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福林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环夫人所生曹冲挺聪明,五六岁的时候,就“有若成人之智”。当时孙权送来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问了很多人,都想不出称重的办法。曹冲说:“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记载于《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上。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未曾质疑过。真的可以这样称大象吗?如果用一只碗装一只鸡蛋(会动的鸡雏不行)在连微澜都无的水盆里操作,大约可以“称”出鸡蛋重量的近似值,水痕刻度越精确,近似值就越高。用大船称大象,怕是难以施行。难度在于,得造一条稳定性极好的大船;怎样才能把大象训练得不恐水、能够通过跳板自己走上走下大船,也是难题;让大象在船上乖乖地站到平衡点上,且一动不动、连鼻子都不能甩动,办得到吗?又在哪里能找得到一丝风浪都没有的、适合称大象的水域呢?如果上述条件中有一项满足不了,就没法找准那个水痕刻线,大船微微晃动一下,就得等到船帮干了再进行下一次操作。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止,船上的人等不起,大象更等不起。
其实,《三国志》也不过就是记载了曹冲的这么个想法,根本就没有付诸实行,曹操最终也没能获知这头大象的斤重。曹冲这个聪明的孩子只活到13岁就不幸夭亡了,他本人来不及给出实施这个想法的具体方法。
那么,人们为什么一直深信不疑这个未经证实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呢?答案是人们习惯于不求甚解。我国历史上比较缺乏实证主义的传统。况且,这个故事太美妙了,谁都不想打破它,不求甚解就不求甚解吧。
但曹冲的想法还是有其伟大之处,即暗合了浮力定律。浮力定律,据说是古希腊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45年奉命称重皇冠纯金含量时发现的。四百多年后的公元202年,曹冲称象的原理与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不谋而合。问题又来了,曹冲称象依据的原理是舶来的还是土生的?如果是舶来,怎样舶来?如果是土生,是曹冲的原创呢还是受教于高明?这些,我们的历史未求甚解,我们也就不得其解。
因为不求甚解,我们有了太多的历史谜题,即或是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不求甚解也还是不少人的“习惯”。
不求甚解往往吃亏。举最普通的例子:商品广告,如果尽信其真,非上当不可;有些专家的话,如果尽信其实,非被整迷糊不可;绝大多数人深信不疑的有机食品的营养价值更优越的“科学道理”,其实并不科学;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大量的励志书籍,怎么就没有“甚解”一下,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有谁不是重实践,又有谁能从励志书中得到成功的本领?
据称,阿基米德说过这样的话:请用今天的努力让明天没有遗憾。不求甚解留下的遗憾太多了。套用阿基米德的另一个说法,如果给予“求甚解”这样一个支点,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撬”不动的,包括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和地球本身。世界就怕认真二字,认真就是“求甚解”,万事须力避不求甚解。
责任编辑:魏晔玲