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2015-05-15 08:14:54骆家伟广东省东莞市谢岗医院骨科广东东莞523590
吉林医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椎板退行性椎管

骆家伟 (广东省东莞市谢岗医院骨科,广东 东莞 523590)

腰椎管狭窄症指的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纤维组织肥厚增生或骨质增生,进而引起椎管的矢状径比正常人狭窄,最终对马尾神经或脊神经根形成压迫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目前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对受压迫的神经组织进行充分和有效的减压治疗。有限椎板减压既可以消除临床症状,又能尽量减少对脊柱结构的损伤。本研究对2007 年4月~2011 年3 月间在我院就诊的40 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0 例患者中,男17 例,女23 例,均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年龄40~79 岁,平均患病时间15 个月。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复杂程度及导致症状部位的不同,将经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A组(19 例);复杂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B 组(21 例)。A 组患者使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B 组患者行有限椎板切除减压并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1.2 手术方法:患者在确诊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后,均先接受长达半年到一年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再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

1.3 疗效评定: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推行的腰痛手术评价15 分法进行评分和改善率的计算[3-4]。在术前术后分别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评分,利用获得的JOA 评分进行改善率的计算。改善率越高,效果越好。根据Eule 方法进行术后症状学评价:术后症状消失为优,稍有轻微疼痛为好,中等程度疼痛为一般,症状加重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以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电话和门诊等方式进行跟踪随访,在平均长达3 年的随访后,A 组和B 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1%和83%,两组末次随访时的JOA 评分与手术前相比,都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的改善率及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和改善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和改善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前(分) 末次随访(分) 改善率(%)A 组19 3.95±1.98 11.88±4.01 60.3±30.1 B 组21 4.78±2.11 11.95±3.56 63.5±25.8

3 讨论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通常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身上,腰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的退行性病变会导致神经根缺氧、缺血和水肿等,患者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以间歇性腰腿疼痛、跛行或腿脚麻木为主[5]。对于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老年患者,目前的文献研究普遍认为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通过选择合适得当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推拿针灸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中重度的椎管狭窄症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能取得更加明确和迅速的临床效果[6]。近些年来,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向有限化和区域化的方向发展。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已从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发展到目前的有限椎板减压,手术的治疗方式已有了很大的提升。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效果明显,起效快;难点是有可能对神经脊柱造成功能损伤。有效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结合了微创手术与传统减压的优点,手术的创伤小,尽可能避免对解剖结构进行破坏,而且住院时间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同时也存在着适应证相对较少的不足,尚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可以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复杂程度及导致症状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症状较轻者,只使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症状相对较重者,需并行使用脊柱融合内固定术。两组手术的愈后效果都比较理想,患者的症状相对于手术前有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有限椎板减压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 黄 隆,何立江.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10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59.

[2] 刘 军.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8):5980.

[3] 李 波,张宏其,李劲松,等.两种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6):76.

[4] 黄 科,黄云波.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89.

[5] 李永津,许鸿智,陈博来,等.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90.

[6] 王正祥,杨子斌,潘绍松,等.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4,(19):4285.

猜你喜欢
椎板退行性椎管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3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7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磁共振成像(2015年3期)2015-12-23 08:52:33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