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北京社会建设良好态势

2015-05-14 20:47宋贵伦
前线 2015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建设工作

宋贵伦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全市共同努力下,近些年来,全市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走在了全国前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成绩来之不易,且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头,还处在爬坡的阶段。在前进道路上,不仅有机遇,更有挑战。我们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些年来,我们靠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执着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赢得了支持和信任、取得了发展和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取得成效和发展的一大法宝。我们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必须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源于对中央和市委精神的正确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针;协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决策。当前,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非常重要。刚刚闭幕不久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全市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首要的任务就是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来。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是各项工作的统领,社会建设、改革和治理必须纳入这个总布局、围绕这个总目标、服从这个总任务。深刻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件好事、难事、又必须做好的事,首都社会建设、改革和治理必须面对这个新形势、适应这个新要求、落实相关新任务。

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源于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当前我们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严峻挑战。一是面临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加快推进“四个全面”,为加强社会建设、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另一方面,也为加强社会建设、改革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为社会建设是“短板”、社会改革相对滞后、社会治理是薄弱环节、社会领域党建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迎头赶上、做好工作。二是面临社会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面临社会全球化的新机遇,市场化、城市化、社会化、信息化使社会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时刻面临社会危机,大城市病、流动人口、虚拟社会等也带来许多新问题。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深化改革、创新实践。三是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使经济社会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同的问题可以加快解决;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严峻挑战,使北京社会建设成果能否巩固发展、扩大延伸面临严峻考验。

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源于对事业的正确认识。我们所从事的社会建设事业,是一个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为党为国干事创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路子;我们为民为众谋利谋益,干成了许多为民谋福祉、為社会建和谐的好事实事。我们应当为此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一切艰难困苦都不足挂齿。试想:初步形成的纵向到社区、横向到“两新”组织的体制机制,“六大”工作体系,“1+4+X”的政策体系,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村庄社会服务管理社区化的工作格局,不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吗?初步形成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社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商务楼宇“五站合一”机制等,把党的领导、政府依法服务管理与社会自治有机地统一在基层治理结构中,并初步把社会组织、社区、新经济组织等社会领域公众“再组织”了起来,而且呈现既活跃起来、又和谐起来的良好态势,不正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改革、治理的方向吗?初步形成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推进社工和志愿服务、建设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商务楼宇服务站以及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等,不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基层干部的新期盼吗?我们是在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事业做添砖加瓦的事情,应当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赞誉。我们应当感到幸福快乐、信心倍增。

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怨天尤人不如干出样子。我们这些年,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脚踏实地、齐心协力一年连着一年干下来的、一件事情连着一件事情干出来的。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有位之基。我们应当继续保持创新、务实、有为的良好工作状态。

一是坚持创新,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事业是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走在前列的北京社会建设工作,更是难以左顾右盼。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有两条:一条是政策指引,一条是典型引路。这几年的社会建设改革创新道路,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一是靠“1+4+X”政策推动,二是靠社会领域创新实践。要继续鼓励大胆创新,不断总结和推广基层先进经验,特别是要总结推广各街道(乡镇)、社区(村)和“两新”组织创造的鲜活经验。

二是坚持求实,继续“摁着葫芦抠籽”。工作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社会建设工作要坚持虚功实做,不能坐而论道,不能说了不算,不能光说不练。社会建设面广、事杂,牵涉部门多、在夹缝中生存,容易做空、容易“找不着北”。要善于找结合点、找突破口、找切入点、找抓手。抓综合协调不等于不抓落实,抓宏观不等于不抓办实事。综合部门只是不替代某一部门的具体职能,但“穿针引线打补丁”的实事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现在,党和政府着急的、老百姓期盼的正是那些没人管的“穿针引线”的综合事、“打补丁”的难事。比如,像“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就是综合事、“穿针引线”的实事,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社工待遇提高就是难事、“打补丁”的实事。这些事不做就没有立锥之地,也是失职。我们干的事,本来就是别人不啃或啃剩的骨头,如果再没有执着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肯定做不好。目前,各区县、各单位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社会建设工作部门负责人缺乏韧劲儿和狠劲儿。怕困难、怕吃苦怎么能干成事?社会建设工作确实很难,但是有很大的干事空间,就看你肯不肯干、会不会干。

三是坚持有效,努力有为有位。社会建设是长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这些年我们创造了许多经验、积累了许多经验,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大的思路和方向已经明确。今后要在大框架内、沿大方向创新实践,尽可能少走弯路。需要強调的是,大胆创新、肯干敢干,也不能不计成本、不计后果。既不能缩手缩脚、无所作为,也不能“方向不明决心大、底数不清点子多”,干那些劳民伤财的荒唐事。我们是新单位,家底儿薄,不能干“砸锅”的事。我们没多少本钱可赔、没资本折腾。要先布局后落子,步步为营。要看准再行动,久久为功。要靠能作为、善作为,求有效有位。

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近几年《中国社会建设报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北京社会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各区县、各“枢纽型”社会组织、各大型新经济组织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好势头是我们成就事业的东风。应当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乘势而上,保持和发展这种良好势头。

一是要保持全市上下各级重视、共同参与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形成合力。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各部门越来越支持,各区县越来越积极,各“枢纽型”社会组织、各大型新经济组织越来越主动,已经成为我市社会建设的基本态势和浓厚氛围。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社会建设工作部门要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领导干部要善于抓大事、抓协调、抓落实。要在服务的过程中抓统筹,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合力,要在优势互补中共建共享。衡量一个好干部、好单位的标准,根本上看是在工作当中交了多少朋友、干成了多少事。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鸡飞狗跳”,两者都不可取。

二是要保持全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完善体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社会治理体系的“七梁八柱”已经基本形成。这是难得的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建设。要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加快推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方式方法,尤其要在分类指导、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两新”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上下功夫求实效。

三是要保持全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夯实基础。在全市共同努力下,我市社会建设基本建设进入了“80后”阶段,各种可以量化的指标,都完成了80%以上。这是全市社会建设工作者用辛勤劳动和辛苦汗水换来的。要倍加珍惜,要加快扩大战果,要力争全部进入“80后”,要加快推进全覆盖。比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要力争覆盖80%社区,区县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覆盖率也要力争达到80%以上,网格化三级平台建设要基本实现全覆盖。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社会办主任)

责任编辑:宋明晏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建设工作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寒露
还不都一样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选工作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