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的阻力分析—基于博弈论

2015-05-15 10:25
时代金融 2015年23期
关键词:囚徒纳什学习型

穆 睿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一、引言

知识共享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避免的困境和阻碍,知识共享时组织将共享收益大于共享成本作为积极共享的理性选择前提,而机会主义和不公平对待行为的存在会使得知识在共享过程中总收益受到限制。而对囚徒困境的分析有利于解决不公平行为对知识共享造成的阻碍;公共物品博弈的引入也解释了人们对于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博弈,从而引导在激励条件和惩罚机制的作用下更积极地进行自身对集体的共享。

二、基于囚徒困境博弈论的知识共享策略选择

由于知识是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人们所需要的那些不共有的知识往往是稀缺的,这使得组织成员共享知识的行为可能使其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从而在知识共享中表现出囚徒困境博弈。在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图1)的基础上,我们来分析组织中成员知识共享的阻力。

图1 组织中两名成员知识共享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利用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来研究知识共享的双方受益,在此模型下知识共享的双方在共享过程中是地位相等的,他们可以选择的策略为共享或不共享。如果双方都选择共享,则他们的收益均为Q;当双方都不共享时,他们的收益均为P;当一方选择共享而另一方选择不共享策略时,选择共享的一方的收益为R,选择不共享的一方的收益为S,在一般情况下显然是不共享的一方在收益上占优,即S>R成立,且对双方都共享而言,在一方选择不共享时他的收益一般会更占优,即S>Q。

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策略选择时两者获得收益之间的关系:(1)S>Q>P>R,(2)2Q>R+S。第一个关系式说明了在一方选择共享时,另一方的占优决策为不共享,此时其获得的收益S大于双方相互共享时产生的收益Q;第二个关系式表明双方都采取共享策略时,产生的收益和是最大的,即产生了一种相对双赢的局面,由于经典博弈对于人是理性的假设,认为人们总是在进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活动,所以这种双赢的局面是不稳定的,在这种博弈中个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为学习型组织知识共享产生了阻碍的作用。最终此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为(不共享,不共享),双方受益均为P,而帕累托最优的决策是(共享,共享),此时双方收益均为R。我们将企业组织内部的两人看作一个系统,理论上他们在进行知识共享时创造的最大收益为2R,而实际上在经过精典博弈分析后他们在进行占优决策时在系统内部所创造的最大收益为2P。此时,这个系统为整个企业带来的收益会损失2(R-P)。如何减少这些因知识共享不成功而造成的损失呢?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引入系统外部对这个原有的博弈加以干扰,破坏其本身的纳什均衡。

首先,我们分析导致原有博弈模型形成唯一纳什均衡的根本原因是S>Q,即人们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顾整体的利益。我们引入简单的外部激励对此模型加以干扰,对于企业来说即对知识共享者给予他们本身收益之外的奖励,如果这个外部激励大于S-Q,则原有的囚徒困境模型的博弈结果就会进行改变。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变量T使其满足T>S,此时外部激励的数值设为β,则β=T-S。此时原有的囚徒困境模型变为图2所示:

图2 在给予外部激励后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

由于T>S>R>P,此时的纳什均衡为(共享,共享),相比激励之前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共享环境。但这个激励数值β是有限制条件的,当为共享激励双方所作的付出超过企业由于知识共享失败造成损失的收益时,对于企业的整体是不经济的,即β应小于R-P。

三、基于公共物品博弈的共享阻力分析

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初衷就是使每个人为组织的知识进行贡献并在此过程中自身从组织中收益,而公共物品博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个过程的机制。在公共物品博弈模型[1]中,N个参与者中每个人从他的禀赋ei中贡献一部分ci来进行公共物品投资,该公共物品被所有人享有并且具有一个不变的单位价值m。对于知识共享来说,一个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被投资的公共物品,而每个人在共享的同时相当于从自身禀赋中进行贡献。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任意参与者i将得到,如果在m<1/N的前提下每个参与者为了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而作出的决策是零贡献的,但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每个参与者都进行贡献,这个整体将会获得最大的收益。人们是否决定贡献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是取决于边际收益m,在m>1/N时人们会趋向于对公共物品贡献,而这个贡献所占自身禀赋的比例则取决于m的大小。

而当我们将学习型组织看作是一个被投资的公共物品时,我们应当注重的是这个组织中搭便车的现象。如果组织中的人们都处于一种自私的心态,则愈发严重的搭便车的现象会使得组织不断走向衰败,这种恶性的缺乏贡献动力的循环就是学习型组织成长的阻力,而解决这种阻力的短期方法则是引入惩罚机制。费厄和盖奇特(2000)[2]证明付出成本来维持惩罚是有效的,他们得出的结果是惩罚机制可以使贡献水平保持在个人禀赋比例的50%以上。组织中成员的身份是朋友还是普通关系也影响了公共物品的博弈,虽然公共博弈每个人的共享结果并不会在博弈后公布,但是,参加同一组公共博弈的熟人可能会在实验后交流经验,这种心理预期,一个人在小组中认识的人越多,对社会认同感的期望就越高,而且朋友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信任,自然会贡献更多给公共物品,以便整个小组获得更多的收益[3]。可见个人的平均贡献水平会受到组织中朋友数量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受到了学习型组织内部氛围的影响,如果这个氛围是消极的、自私自利的,势必会对知识共享产生一定的阻力。

[1] 凯莫勒(美).行为博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Fehr,Ernst and Simon Gachter.2000.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 in pub1ic goods experi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0(4),980-994.

[3] 曾恒.公共物品博弈中社会认同激励机制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51-53.

猜你喜欢
囚徒纳什学习型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机智的囚徒
海盗的囚徒
论男性出轨者的囚徒困境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