校督查时,吴老师发现很多孩子经常坐在凳子上乱动,不一会就佝偻着身子。吴老师想,是不是因为凳子没有靠背,孩子坐着不舒服才会这样的,长时间坐凳子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endprint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吴老师专门请教了正在研究此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梁威教授。梁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告诉吴老师成千上万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在梁教授的帮助下,吴老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认真研读了国家规定的《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科学依据,“两会”间歇,吴老师还咨询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周海强和北大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请教他们孩子每天长时间坐小板凳会不会影响发育。两位专家都明确地告诉吴老师,长期坐小板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脊椎发育和视力发展。
咨询了教育专家和医学权威后,吴老师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关系到千千万万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她积极地提议,能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给农村孩子上课坐的小板凳加个椅背,让孩子能够放松一下肌肉,调整一下视力。吴老师的提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专题节目《人大代表牵挂孩子的小板凳》。
就像这个建议一样,吴老师在“两会”上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的,每一个建议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考察、资料分析和科学研究得出的。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身为人大代表,这是吴老师始终铭记的。
吴老师对待问题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和她的经历分不开的。吴老师喜欢读书,尤其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哲学让她明白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让她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逻辑。哲学教会她,作为人大代表,在提出建议时,要摆问题,讲证据,重事实,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才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那么,如何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呢?在吴老师看来,这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走进学校,踏踏实实地调研,大量搜集资料,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掌握科学的数据。心中有底,说话才有力量,才能提出“接地气”的建议。
为了找问题,找证据,吴老师不断地走区县,进学校,和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了解教育现状,才能发现普遍的问题。
比如,吴老师一直关注教师研修问题,也在不断地努力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这次在燕山听了两节数学课后,吴老师深刻意识到加强教师研修的必要性。在返程的车上,吴老师已经在思考如何继续呼吁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她决定要把这两节课当做案例,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教师研修要围绕着课堂教学的实践,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师培训。一路上,吴老师还在思考应该如何对教师研修现状做一个深入的调查,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研修的有效性,什么样的建议才能推广落实……
吴老师说,光提出建议是不行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建议有说服力,有可行性,这样才能使工作实实在在地推进。
读懂孩子和教师的心
“你能告诉我你摆的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吗?”
“就是一二一三一。”
“奥,原来是这样,你真厉害,老师都没想到呢!”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找规律。老师让学生将手里的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吴老师认真观察了旁边孩子排列的图形,却看不出什么规律。起初,她以为学生摆错了。询问后才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讲的规律排列,而是自己创造了新的规律。
吴老师不禁感叹,学生的创造力真是太惊人了。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所期待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他们才能热爱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创造力。
一个好教师要读懂学生,一个负责任的人大代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吴老师深知,作为基础教育战线的人大代表,读懂教育,读懂教师和学生的心,有多么重要。
吴老师16岁就走上了讲台,做了25年的班主任,教过语文,教过数学,如今成了一名教研员。她对基础教育有太多的感情,对基础教育的现状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和这样的情感,她才能真正地读懂孩子,读懂教师。
读懂别人,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吴老师去学校督查的时候,有老师反映,孩子在板凳上坐一会就不停地乱动。吴老师反问他,这样的凳子你坐坐试试,能不动吗?别说坐一天,你坐一节课试试行不行?
正是因为心中有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吴老师才会看到被这么多人熟视无睹的问题,才会有感触,才会去呼吁。多从别人的立场去想想,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困难,进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吴老师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这是一位教师在吴老师去山区调研时说的一句话。在他们眼中,吴老师是师长,是专家,更是亲人。因为吴老师最懂他们。她不仅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传递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更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吴老师说,成为人大代表后,随时随地都是调研的现场。她在每一节课上、每一个校园,用心读懂孩子,用心读懂教师。
因为懂得,她能切身地感受到在成绩的重压下孩子是不快乐的;因为懂得,她能亲身体验到农村地区的教师有多么渴望专业成长;因为懂得,她能发自肺腑地呼吁为农村学生添把有靠背的椅子;因为懂得,她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教师的幸福、教育的发展不遗余力。
身为人大代表,吴正宪老师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让别人幸福。让孩子幸福成长,让教师幸福工作,让社会和谐幸福。而为了做好这一件事,她的足迹遍布在北京郊区的学校,她的身影留在了农村小学的课堂,她的呼吁回荡在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
对吴正宪老师来说,人大代表总有卸任的那一天,但是倾听教育的声音,为教育发展服务,她不会卸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