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岳定+++张学昌+ 吴红兵+++徐美娟+++张雷
摘 要: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及宁波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定位,形成了“立足先进制造,融合海洋特色,强化实践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训练平台、专业训练平台和综合创新训练平台”三大平台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专业建设;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作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准确定位是其生存的根本。针对应用技术型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定位及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培养方案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地方经济的无缝对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构建多层次的实践平台,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结合区域经济,立足特色求创新,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浙江省和宁波市明确提出将海洋高技术、新能源、新装备等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因此,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海洋机电装备制造业对高层次人才与科技创新的需求极为迫切。我校依托机械类专业自身优势,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融入海洋高技术特色,坚持“立足先进制造,服务海洋新能源装备,强化实践创新”的改革思路。在通识课程中强调宽基础,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讲授中融入海洋特色,同时设置与海洋高技术装备相关的专业模块课程及专业选
修课程,淡化学科系统性,强化专业应用性;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中紧密结合海洋装备的高端制造设计与应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我校制定的具有海洋特色的教学计划如图1所示。
(1)在通识课程中引入“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工程导论”等海洋技术认知类课程,同时加强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及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
(2)在专业大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中,立足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加强力学、机械学、电学等课程学习,开设“海洋工程材料”、“海洋水动力学基础”、“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海洋新能源装备案例教学。
(3)在专业模块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先进制造技术”、“海洋装备设计与集成”、“海洋新能源技术”、“海洋工程装备焊接技术”等选修课程。在专业模块课、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中突出海洋新能源特色产业特点,逐步开设更多涉海课程供选修。
(4)在综合训练中贯穿教学科研互动,加强涉海技能训练。通过制定和修订教学大纲,开设“海洋装备课程设计”、“海洋试验技术”、“海洋装备实习”等实践课程,并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专业创新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中加强海洋装备特色的建设。
二、构建模块化、层次化实践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我校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训练平台、专业训练平台和综合创新训练平台”三大平台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丰硕的实验教学成果,如图2所示。
实验教学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具有模块化特征:
第一层次平台是公共基础训练平台,包括单独开设的工程训练、力学实验和机械基础实验等课程,在大学第一、二学年内完成。该平台主要针对机械类相关工科专业的培养要求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该层次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加工技能、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和应变检测技术及其实验仪器操作、常用机械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零部件结构。
第二层次平台是专业训练平台,是在第一层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涵盖各专业在大二、大三期间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模式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故在第二层次采用模块化培养体系。在基础平台之上,分设海洋新能源装备模块、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模块、数控加工技术模块、模具设计及制造模块、机电控制系统与测试技术模块和液压气动模块。这些模块既是第一层次的深化和提高,又是一定程度上专业方向的细化。在注重实验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单元化和系统性。
第三层次平台是综合创新训练平台,主要是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开设的一些设计类、综合类、创新类实验课程。海洋装备综合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强调课程的实际应用,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模具技术和数控技术结合宁波模具大赛、数控技能培训展开,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平台针对海洋新能源装备方向增设了大量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实训内容上具有如下特色:
(1)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注重与科研、工程和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并及时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每学年更新实验项目数一般达到实验项目总数的5%。
(2)逐步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数量,增加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数量。
(3)在综合性实验课程中,尝试对实验项目进行模块化设计,既有针对所有专业的公共实验模块,又有针对不同专业的选做模块。同时加强设计性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三、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形成C4+P4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结合宁波海洋新能源装备产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的要求,构建了以“制图能力不断线、计算机能力不断线、设计能力不断线和制造能力不断线”的C4能力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及产业实践”的P4实践保障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破解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断层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启发—引导—讨论”和“实现一论证一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促进教学理念由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型向重实践、重能力的素质型人才培养转变,实现实验教学由验证式教学向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型的模式转变,通过将科研成果渗透于实验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启发创新思维,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实验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形成“三位一体两结合”师资队伍管理模式。“三位一体”指专职教师队伍“教学、科研、学科”三位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基础课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相互结合,积极倡导教授参与指导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这保证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科研教师、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融通,形成一支以教授、博导为核心,结构合理、科学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科研与教学相长的实验教学队伍。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教改研究课题“以“C4+ P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应用”(编号:JG2013210)]
[责任编辑:夏鲁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