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陕西省教育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以扭转“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倾向为目标,率先在全省高校开展巡视诊断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并且在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内涵发展,以及推进“管办评分离”的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内涵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陕西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逐步扭转“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倾向,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根据省委高教工委有关部署,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拓性的工作方式,组织开展了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工作。
一、巡视诊断是我省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创新举措
1. 推动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
2014年4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并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巡视诊断工作。开展高校巡视诊断工作,是我省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解决好“办什么样的大学、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帮助高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克服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的问题,进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高校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 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的举措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反映高校“三化”(即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问题的意见比较集中。各高校在活动中梳理出的很多意见,也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开展巡视诊断,就是要聚焦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的突出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委抓好整改落实的要求,真正从管理和办学两个层面,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该放的放下,该管的管好,激发办学活力;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逐项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从陕西省情况来看,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具体到每个学校,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依靠专家组织开展高校巡视诊断工作,一方面是逐校找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帮助学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挖掘潜力,办出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摸清家底,把陕西高等教育的现状、优势及短板搞清楚,明确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路、重点和政策举措,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管理、分类指导提供可靠依据。
3. 开展“管办评分离”的新探索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进管办评分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在“管、办”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评”的方面是薄弱环节。这次对全省高校开展巡视诊断,陕西以前没做过,兄弟省市也无先例,是一种探索和创新。与以往的鉴定性、认定性、指令性评估不一样,这次是一项集服务性、指导性、发展性为一体的综合研判。按照巡视诊断工作的系统构架和设计,省教育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负责组织、协调和服务,并且只提大的原则和要求,而具体的评价方式、指标体系等都由巡视诊断专家制定。他们不仅有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深知影响一个学校人才培养价值的核心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能以自己的独立判断对学校发展诊断把脉,开出良方,提出建议。因此可以说,开展高校巡视诊断工作是对“管办评分离”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二、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工作的主要特点
高校巡视诊断工作是陕西高教人一次深刻的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是以自己的专家、自己的标准、自己的程序,对自身问题、自我再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自我剖析、自我批判、自我加压,下决心推动事业再上新台阶。坚持克服畏难情绪和害怕揭短亮丑的心态,抛开各种顾虑,打破对待以往评估检查的常规思维,不是坐而论道、只说不做,而是动真格、做实事,不敷衍、不应付,积极主动地把巡视诊断工作做好,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总的来看,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工作有以下特点。
1. 明确“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方向
巡视诊断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从教学工作切入,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思路、人才质量、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分析诊断。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评价,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一是生源质量。一所高校在同类高校中高考录取分数怎么样,是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培养过程。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综合考量。三是就业质量。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就业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检验。每年统计的初次就业率很重要,但不能全面反映就业情况和质量,更应该重视毕业生长期的职业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这次我们以毕业满5年左右的那一届学生的1%为样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评价。之所以提5年左右,主要是考虑时间太短了,就业不稳定;时间太长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就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影响。
2. 强调“分类指导、一校一策”的方式
“统筹管理、分类指导”是陕西省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巡视诊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甚至不同地域的高校应有不同标准、不同方式;在同一层级的标准和方式之下,对不同学校也要有不同侧重。在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给每所学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整个活动结束后,专家组还要给厅里、省里提出政策建议。虽然是“一校一策”,但还要注意宏观把握,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比如艺术、法学、管理、英语等专业,全省总体过剩,但不同学校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有的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质量高、招生就业两旺,而有的则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低,招生就业两难。
3. 采取“问题导向、深化改革”的方法
巡视诊断坚持问题导向,以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既要重视学校层面的问题,也要梳理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前瞻性地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专家们在巡视诊断过程中,通过抓主要矛盾,从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的最关键、最紧要的几个问题出发,抽丝剥茧、逐步深入,科学提出指导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治理体系改革和分类指导改革。比如生源问题,2013年高考陕西省高职录取分数线是150分,也就是说参加高考98%的考生想上大学就能上;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1.3万人,初中毕业生现在只有40万人,比前几年减少了1/3。另外,适龄青年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生源锐减趋势已经显现,部分学校生源紧张情况将逐渐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招生指标如何科学配置、如何有效引导,学校专业结构如何优化、指标减量从哪里减,都需要提前预判、统筹考虑。endprint
4.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独立”的原则
能否全面真实把握校情、客观准确做出判断,是巡视诊断取得实效的关键。这次巡视诊断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状态和人才培养价值,总结办学成绩,凝练办学特色和经验,查找分析影响学校发展和人才培育质量的深层次问题,研究提出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专家组进校后要深入了解学校实情,不仅要多听、多看,更要多问、多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透过现象分析出潜在的问题,客观独立地做出判断,真正把“实事求是、客观独立”的原则坚持好。
三、巡视诊断工作发现的问题
第一,“三化”问题。部分高校存在“管理方式行政化”倾向,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结构不够合理,担任行政职能部门领导职务的教授偏多;教代会中普通教师、职工代表偏少,中层干部代表比例偏大;职能部门和中层领导职数偏多,高效管理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学校存在办学过分追求功利化的现象。例如,为解决学校资金短缺问题,快上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指标,规模扩张过快;为迅速扩大学术影响力,学校突出科研奖励,导致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教学转向科研,学术研究功利化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内涵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第二,师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普遍存在招生规模偏大、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现象。同时,部分高校缺乏高水平学术领军人物,青年教师比重过大,能力亟待提升,高水平的教师培训机会不多。
第三,经费问题。目前,我省按照本科生人均经费1.2万元/年、高职学生人均经费0.9万元/年给公办高校拨款,但在划拨经费过程中,一些原有的专项经费也被计算在生均经费内,致使学校总体办学经费增加幅度小于预期。同时,因各高校办学历史长短不同,一部分高校离退休人员较多,学校负担较重。新校区建设也给学校带来巨大压力。
第四,质量问题。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外延式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建设不够,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实验实训条件的要求,教学条件亟待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提高质量“说的多、做的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解决部分学生实习这种浅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办学、指导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热情不高。
第五,土地问题。部分高校的校园面积较小,招生规模较大,校园面积不能满足生均占地面积的办学基本要求,新校区后续建设办理手续困难。部分高校进行了新校区建设,但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证。
针对巡视诊断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省教育厅正在多方协调,逐步落实。例如针对陕西高职教育缺乏专项经费的问题,省教育厅决定从2014年起,增加高职教育专项经费7000万元;针对陕西高校工科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薄弱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划拨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资助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针对陕西高校类型较多、办学层次多样化,分类管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已组织专家制订了分类指标体系,正在试点;针对实现管办评分离的问题,省教育厅撤销了10年前教育厅成立的本科、高职两个评估机构,依托省高教学会、职教学会成立新的评估委员会。省教育厅还划拨专项经费,面向社会招标,组织了“管办评”分离的立项研究。
四、关于巡视诊断效果的评价与思考
总体来看,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工作方向把握得准,工作扎实;专家们高度敬业,全身心投入工作,进校考察期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各方面反映良好。通过巡视诊断工作,摸清了家底,搞清了陕西高校的优势和短板,明确了加快推进内涵发展的思路,为推进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分类指导以及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各高校普遍认为,专家水平很高、工作认真负责、相互都比较熟悉,所提问题和建议很有针对性、指导性,讲真话,动真格,对学校的触动很大、收获很多,为学校今后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教师也认为,巡视诊断工作有利于扭转“三化”倾向,帮助学校进一步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地位,引导学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质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陕西高校巡视诊断工作的作用,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我们及时地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巡视诊断工作与高校评估工作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是评估又不完全是评估。以往的高校评估工作以专家为主,专家根据学校现有的状态数据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分,给出结论。巡视诊断工作专家和学校都是主体,通过专家和学校的深入交流,查找学校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专家对学校的工作不打分、不排队、不给结论,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和解决突出问题。
第二,巡视诊断工作不仅仅在于巡视诊断工作过程,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后要逐步解决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根据专家意见认真梳理、逐项分析、逐步落实,制定整改提高方案。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或省教育厅根据专家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出台相关举措。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解决制约陕西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三,巡视诊断本身还需要改进。目前,每组专家每周巡视一个学校,专家工作强度大,过于劳累,精力有限,时间和精力都难以保证。同时,如何避免巡视诊断报告的同质化、正确处理巡视诊断与评估的关系等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此外,巡视诊断工作本身还有许多值得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夏鲁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